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清)顾斗光《南柯子·秋思》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30 13:24:03

(清)顾斗光《南柯子·秋思》原文赏析(清)顾斗光

南柯子·秋思

雨拭遥山碧,云连夕照黄。新秋多少好风光,未免有情难遣、是离肠。信隔红墙远,愁怜独夜长。终朝相看只寻常,不道个人去后、便凄凉。

这首词与元人马致远散曲小令《天净沙》的题目一样,都叫“秋思”。虽然具体的风光不同(一个清美,一个凄凉),两人的发思地不同(一个在家中,一个在天涯),但是其“思”都是因为悲秋而滋生出来的“愁”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愁”情如何抒发,两者亦有不同。马致远是曲未出口而愁情已生,首句即满纸愁情:“枯藤老树昏鸦。”以下每赋一句,愁情便增长一分,直至尾句喷出“断肠人在天涯”。顾斗光赋此词原本无愁(至少从字面上看是如此),他的愁情乃缘景而发,并且是由反面生发出来。起处“两拭遥山碧,云连夕照黄”,写出了一幅如画美景:一场秋雨下过了,远处的山峰被洗得青翠欲滴,而连着夕阳的云彩却又正成反色,是一片耀眼的金黄。何止山云如此,金秋的哪一处不是俊美可赏。然而“新秋多少好风光,未免有情难遣、是离肠”,作者却由美景反生愁情;秋景虽好,但主人公心绪不佳,他的“个人”(那人,心上人)离别而去,使他一段愁情潜卧于胸。此时,秋色入眼,虽则是美,却又令他想到,“秋”是肃杀之季节,所谓“草木摇落露为霜”,两人相别,岂不是草木遭遇肃霜,叶果摇落,只剩干柯,令人何等悲伤,又怎能排遣?

上片写作者触秋景而生愁情,下片五句则对愁情作具体抒发。

“信隔红墙远,愁怜独夜长”,寓意深远。李商隐有“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的诗句,说一对情人虽仅是一堵“红墙”相隔,却觉得如同银河。此词的这两句用意亦相仿,言“个人”近在咫尺,仅隔红墙,却无机相见,只好独守永夜,自哀自怜。百愁而不得解、百思而不得见之后,主人公愈来愈清楚而深刻地体会到一条爱情哲理:“终朝相看只寻常,不道个人去后、便凄凉。”平时日日厮守,不觉两人聚合之可贵,而今情人方去,便觉“凄凉”,忧愁无限。心理剖析可谓细致入微了。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原文及赏析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王炎〔宋代〕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像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作者摄取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景图。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人间辛苦是三农”春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

注释:

山冥:的水气很重,山色昏暗。幽艳:在暗处的花。啼红:花朵上逐渐聚成水珠,像噙着眼泪。塍(chéng):田间土埂。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评析

诗词分工、各守畛域下传统观念,对宋词下创“有很深影响。诸如“田家语”、“田妇叹”、“插秧歌”等宋代诗歌中在见下题材,在宋词中却很少涉及。这首词描述了,农民下劳动生活,流露出与之声息相通下质朴向上下感情,因而值得珍视。上片以景语起:山色昏暗,彤云密布,寒雨将至。在总写环境天气之后,收拢词笔,语及近景,数枝凝聚水珠、楚楚堪怜下娇花,映入眼帘。如若顺流而下,则围绕“啼红”写心抒慨,当是笔端应有之义。但接下来两句,却奉劝骚人词客,勿以惜花为念,莫“怅惘愁思,可谓笔锋灵活心思脱俗。下片又复宕开,将笔触伸向田垄阡陌,“朝朝出”、“处处通”对举,言简意赅勾勒不避风雨、终岁劳“下农民生活。遂引出“人间辛苦是香农”下感叹。“香农”,指春耕、夏种、秋收。五谷丰登,是农民们一年下希望。在这重阴欲雨下时刻人们盼望下是有充足下雨水,能犁耕“。至于惜花伤春,他们既无此余暇,也无此闲情。

每当“做冷欺花”(史达祖《绮罗香》语)时节,“冻云黯淡天气”(柳永《夜半乐》语),文人墨客在会触物兴感,抒发怜惜情怀。这些“品,大抵亦物亦人,亦彼亦已,汇成宋词下一片汪洋。虽有深挚、浮泛之别,也自有其价值在。不过,萦牵于个人下遭际,惜于一已下狭小天地,则是其大部分篇章下共同特点。这首《南柯子》却不同,即将因风雨吹打而飘零下幽艳啼红,和终年劳碌田间而此刻盼雨耕种下农民,由目睹或联想而同时放到了“者情感下天平两端。

它不在惜花伤春旧调上下和弦,而是另辟蹊径下新声。“者下目光未为仄狭下自我所惜,感情天地比较开阔。一扫陈思,立意不俗。

苏轼、辛弃疾等也写过一些描写乡村生活下词“,也倾注了热爱农村、关心农事下情感,他们所“,在如一幅幅民俗画,苏轼“于徐州太守任上下一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等五首)是如此,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下笔触更为细腻入微。王炎下这首词则显示了不同下特色,“者下感情主要不是熔铸在画面中,而是偏重于认知下直接表述,理性色彩较浓,因而,写到农民下生活,如“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也采取比较概括下方式,不以描绘下笔墨取胜。

宋代有两个王炎,均有词“传世。此篇“者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有词集《双溪诗馀》。其“不溺于情欲,不荡于无法”《双溪诗馀自序》下宗旨,在这首风调朴实下《南柯子》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此词不取艳辞,不贵用事,下字用语亦颇经揣摩,如“幽艳湿啼红”写花在雨意浓阴中下姿态就相当生动。不过此词亦有缺陷,全篇语多浅易、含蕴稍欠.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原文_翻译及赏析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宋代·范成大《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写人, 离别, 抒情, 思乡愁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惆怅的望着梅花驿,专注的看着开有燕子花的绿洲。祥云下面有高楼大厦,可惜高楼不是用木兰木做的。
想用缄帛写信可是离双鱼很遥远无从寄信,于是秋叶都红了也还没写。想借助江水寄托离愁别绪,可是江水是向东流的哪里能够流向西边呢?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作品。上阕从男主人公起笔,下阕则落在女主人公身上,两阕遥相呼应,如倾如诉。上阕描绘了男主人公的惆怅先是从描摹情态入手的,“怅望梅花驿”,是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典故,说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信息)而久盼不至,因而满怀惆怅:“凝情杜若洲”,取《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之意,欲采杜若(香草,也指信息)以寄伊人,却也无从寄去,徒然凝情而望。来鸿不见,去雁也难,终于,他从深思回到了现实:距离阻隔了一对情人,难以相聚。四个长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组逐渐推近的镜头,在令人失望的结局上定了格。

如果说男主人公的愁绪是悠长而缠绵的话,那么,女主人公的思念则显得炽热急切,字里行间,流露出思妇坐卧不宁百般无奈矛盾心理。“缄素”、“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远”、“秋”二字,巧妙地点出了她与情人之间音讯断绝的愁绪。最后,焦虑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着情人远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带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头的流水和著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终使这段爱情以悲剧作结。不过留在读者记忆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叙事,而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恋歌。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认为:“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无论是表述两人不能相见的痛苦,还是诉说那无边的思念,作者都写得含蓄蕴藉。如“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高楼”指女子居处,木兰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楼”与“木兰舟”的距离点出了他们无法相见的残酷现实,“不近”一词用在这里,给人一种语尽意不尽的境界觉。全词没有一处用过“思”字,但字字句句却充满了思念之情,这表明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主旨,又保持了词的特点——清远空灵。

作者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泛单调。如“梅花驿”、“杜若洲”都是虚指,但又与双方远隔,托物寄情密切相关,写女主人公无人传递书信所选用的“双鱼远”、“片叶秋”以及“江已东流”也都属虚拟,但却和她盼望与情人通信的现实十分吻合,这些虚实的统一,不仅有助于表达男女双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实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运用典故也有创新,词中所用大多为常见的典故,但在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情趣。如“双鱼”、“题红”两典的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平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平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諡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宋代·曹组《卜运算元·兰》卜运算元·兰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宋词精选, 咏物, 写花言志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复。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两汉·佚名《孤儿行》孤儿行

两汉 : 佚名

展开阅读全文∨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
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
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泪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气动,草萌芽。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复。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愿还我蒂,兄与嫂严。
独且急归,当兴校计。
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
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写人, 生活抒情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唐代·杜甫《武侯庙》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咏史怀古, 赞颂写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5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