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黎贵惇(古代家族方面“齐家”的著名故事。知道的说点,谢谢)

大道家园 2023-07-30 09:05:13

黎贵惇黎贵惇

越南黎朝学者兼作家。字允厚,号桂堂。自幼以神童著称,传说一天内不打底稿就可写出10篇赋,1743年中解元,1752年中榜眼(无状元),历任翰林院侍书、工部尚书等职,曾两次出使中国。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著作浩瀚,包括古籍研究、史地纂修、经传释义、诗文创作等,内容广泛,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史、地、宗教、兵事等无不涉及。汉文作品有《桂堂诗集》(4卷)、《桂堂文集》( 4卷)、《全越诗录》(15卷)、《皇越文海》(10卷)、《见闻小录》 (12卷)、《芸台类语》 (4卷)、《易经肤说》(6卷)等,字喃作品数量不多,但是第一个在应举时用字喃作文者,在提倡推动字喃运用方面起了先驱作用。他的《妈妈我想嫁人》这首字喃诗,用泼辣的笔触,大胆地冲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禁锢和羁绊,道出了怨女们的肺腑心声。

古代家族方面“齐家”的著名故事。知道的说点,谢谢周代齐家故事
周文王以及武王的兴起还为孔子所赞扬为“郁郁乎文哉”周朝上辈的“家世”。它的兴起时代,约在公元前一三二零年(同期,摩西率希伯来人出埃及,登西奈山受十诫,为犹太教的开始)。乃至从公元前一二五零年之间,希伯来人征服巴勒斯坦故土,腓尼基人开始殖民时代,恰是周室王朝上辈,历史上的著名贤王“古公亶父”与季历(即周文王之父)先后同是百余年之间的事。直到公元前一一二三年间的周室王朝兴起的历史故事,这些都是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但我们只用一小片段来说明重点。
周室是尧、舜时代,为人民发展农业最有功的后稷的后代。到了夏朝末代政治衰败,不重视农业的发展,因此后稷之子不窋失去了公职,就避世避地到了当时
所谓文化非常落后的戎、狄之间,就是现代的甘肃弘化县一带。到了不窋的孙子公刘手里,他虽然在当时那文化落后的地方,仍然重新振兴祖传农业发展的精神,如
记载所说:“备耕种,行地宜,”普及到了渭水之南,“取材用(开发农林经济),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
再传八九代以后,到了古公亶父手里,也就是殷朝开始没落的前期。因他重兴祖先公刘的农业发展政策,所谓“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人民都拥戴他)”。
但是,那时西北文化落后的戎、狄少数民族“薰育”,却来侵占攻打他的地盘,“欲得财物”。给了他以后,还不满足,又要再来进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
战。”古公曰:
有民立君(有了人民群众,拥立一个君主),将以利之(那是因为这个君主,可以为人民谋福利)。今戎狄所为攻战(现在戎狄想来侵略我们的目的),以我
地与民(是因为我们有了土地和人民群众)。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人民群众在我这里,和在他那里,只要生活得好,那有什么关系呢)?民欲以我故战(现
在人民大众,想为了我的关系,愿意战斗),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战争是要死人的,为拥护我而战,那是为我而杀了别人的父兄子弟,然后,又自做大家的
君主。我实在不忍心做这种事)。
因此,古公亶父就悄悄地与近亲私属一群人,学他的远祖不窋一样,避地去了现代的陕西,重新定居在梁山西南的岐山之下。但被原来所有的人民群众知道
了,大家就扶老携幼,离开戎狄而追到岐山来,照旧跟着他.而且附近的邻国,也久仰古公的仁义贤名,都来归附于他。因此,他只好开始传播文化,改革了戎狄的
陋习和旧俗,建设城郭和屋室,划分地区,分配给人民群众来居住。同时又建立官制与职责,形成了一个“国家”的初步规模,所以历史称他是周朝的“大王”。
在这一节所讲的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两方历史文化的演变,往往有先后同出一辙的故事。古公亶父的东迁,和摩西的出走埃及,都是上古历史上最
有意义、最有兴趣的事。但与后世所建立的民族国家的思想,就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的理念。这点必须要了解清楚,且待稍后再来研究讨论。现在,再来看一段历史
记载: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仲雍)。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即周文王姬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和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
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傌家在古代是什么。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1. 崇奉 孔子 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西汉 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游文於六经之中,留意於仁义之际,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宗师 仲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九节:“ 孔子 学说含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学派总能适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从 孔子 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 2. 指读书人家。 唐 元稹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 允恭 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在监察御史时,分务东台,无所顾虑。” 宋 罗烨 《醉翁谈录·金陵真氏有诗才》:“ 元祐 中,有 真氏 者,本 金陵 儒家也,美貌又有诗才。”《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家下贫穷,不敢仰攀富户,但得一样儒家女儿,可备中馈,延子嗣足矣。” 儒家的思想和主张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随着学科的细分,主要从以下角度对其进行解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儒学理论 仁 义 礼 智 信 天命 良知 天理 心性 中庸 诚敬 三纲 四端 五常 五伦 七情六欲 八德 忠恕 孝悌 廉耻 名节 格物致知 内圣外王 教化 和谐 大同 道统 圣贤 君子 小人 经权 文质 礼乐 仁政 王道 宗法 井田 儒门人物 中国 尧 舜 禹 商汤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 孔子 颜回 子夏 子贡 曾子 子思 孟子 荀子 古代儒学学者 中国 董仲舒 何邵公 文中子 邵康节 周敦颐 张载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薛瑄 吕坤 曹端 王阳明 罗钦顺 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日本 桂庵玄树 南村梅轩 藤原惺窝 林罗山 木下顺庵 新井白石 室鸠巢 雨森芳洲 祇园南海 石田梅岩 山下龙二 加地伸行 朝鲜 王仁 崔致远 薛聪 白颐正 安珦 禹倬 权簿 李齐贤 李穑 郑梦周 郑道传 权近 李崇仁 吉再 徐敬德 赵光祖 李彦迪 李退溪 李栗谷 越南 朱文安 黎括 阮廌 阮秉谦 黎贵惇 潘廷逢 张定 琉球 程顺则 向象贤 蔡温 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十三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3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