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两宋·以字定贬地(根据名字决定流放地,宋代有哪些官员是这样被贬的呢 )

大道家园 2023-07-30 01:29:04

两宋·以字定贬地两宋·以字定贬地

传说苏轼、苏辙、黄庭坚被贬谪时,章惇根据他们的字分别确定贬地,苏轼字子瞻,“儋”“瞻”相近,贬儋州;苏辙字子由,“雷”下有“田”字,贬雷州;黄庭坚字鲁直,“宜”与“直”近,贬宜州。有些术士又据此推断他们将来的命运。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五:“苏子瞻谪儋州,以‘儋’与‘瞻’字相近也。子由谪雷州,以‘雷’字下有‘田’字也。黄鲁直谪宜州,以‘宜’字类‘直’字也。此章子厚騃谑之意。当时有术士曰:‘儋’字从立人,子瞻其尚能北归乎!‘雷’字,‘雨’在‘田’上,承天之泽也,子由其未艾乎!‘宜’字,乃‘直’字,有盖棺之义也,鲁直其不返乎!后子瞻北归,至毘陵而卒。子由退老于颍,十余年乃终。鲁直竟卒于宜。”王士禛在《香祖笔记》卷九对黄庭坚事作了辨正:“(崇宁)二年,(黄鲁直)以《承天寺记》为陈举所讦,羁管宜州,竟卒于宜,先是东坡已以建中靖国元年卒常州矣,安得如罗云云乎?”

根据名字决定流放地,宋代有哪些官员是这样被贬的呢?今天,笔侠就带大家来看看宋朝这起奇葩的官员贬谪事件。

事件的主人公是宋朝后期强力宰相章惇,他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被贬的人有4个,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千古才子”苏轼,还有“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四朝元老刘挚,司马光的学生刘安世。

先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被贬的吧:

1、苏轼

苏轼,字子瞻,于是,章惇指着地图上遥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州)说:你去这里吧!(笔者的情景模拟)

原来,瞻和儋(音丹)字形相近,苏轼因此被贬儋州。

在宋朝,儋州还是蛮荒之地,被贬这里,几乎等于宣判死刑。果然,苏轼没能活着回到中原,但,他在这里培养了儋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堪称千古奇才。

2、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章惇就指着宜州(今广西河池)说:你去这里吧。这又是为何?

原来,鲁直的直和宜字形相似,黄庭坚就被安排去了这里。没去过岭南的朋友,可以去那边看一下,当然,是看地形,不是看交通,现在的交通早已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3、刘挚

刘挚,字莘老,章惇就说:你去新州(今广东新兴)吧。

原来,莘是多音字,可读深,也可读新,所以,刘挚被安排去了新州,同样是岭南。章惇真是联想丰富,连多音字都不放过。

4、刘安世

最后来看这个刘安世,刘安世有点不一样,他的名和字都和偏远地区不相关,没关系,章惇还有另外的办法。

他听说刘安世曾经算过命,说命特别好,于是他给刘安世选了一个地方——昭州(今广西平乐)。什么意思呢?昭音通糟,你说你命好,我就让你糟一糟,章惇的文学“造诣”可谓登峰造极了。

像这种在戏剧里面才会看到的情节居然在现实中出现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章惇这么痛恨这4人呢?

这就是宋朝的新.旧.党.争。说来话长,简单来说就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打击司马光,于是,两伙人打了起来。随着权力的交替,两党人互相报复,章惇的行为就是在新党得势以后对旧党的报复。

严格来说:苏轼并不算旧党,他头脑比较清楚,处在两党之间,算中间派。结果因为这点,苏轼两边不讨好,被两党人共同打击,这就注定了苏轼的仕途不顺利,最后客死他乡。

这就是古代帝王所谓的平衡之术——异论相搅,为了御下,人为地制造对立,防止一方坐大。这对于帝王来说,当然有利,但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它摧毁的,是整个国家的根基。

所以,帝王制必将灭亡。

什么是“两宋”?宋是南宋与北宋的统称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太祖建国时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悲剧,遂采取重内轻外和重文抑武的国家政策。影响所及长远,一方面宋朝内部安定而少有内乱,有利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因此导致武力积弱不敌北方外敌。不过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实力较为软弱、政治上较为无能的一个王朝。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赵匡胤建立,建都开封,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四分五裂的局面,统治黄河中下游流域及以南一带广大地区,实现中国大部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掠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70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