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忠义集

大道家园 2023-07-30 15:19:32

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忠义集诗词研究·主要诗集·总集·忠义集

诗总集。七卷。元赵景良辑。赵景良字秉善,南丰(今属江西)人。事迹见本集卷首之序。本书卷一为刘壎所撰五古《补史十忠诗》,述宋末李芾、赵卯发、文天祥、陆秀夫、江万顷、密侑、李庭芝、陈文龙、张世杰、张珏事。壎字起潜,号水村,南丰人。有《隐居通议》、《水云村稿》。卷二至五收壎次子麟瑞所撰《昭忠逸咏》五十律,述宋末忠义,诗后详叙遗事;麟瑞号如村,自序作于至治元年(1321)。盖皆据其所见闻而录之,“藉诗以存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实为史诗。诗亦悲壮激越。卷六、卷七为《附录诸公诗》,凡七十二首,有文天祥、汪元量(楚狂)等人之作。揆之以理,此“诸公”应为宋末忠义之士或宋遗民,然元人程忘吾等亦厕身其间,不知何故。此书在元不甚著,“明宏治中,江右何乔新始序而梓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明末毛氏汲古阁复刻之。今通行本为汲古阁本、《四库全书》本。另有道光癸巳(1833)徐宗幹刻本,附《续录》三卷。

关于忠义的诗句1.关于“忠义”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唐 岑参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

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

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2.【仁义、忠义名言搜索有关仁义和忠义的名言】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王建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林逋 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海涅 在有信心的男人和女人心目中,良心并不是儿戏.——罗曼·罗兰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礼记·大学 良心这玩意儿使人变胆怯.想做小偷,害怕谴责.想谩骂、中伤又怕叱责.……良心是在人内心造反的最怕寂寞的家伙.——莎士比亚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史襄哉 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西塞罗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丘 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罗曼·罗兰 行大义然后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刘向。

3.关于“忠义”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唐 岑参

吾窃悲此生,四十幸未老。

一朝逢世乱,终日不自保。

胡兵夺长安,宫殿生野草。

伤心五陵树,不见二京道。

我皇在行军,兵马日浩浩。

胡雏尚未灭,诸将恳征讨。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

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干戈碍乡国,豺虎满城堡。

村落皆无人,萧条空桑枣。

儒生有长策,无处豁怀抱。

块然伤时人,举首哭苍昊。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悔不学弯弓,向东射狂胡。

偶从谏官列,谬向丹墀趋。

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

抚剑伤世路,哀歌泣良图。

功业今已迟,览镜悲白须。

平生抱忠义,不敢私微躯。

4.代表“忠义”的诗句有哪些1.《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作者;陈著 朝代:宋忠义垂青脉,癯然独饭蔬。

生涯一身寄,禅学九经余。有教宁分类,逢人只借书。

世方餍粱肉,视此愧何如。 2,《闷题》-作者:华岳 朝代:宋此心忠义出天资,奴隶儿童莫强为。

燕雀不知鸿鹄志,牛羊徒节虎狼皮。事当桀石吠尧日,书在塞鸿归汉时。

拔剑问天天不语,料天还愧负男儿。,3.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岳飞 朝代:宋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送放生池碑》年代: 宋 作者: 赵孟坚维书号心画,於以观厥德。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

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

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

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

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

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

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手搨鲁池碑,潢誊寄远驿。

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

又若小子动,祗庄常侍侧。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儒家倡导忠义,所以在诗词中忠义出现频率很高。

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就是以忠义为核心展开的故事。

5.有关忠义的名句●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 知耻近乎勇。

——孔丘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 ● 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

●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 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 江河不洗古今恨,天地能知忠义心。 ●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 ●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 交不忠兮怨长。

——《楚辞·九歌·湘君》 ●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6.表现忠义的诗词凤骨内生,声光外溢。

—— 清代道人纪昀 《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清·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好的诗文,其风度骨格从内在的素质中产生,而声韵光采则从外表流露出来。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忠义名言 明末清初·顾炎武肝胆:胆量,气量,魄力。阅:看到,意思是说忠肝义胆存在于天地之间,大好河山都看到了我鬓发变白了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 唐朝诗人李希仲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 西晋史学家陈寿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7.代表“忠义”的诗句有哪些1.《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作者;陈著 朝代:宋

忠义垂青脉,癯然独饭蔬。

生涯一身寄,禅学九经余。

有教宁分类,逢人只借书。

世方餍粱肉,视此愧何如。

2,《闷题》-作者:华岳 朝代:宋

此心忠义出天资,奴隶儿童莫强为。

燕雀不知鸿鹄志,牛羊徒节虎狼皮。

事当桀石吠尧日,书在塞鸿归汉时。

拔剑问天天不语,料天还愧负男儿。

,3.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岳飞 朝代:宋

怒发(髪)冲冠,凭栏(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送放生池碑》

年代: 宋 作者: 赵孟坚

维书号心画,於以观厥德。

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

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

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

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

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

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

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

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

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

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

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

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

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

手搨鲁池碑,潢誊寄远驿。

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

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

又若小子动,祗庄常侍侧。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儒家倡导忠义,所以在诗词中忠义出现频率很高。

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就是以忠义为核心展开的故事。

学习唐诗、宋词看哪些书籍好!《全唐诗》,清彭定求、杨中讷等奉敕编。计900卷,收2200余人48900首诗,搜罗广博,虽零星篇章单句也莫不收入,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面貌,对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有极大参考价值。编排略依唐史序例,世次以登第、入仕、卒岁为主或以赠答唱和之人先后附入,无爵里世次可考者另编。郊庙乐章及乐府歌诗、释道、外国、名媛、仙鬼、联句、填词、谣谚、酒令、蒙求另编。诗前小传但略序其人历官始末。诗集有善本可校者详加校定,一诗而互见数集者,止于题下注一作某诗。因仓促成书,有误收、漏收、重出、小传舛误、编次不当等失误。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编《全唐诗重编索引》和杨建国编《全唐诗“一作”校证集稿》可为参考。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了王仲闻等人的点校本,并附日本河世宁纂辑的《全唐诗逸》三卷(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概以卷分,全书前加卷次、作者目录,每一分册前编加诗篇目录,以便查检。1992年,中华书局曾将王重民的《补全唐诗》、《补全唐诗拾遗》,孙望的《全唐诗补逸》,童养年的《全唐诗续补遗》、陈尚君的《全唐诗续拾》合为《全唐诗补编》一书出版。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
《唐诗三百首》,清孙洙(别号蘅塘居士)以清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为底本选汰编成的唐诗选集。六卷(或作八卷)。选75位诗人(不包括无名氏二人)三百一十首诗。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乐府编排,突出盛唐,兼顾初、中、晚唐,多为名家名作,简要而有代表性,方便习诵,流传极广。注本较多,以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清人陈婉俊的补注为简明切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于每诗有说明,并附作者简介。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诗别裁》,清沈德潜编选。二十卷,选诗一千九百余首,包含各家重要作品。初名《唐诗宗》,后以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句改现名,表示编者已经剔除“伪体”。书前凡例详细论及各种体制、流派,分体编排,于诗人均有概括评价,并有按语、眉批、注释,简要精当。是旧时很有影响的唐诗选本。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校订本
《宋诗钞》,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106卷,录百家,实首八十四家,本无专集及有集而所选不满五首者皆摈斥在外,采掇英华,删除冗赘,集首冠以小传,详加品评考证。康熙十年(1671)刊行,但刻本缺文断句,错综互出。商务印书馆1914年影印,又排印清管庭芬、蒋光熙编《宋诗钞补》,不分卷。中华书局1986年合二为一,删除重复,统一异名,改正讹误,校点出版,统称《宋诗钞》。《四库全书》有清陈焯编《宋元诗会》100卷,可补遗漏。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全宋词》,唐圭璋辑。采用词集为底本,以善本、足本为主,虽零篇断句也加以搜集,计1330余家19900余首词、残篇530余首,考订作者时代和作品真伪,按时代先后编次,有小传、校勘和断句。书前列引用书目,书后有作者索引。之后,辑者又纂成《〈全宋词〉补遗》,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孔凡礼从明抄本《诗渊》中辑得400余首,编为《全宋词补辑》,由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65年修订增补本
《魏武帝集》,三国魏曹操(谥号武帝)作。原作早佚。明张溥、近人黄节、丁福保分别辑有一卷本和四卷本。曹操的诗歌反映现实深刻,多直抒胸臆,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昂慷慨,气韵沈雄,语言质朴,形象鲜明。1959年,中华书局以丁本为底本点校出版《曹操集》最为完备,包括诗、文、《孙子注》、裴松之注、江耦《曹操年表》和《曹操著作考》。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增补本
《曹子建集》,三国魏曹植作。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故又题为《陈思王集》。原集早佚。宋人辑为十卷。清丁晏《曹集诠评》附逸文一卷、本传、年谱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黄节《曹子建诗注》二卷,汇集各家评释,征引繁富,辨伪严谨。曹植诗成就最高,辞赋、散文也不乏佳作。以曹操之死为界,其诗前期多抒发拯世济物的胸襟抱负,后期作品多揭露、抒写所遭受的迫害不幸,在艺术方面以汉乐府民歌为基础,更加辞藻华美,注重对仗和警句。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阮嗣宗集》,三国魏阮籍作,籍字嗣宗,曾官步兵校尉,后世多题《阮步兵集》。原集早佚。现行各本均后人搜辑,通行一卷,有诗、赋百余篇,其中最著名者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多为不满现实和忧生之嗟。籍本有济世之志,但世情险恶,不得有为,故慷慨悲歌,使气命诗,艺术上又善用比兴,归趣难求,委婉曲折,难以情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一卷,结合史实说诗,材料丰富,剖析仔细,时有新见。
推荐版本:《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嵇中散集》,三国魏嵇康作。康曾官中散大夫,故名。原书十五卷,至宋仅存十卷。针对司马氏集团的虚伪礼教,嵇康公开“非汤武而薄周孔”而实则笃信力行,愤世嫉俗,清高自赏。擅长散文和四言诗,诗志趣高洁,峻切清远,风格秀逸;散文立论大胆,不同世俗,缜密透辟,生动形象。
推荐版本:鲁迅校《嵇康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作。门人私谥靖节先生,故后世又题《陶靖节集》或《靖节先生集》。陶渊明生处门阀制度全盛时期,虽有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终于不得不走上归隐独善、委化乖运的道路。陶诗多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情景交融,平淡自然,浑厚完整,简洁含蓄。同时也未完全忘情政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歌颂神话、历史上的英雄。有宋李公涣笺注本十卷、清陶澍集注本等。王瑶的《陶渊明集注》按年编排,注释简明。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孟浩然集》,一名《孟襄阳集》,唐孟浩然作。唐代王士源编。三卷,辑诗二百八十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宋本。今人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版)和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附有传记、历代评论、著录考和作品系年等,比较完备。孟浩然布衣一生,诗歌以山水旅行和隐逸生活题材最多。山水诗描画入微,清幽闲远,间有雄浑壮逸之作。田园诗形象活跃,亲切质朴。其诗语气清亮,富于音乐美,朴素自然,淡雅疏朗,韵味醇厚,影响深远。
推荐版本: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
《王右丞集》,唐王维著。维曾官尚书右丞,故名。维字摩诘,又题作《王摩诘文集》。通行清人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本,首录王缙《进王右丞集表》和《唐书》本传,末附诗评、画录、年谱等,校勘笺注非常审慎。王维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最终由儒入佛,工诗文、绘画、书法和音乐。其诗题材包括游侠、边塞、政治、山水田园和抒情四类,体裁多样而以五律和五绝造诣最高,思想洒脱,情趣横溢,兼具阳刚和阴柔之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言自然率真,清婉流丽,凝练传神。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李太白集》,唐李白作,白字太白,故名。初为李阳冰所编《草堂集》,早佚。今本为宋人所编三十卷本。清王琦重编加注为《李太白诗集注》,注释详备,附以年谱、唐宋以来诸家评论、纪事等。今人研究著作有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等。白诗反映了盛唐时期广阔的现实生活,众体具备,各色兼长,想象大胆夸张,境界神奇莫测,雄奇奔放,气势磅礴,富于游仙色彩。
推荐版本:《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57年标点本
《杜工部集》,唐杜甫作。甫曾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唐樊晃所编集子收诗仅二百九十余首,已佚。宋王洙编为二十卷,补遗一卷,成为定本。注本颇多,以清仇兆鳌二十五卷《杜少陵集详注》最为详备,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出版的清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又名《钱注杜诗》)、1962年出版的杨伦《杜诗镜铨》、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的浦起龙《读杜心解》都是较好的注本。杜诗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警凝练。人称“诗史”。
推荐版本:清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又名《钱注杜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昌黎先生集》,唐韩愈著,愈门人李汉编,四十卷。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昌黎先生,故名。宋人辑《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了马其昶(通伯)校注的《韩昌黎文集校注》和钱仲联编纂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前者训诂文字,疏证史实,选录明清各家评语。后者辑有《诗话》。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约六经之旨而成功文,不平则鸣,表现自己个性的各个侧面,又以文为诗,议论入诗,笔力雄健,气势宏伟,硬语盘空,造境奇险,对宋诗产生了极大影响。
推荐版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作,因编于穆宗长庆年间而得名。白氏自谓著《长庆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和《续后集》五卷。现存影印宋本七十一卷。明人马调元刻本增附录一卷。另有《敦煌卷子本白氏诗集》一卷。白诗大致可分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格调高超,境界深远,通俗平易,在当时即已传遍海内外,广为人咏诵。
推荐版本:顾学颉整理《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汇编清王琦选辑历代评、注的《李长吉歌诗汇解》、姚文燮注和方世举批注三种。李贺诗揭露时弊,感愤不遇,咏仙讽鬼,抒写艳情,构思巧妙,意境瑰丽,结构跳跃,风格奇特峭拔,语言精炼、传神、新颖,形成独具特色的“长吉体”。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李义山诗集》,唐李商隐作。商隐字义山,别号玉溪生,亦名《玉溪生诗集》。后人笺注以清冯浩《玉溪生诗笺注》最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计编年诗四卷,不编年诗二卷,附年谱和诗话。李商隐诗于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时政弊端外,多讴吟个人坎坷凄凉的身世,描写旖旎缠绵的爱情,伤感含蓄,以《无题》诗为代表,在艺术上体现为构思缜密、寄托遥深、隐晦难解、格律严整、语言清丽为特点。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唐宋诗举要》,高步瀛编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出版新式标点本。精选唐八十四家六百一十九首诗、宋十七家一百九十七首诗(包括金元好问十二首),所选诗人诗歌一定有代表性,其中李白、杜甫耳家占四分之一强。采用集注方式,多引原始资料对作家评传、作品解说、历史事实、地理沿革和典章制度等详加注释,态度严谨,参以己见,多所发明。由于编者思想意识局限,本书在编选标准、评注言论方面多有缺陷,读者阅读时应该加以审辨取舍。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花间集》,现存最早词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欧阳炯序,十卷,选唐、五代十八家词五百首,除温庭筠外皆为蜀人。词多写统治阶级花天酒地生活,风格柔靡艳丽,后世称为“花间派”。若干写南方风情作品,语言清新优美。序文为第一篇词论,追溯歌词的起源和演变,指出歌辞与诗区别的特征即“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对了解词的产生和发展有帮助。
推荐版本:李一氓《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全唐五代词》,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撰。本书为唐五代曲子词总集,旨在网罗放佚,存词存人,按词人生年先后排列,虽断章残句亦加拾遗,分两部分:正编收录倚声制词之曲子词,分唐词、易静词、五代词和敦煌词四卷,副编收录难以考定诗词之作、明清词集、词谱、词话所载入乐的声诗及被改加词调的乐府或绝句等,为唐五代作品、敦煌作品二卷。有作者小传、校记、本事和考辨。末附《宋元人依托唐五代人物鬼仙词》和《误收误题唐五代人词存目》。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版
《南唐二主词》,五代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著。后人辑录成书,一卷。王国维校补,另增《补遗》一卷、《校勘记》一卷,收入《海宁王忠壳公遗书》,比较详善。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了王仲闻撰写的《南唐二主词校订》,附散见于各书之中的有关评语、本事和近人考证材料,又于1958年出版了詹安泰编注的《李璟李煜词》。李璟词作用语清新,造景幽丽,抒情哀婉。李煜词前期多叙歌舞升平之欢娱,后期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皆一任性情,直抒胸臆,以白描勾勒,形象鲜明,洁净晓畅,清新自然,高标五代,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推荐版本:詹安泰编注《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乐章集》,北宋柳永词集。三卷,续添曲子一卷。通行明毛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和近人朱孝臧《疆村丛书》本。朱本最佳。柳永以风流文采名世,也以此被官场排斥。其词多写都市文明与市民生活,尤以抒写离人思妇羁旅行役为最,长于铺叙白描,构思缜密,布局完整,以通俗流利、新鲜活泼、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发展了长调慢词,在当时影响极大。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94年版薛瑞生校注本
《东坡诗集》,北宋苏轼作,五十卷。今人孔凡礼以清冯应榴《苏诗合注》(五十卷)和清王文浩《苏文忠公诗集编注集成》(四十六卷)为底本校点。苏轼兼工诗词散文,现存诗作二千七百余首,题材广泛,最脍炙人口的是写景诗和理趣诗,还有反映民生民意、时事政治、审美主张、追和古人的作品,早年偏于奔放,中期最为斑斓,晚年趋于恬淡,各体均有,以古体和七言为多,而七言长篇和绝句最出色,别开生面,波澜壮阔,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82年版
《东坡乐府》,北宋苏轼词集,以号东坡居士名。二卷。元延祐七年(1320年)叶曾云间南阜草堂刻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龙榆生《东坡乐府笺》重新排比笺释,前有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辑各家评语。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版线装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影印。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突破男女之情、离愁别恨的藩篱,开豪放一派,咏史怀古,议论时事,描写山水,同时也因政治失意和佛老影响,时时流露出出世虚无的思想。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5月点校本
《宋词三百首》,原署上彊村民(近人朱孝臧)编,选两宋七十九家词人二百八十三首词,按帝王、文士、女流编排,以天然浑成为主旨,选词精粹。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3月出版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包括作者简介、注解和评笺,版本较好。笺者引征二百余种书籍,爬梳遗逸,彰显作者,广采博收,汇集诸评,辨析正误,注释精当。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重印本
《绝妙好词》,南宋周密编,七卷,选南宋自张孝祥至仇远一百三十二家词作近四百首,较广较精,文献价值很高。选者为词坛名家,词风轻柔园腻,故择取严格,多选相类婉丽之作,不能反映南宋词作全貌。清人查为仁、厉鹗作注,合为《绝妙好词笺》,有作者小传和资料、词本事、题解和总评。光绪年间刻本附有余集编《绝妙好词续钞》一卷和徐懋再编之《续钞补录》一卷。
推荐版本:中华书局1957年《四部备要》重印本
《千家诗》多家选本。①全名《分门类纂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南宋刘克庄编,选唐、五代、宋诗而以宋为主。克庄号后村居士,故亦称《后村千家诗》。②题明人王相选注《新镌五言千家诗》。③题宋谢枋得选、王相注《重订千家诗》(七言)。④题谢枋得精选《千家诗》,分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四卷。题材广泛,篇幅短小,浅显易解,是旧时流传极广的启蒙读物。
推荐版本:东海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
《宋诗别裁》,原名《宋诗百一钞》,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编选,八卷。后人将其与沈德潜所编唐、明、清三朝别裁合刊为《五朝诗别裁集》,改现名。收宋一百三十七家诗人六百四十五首诗,按体裁分为五言古体、七言古体、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五言和七言绝句,注意兼收不同诗人流派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宋诗各体、流派的面貌。但由于选者强调“比兴深婉”、“宫商协畅”,崇奉理学,选诗不精,比较粗糙,仅有圈点,没有小传和评语,疏于考证修订,文字时有讹误。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唐代一百三十三家、六百三十余首诗歌,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按时代先后排序。小传扼要叙述诗人生平和创作特点,注释注意解决作品疑难和关键,评议、纠订旧说谬误。余冠英、王水照的《前言》对唐诗繁荣的原因、特点和发展过程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一些关于诗义的解说或可讨论。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等撰。搜集一百九十多位诗人一千一百零五首诗歌,按诗人生年先后编排,生年无考者以在世年代先后为序,作品一般依《全唐诗》次序排列,必要时按编年略作调整,兼收并蓄,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唐诗全貌。国内外古典文学专家、学者逐篇撰写赏析文章,颇多胜解,清晰明了,繁简适中,反映了近年唐诗研究的新成就。插有相关书画作品三十二幅。附有诗人小传、年表、唐诗书目、名句索引、诗体诗律简释、篇目笔画索引、唐代政区形势图、唐西京长安城坊图和唐西京长安附近详图等资料。本书规模宏大,装帧精美,将文学鉴赏与工具书融为一体,是辞书编纂成功的新尝试。
推荐版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宋诗选》,钱钟书选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校。选两宋八十一位诗人三百七十五首诗,简单介绍作者生平、成就、风格和所属流派。选诗既有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也有描写自然风光、个人情趣的诗歌,标准严格而能兼顾,使读者可见宋诗全貌。征引博洽,注释详细,见解精辟,尤重艺术分析。《序》阐述了宋诗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特征,全面评价了宋诗的成就和局限。是一个很有学术价值的版本。遗憾的是漏选了诸如文天祥《正气歌》、《过零丁洋》之类习诵人口的篇章。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宋诗鉴赏辞典》,本书收二百五十三位诗人一千零四十题作品,计一千二百五十三首,在突出大家的同时,兼收并蓄各派诗人作品,以作家生年先后为序,生卒年无考者按在世年代,同一诗人作品大致以编年顺序排列,比较能够反映宋诗全貌。国内宋诗研究者撰写赏析文章,知人论世,阐发意蕴,各抒己见,不拘一格。书前有《出版说明》、《凡例》、《论宋诗(代序)》和《篇目表》。收集相关字画插图三十余幅。书后附诗人小传、诗人年表、宋诗书目、名句索引、篇目笔画索引以及北宋、南宋政区形势图等资料。本书规模宏大,装帧精美,将文学鉴赏与工具书融为一体,是《唐诗鉴赏辞典》的姊妹篇。
推荐版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选。收录唐宋九十四家七零八首词,在思想、艺术、风格、流派方面均具代表性,兼收若干七绝以见诗、词递变轨迹。对词的句读和韵位加以标注,以见格律,又别创符号置于字下,藉代词谱。节录正史或酌采旧闻以为传记,并酌录前人评语作为参考,直接引用的参考资料概注卷目,间接引用者也注明书名,甚为严谨。
推荐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新1版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编选。录自唐迄南宋二百五十一首词,分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包括唐、花间、南唐三部分,八十七首;中卷题为“宋之一”,下卷题为“宋之二”,相当于北宋和南宋,一百六十四首。因选者意在体现词家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供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之用,故选法较一般普及性选本稍宽。作品前后有作者小传和详细注释。
《金元明清词选》,夏承焘张璋编选,吴无闻、黄畲、周笃文注释。共选金词二十八家五十首,元词五十一家八十一首,明词六十一家一二○首,清词八十七家二一四首。取材以思想健康、艺术性强者为主,思想无害而艺术性较高、影响较大者也酌予收录。黄色、病态的概不阑入。所录作品原文择善而从,重要异文酌加说明。简要注释以征举典实、疏通文意为主。词前附作者小传,生卒不详者略依科第交游定其先后。词后题解介绍作品背景或艺术特点,间予收录重要评语和轶闻。
推荐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月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5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