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诗作名·迢迢牵牛星

大道家园 2023-07-30 02:59:34

诗词研究·诗作名·迢迢牵牛星诗词研究·诗作名·迢迢牵牛星

汉诗篇名。《古诗十九首》之十。五古。见《文选》卷二九。此为变相思妇诗。开篇以对句将构成悲剧之二形象牵牛、织女推到读者目前。“纤纤”二句扣住织女形象,以其勤于机杼突现其擅长劳作,以其手巧善织寄托对其美好感情。“终日”二句诗意一转,预设伏线。结尾四句谓银河清浅,却只能相望而不得相语,揭出“终日不成章”之原由。全诗共用六叠词,加强语言音乐美。此外,状写形象善于表现内心世界,布局谋篇亦费巧妙经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清李因笃评:“写无情之星,如人间好合绸缪,语语认真,语语神化。”(《汉诗音注》)陆时雍谓:“追情妙绘,绝不费思一点。”(《古诗镜》)方东树称:“此诗佳丽,只陈别思,旨意明白。妙在收处四语,不着论议,而咏叹深致,托意高妙。”(《昭昧詹言》卷二)张庚则曰:“《青青河畔草》章双叠字六句,连用在前;此章双叠字亦六句,却有二句在结处,遂彼此各成一奇局。”(《古诗十九首解》)

古诗《迢迢牵牛星》原文 《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接下来就由我带来古诗《迢迢牵牛星》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tiáo)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zhuó)素手,札札(zhá)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jiàn),脉脉(mò)不得语。

译文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注释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2.《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3.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河汉:即银河。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6.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弄:摆弄

8.杼(zhù):织机的梭子

9.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0.零:落。

11.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12.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3.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4.素:白皙。

15.涕:眼泪。

1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7 .间:相隔。

鉴赏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1】迢(tiáo)迢:遥远的样子。

【2】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3】皎皎:明亮的样子。

【4】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

【5】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6】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素:洁白。

【7】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

【8】弄:摆弄。

【9】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10】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11】涕:眼泪。

【12】零:落下。

【13】清且浅:清又浅。

【14】相去:相离,相隔。去,离。

【15】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16】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一说形容织女。一水:指银河。间(jiàn):间隔。

【17】脉(mò)脉:含情相视的样子。一作“默默”,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作品赏析:

本诗是借助古老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篇。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记载是《诗经》,写织女对心中人恋念。本诗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哀怨,而且感情描写更细腻,艺术手法更完美,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诗篇开头,由牵牛星引出河汉女,“纤纤擢索手,札扎弄机杼”引出织女织作的场面,但这并不是本诗叙写的重点,“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句承上启下进行过渡,一下子将孤独、哀怨、痛苦、不幸的织女推到了读者面前,与她日夜相思的牛郎却因隔着天河而不能相见,天河水清且浅,两岸相距并不遥远,却无人给他们搭上一座小桥让二人相会,织女只能默默凝视,欲语不能,盈盈粉泪,柔肠寸断。这真是“凄凄惨惨戚戚”,让读者感慨哀叹,唏嘘不已。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久远,还在于它深刻的内涵。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问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社会动乱,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天上的熠熠双星及其美丽的爱情传说,极容易使久居深闺的妇人彻夜难眠,触动她们满腔的离愁别绪。本诗明写神话故事,暗写现实生活,以委婉曲折的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此外,这首诗还得力于它高超的写作技巧;

大量使用叠字,对人物进行刻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音乐性。“皎皎”突出织女星的光辉,使人联想到织女娇艳的容颜;“纤纤”楹言手的细长秀美,使人联想到她温柔的体态和气质;“札札”织布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织女娴熟的织技;“盈盈”写银河水的清澈;“脉脉”蕴含织女情感的丰富与专一。这些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既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又自然贴切地传达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质朴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它的写境用语好像信手拈来,没有错彩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清新自然。本诗描绘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主要得力于比兴手法的运用。垒诗通篇使用了比兴手法。全诗写牛郎织女的传说,却把现实生活中游于思妇的离别情感也融进去。每一句都不涉及自己的情事,其实处处都是写自己的感受。本诗正是由于思想内容与写作技巧的有机统一,才使得它产生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著录于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可谓名副其实的古诗(流传已久,难以确定其绝对年代和真实作者的诗篇)。这些汉代无名文人的抒情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堪比《诗经》,人们常将《十九首》与《三百篇》相提并论。

《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与四言相比,五言的节奏变化更为多端,更适合成为诗的语言,因此唐诗中化用十九首的词句俯拾皆是。谢榛的《四溟诗话》论《十九首》:“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略不作意。”

创作背景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 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迢迢牵牛星》诗意?《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全诗的诗意: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简析: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