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子吟
孟郊(751—814),字东野。早年屡次科举不得中,46岁进士及第,50岁时得溧阳县尉卑微之职。元和九年得暴疾而死。一生窘困潦倒,自然不把小小芝麻官放在心上,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解】本篇题下白注:“迎母溧上作”,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注释】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2.意恐:担心。3.寸草:比喻非常微小。4.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5.晖:阳光。
【串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要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儿子像小草般的那点孝心,可以报答春晖般的慈母的恩惠?
【赏读提示】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辞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这是一首母爱的赞歌。
诵读时要细心把握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此诗清新流畅,于淳朴素淡中见其浓郁醇美。“母性”“母子情”“母爱”是此诗的诗魂。诵读的语调不可激越高达,应于娓娓讲述之中,温婉地道出母爱的至情。
【推荐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1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西方文学·绘画-雕塑·伯克林
下一篇: 两宋·欧公拒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