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王安国《清平乐·春晚》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30 00:05:14

王安国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祖籍临川(今江西抚州),王安石的弟弟。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赐进士出身。先后担任过西京国子监教授、崇文院校书、秘阁校理等职。卒于熙宁七年(1074),时年四十七。有词三首传世。

清平乐·春晚

【原文】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 ①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 ②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释】

①宫锦:宫中所特有的锦缎,这里指落花。

②小怜:歌女的名字。

【译文】

怎么也未能把春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满地都是脏污的落花,那是昨夜一场风雨侵凌的结果。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她思绪万千,萦绕天涯。看那不肯进入豪门大户的杨花,正自由自在地在春风中漫舞。

【鉴赏】

这首词伤春惜时,流露出词人对逝去年华的留恋和感慨。全词笔法新奇,很受人们喜爱。

上片写暮春之景。起首两句,“莺儿语”是暮春特有的景象,点明了时节。“费尽”二字赋莺儿以情感,写黄莺啼叫是在挽留将逝的春天。其实莺本无情,真正想挽留春驻的是词人自己。这里词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借黄莺之口抒发自己的惜春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因春天逝去而生的失落,可谓独具匠心的一笔。“满地残红”是暮春之景,词人比之以被污损的宫锦,足见怜惜之深切。

下片言情。“小怜”二句视角转换,从视觉到听觉:词人正深深惋惜之时,忽闻琵琶呜咽,这哀伤之曲动人情思,缠绕天涯。词人在这里抒发的是眼见春将逝去,虚度年华的感慨,透露了自己无可奈何的悲情。结尾词人赞叹自由自在的杨花,虽然即将落地,但依然心志不移,不肯飞入那画堂朱户。

本词着笔于声、色,通篇写景,但景中含情,寓情于景,笔法高超,堪称精妙。最后一句赋杨花以人的品质,表现出词人坚贞的气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9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