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元结

大道家园 2023-07-30 09:30:46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元结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元结

字次山,自称元子,先代本鲜卑族,原姓拓拔,世居太原(今属山西),父延祖移家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少倜傥不羁,十七岁始折节读书,受学于宗兄德秀。唐玄宗天宝六载(747),下诏广求天下士,元结与杜甫等一批士子至长安应试,因李林甫忌贤,悉皆屏退。天宝十载,作《系乐府十二首并序》。天宝十三载,登进士第。安史乱起,举族南奔,避难于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自称猗玗子。肃宗乾元元年(758)又徙于瀼溪,自号浪生(《瀼溪铭序》)、浪士(据孙望《元次山年谱》按)。乾元二年,国子司业苏源明荐结于肃宗,遂应诏北上,九月,上《时议》三篇,拜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因讨史思明有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乾元三年,集其亲友沈千运、孟雲卿、王季友等七人五言古诗凡二十四首,编为《箧中集》一卷,并作序。上元元年(760),进水部员外郎,佐荆南节度使吕諲。諲卒,尝摄领府事。代宗宝应元年(762),拜著作郎。旋辞去官职,退隐樊上,自号聱叟、漫叟。广德元年(763),出任道州刺史,州陷,于翌年赴任。因见憎于元载、第五琦,一年后罢职。时刘湾在衡阳,以侍御史佐湖南使府,结与湾等诸文士日相游咏,尝月夜欢宴,赋诗言怀。永泰二年(766),再领道州。大历二年(767)冬,合所撰凡二百零三首,成《文编》十卷,自为序。大历三年,转容州刺史,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大历四年拜左金吾卫将军、御史中丞,仍容管使如故,后以母丧离职。大历七年正月,召回,病卒长安。元结诗文俱擅,为中唐古文运动及新乐府运动之先驱。结于诗多所建树。其论诗,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指咏时物,会谐丝竹”,要求归于“风雅”、“雅正”(《箧中集序》),“变时俗之淫靡”(《刘侍御月夜燕会并序》),使诗歌成为“可以下感于上,上化于下”的“尽欢怨之声”(《系乐府序》),以“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二风诗论》),提倡重美刺、尚质朴。其诗多写实,诗风简淡古雅。在道州所作《舂陵行》、《贼退后示官吏作》二诗,颇受杜甫推崇,称“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同元使君舂陵行》诗及《序》)。然以其过于排斥音律,清翁方纲谓其“朴质处过甚”(《石洲诗话》卷一)。其文亦多“救时劝俗”(《文编序》)之作,“奇古不蹈袭”(高似孙《子略》),自成一家。著作颇多。《新唐书·艺文志》子部著录《元子》十卷,《浪说》七篇、《漫说》七篇、《猗玗子》一卷,集部著录《文编》十卷、《箧中集》一卷。今存《文编》(即《元次山集》)十卷、《箧中集》一卷。《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全唐诗续拾》补三首又二句。《全唐文》存其文四卷。事见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三。今人孙望有《元次山集》校订本,并著有《元次山年谱》。

唐代诗人元结的人物简介 导语:元结(723-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下面是关于他的人物简介,欢迎阅读:

人物简介:

元结曾避难入猗玗洞,因号 猗玗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等地方军政职务。他为官清廉开明,爱护百姓,元结深受道家影响,,特别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对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曾受杜甫推崇。散文亦多涉及时政,风格古朴。时人也曾批评其作品“不师孔氏“,加以非难。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元结主张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 , 要“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不良风气,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他的诗文有浓厚的道家风韵,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揭示了人民的饥寒交迫和皇家的征敛无度,变本加厉。《闵荒诗》、《系乐府十二首》等也是或规讽时政,或揭露时弊。结几乎不写近体。除少数四言、骚体与七古、七绝外,主要是五言古风,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但因过分否定声律词采,诗作有时不免过于质直,也导致他创作上的局限性。元结的散文,不同流俗,特别是其杂文体散文,值得重视。如《寱论》、《丐论》、《处规》 、《出规》、《恶圆》、《恶曲》、《时化》、《世化》、《自述》、《订古》、《七不如》等篇,以道家思想为武器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嫉俗,忧道悯人,具有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的`功能。其文章大抵短小精悍,笔锋犀利,绘形图像,逼真生动,发人深省。其他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大唐中兴颂》文体上采用三句一韵的手法,类似秦石刻的体制,风格雄伟刚峻。后人对元结评价很高,唐代裴敬把他与陈子昂、苏源明、萧颖士、韩愈并提。又有人把他看作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

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19)年,约卒于代宗大历七年,寿约五十余岁。少不羁。年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举进士,苏源明称与肃宗。时史思明攻河阳,结上时议三篇。帝悦,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又进水部员外郎,佐荆南节度使吕諲拒贼。代宗时,以亲老归樊上,著书自娱。始号琦圩子,继称浪士,亦称漫郎。既客樊上,更称赘叟。晚拜道州刺史,免徭役,收流亡。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诸州,民乐其教,立碑颂德。罢还京师,卒。结著有元子十卷,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琦圩子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

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元结所编诗选《箧中集》尚存。

主要诗句:

1、漫歌八曲·大回中(作者:元结 朝代:唐)

2、二风诗·治风诗五篇·至正(作者:元结 朝代:唐)

3、漫歌八曲·将船何处去二首(作者:元结 朝代:唐)

4、题孟中丞茅阁(作者:元结 朝代:唐)

5、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伤(作者:元结 朝代:唐)

6、系乐府十二首·贱士吟(作者:元结 朝代:唐)

7、别何员外(作者:元结 朝代:唐)

8、石宫四咏(作者:元结 朝代:唐)

9、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虐(作者:元结 朝代:唐)

10、石鱼湖上作(作者:元结 朝代:唐)

11、送孟校书往南海(一作别孟校书)(作者:元结 朝代:唐)

12、漫问相里黄州(作者:元结 朝代:唐)

13、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作者:元结 朝代:唐)

14、系乐府十二首·古遗叹(作者:元结 朝代:唐)

15.石鱼湖上醉歌(作者:元结 朝代:唐)

16、补乐歌十首·五茎(作者:元结 朝代:唐)

17.石鱼湖上醉歌并序(作者:元结 朝代:唐)

18、漫歌八曲·故城东(作者:元结 朝代:唐)

19、游石溪示学者(作者:元结 朝代:唐)

20、登白云亭(作者:元结 朝代:唐)

21、欸乃曲五首(作者:元结 朝代:唐)

22、与党评事(作者:元结 朝代:唐)

23、樊上漫作(作者:元结 朝代:唐)

24、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作者:元结 朝代:唐)

25、潓阳亭作(作者:元结 朝代:唐)

26、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作者:元结 朝代:唐)

27、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作者:元结 朝代:唐)

28、系乐府十二首·谢大龟(作者:元结 朝代:唐)

29、石鱼湖上醉歌(作者:元结 朝代:唐)

30、引极三首·怀潜君(作者:元结 朝代:唐)

31、游潓泉示泉上学者(作者:元结 朝代:唐)

32、漫歌八曲·将牛何处去二首(作者:元结 朝代:唐)

33、杂曲歌辞·湋乃曲(作者:元结 朝代:唐)

34、补乐歌十首·大濩(作者:元结 朝代:唐)

35、漫歌八曲·大回中(作者:元结 朝代:唐)

古代诗人简介之元结元结 (719~772)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元结主张歌为政治教化服务 , 要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能济世劝俗,补阙拾遗,上感于上,下化于下;反对当时诗坛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不良风气,开新运动之先声。他的诗歌有强烈的现实性,触及天宝中期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揭示了人民的饥寒交迫和皇家的征敛无度,变本加厉。《闵荒诗》、《系乐府十二首》等也是或规讽时政,或揭露时弊。结几乎不写近体。除少数四言、骚体与七古、七绝外,主要是五言古风,质朴淳厚,笔力遒劲,颇具特色。但因过分否定声律词采,诗作有时不免过于质直,也导致他创作上的`局限性。元结的散文,不同流俗,特别是其杂文体散文,值得重视。如《寱论》、《丐论》、《处规》 、《出规》、《恶圆》、《恶曲》、《时化》、《世化》、《自述》、《订古》、《七不如》等篇,或直举胸臆,或托物刺讥,都出于愤世疾俗,忧道悯人,具有揭露人间伪诈,鞭挞黑暗现实的功能。其文章大抵短小精悍,笔锋犀利,绘形图像,逼真生动,发人深省。其他散文如书、论、序、表、状之类,均刻意求古,意气超拔,和当时文风不同。《大唐中兴颂》文体上采用三句一韵的手法,类似秦石刻的体制,风格雄伟刚峻。后人对元结评价很高,唐代裴敬把他与、、、并提。又有人把他看作韩柳运动的先驱。

元结受道家影响,作品杂有消极退守的成分。

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元结所编诗选《箧中集》尚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3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