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桐江诗话

大道家园 2023-07-29 11:31:01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桐江诗话诗词研究·诗论著述·桐江诗话

诗话著作。宋佚名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卷数不详。今传《说郛》本系节编本,仅五则。其佚文《苕溪渔隐丛话》录存二十则,并散见于《诗话总龟》后集、《诗人玉屑》、《诗林广记》等书。罗根泽辑得二十二则,并推测其成书约在南宋绍兴十年(1140)前后;郭绍虞辑得二十三则,称其成书当在《西清诗话》之后,绍兴十八年(1148)之前。书中多引诗摘句进行品藻,论诗颇重字句。如称:“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士人云‘许浑千首湿’是也。”又引石延年诗称:“始知诗人一篇之中,率是先得一联或一句,其最警拔者是也。”有《宋诗话辑佚》本。

夜归丁卯桥村舍 古诗词的翻译白话释义:

在一个月凉,风静的夜里,有些客人在岩石的前面停船。在桥边,有只狗在叫,庭院空着,人都在沉睡着。在红叶半江船上,有很多人回家,家里还有二顷的田。

原文:唐代·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

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或许清新,却也过繁。

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但后人也同样认同他在这片领域开拓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主题。

许用晦居于丹阳之丁卯桥,故其诗名《丁卯集》,在大中以后亦可为杰作。自是而后,唐之诗益衰矣,悲夫! 《对床夜语》七言律诗极不易,唐人以诗名家者,集中十仅一二,且未见其可传。

盖语长气短者易流于卑,而事实意虚者又几乎塞,用物时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尚学者许浑而已。

犀甲鹤头傲霜雪——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五)元朝诗人方回的《山茶花》,赞美山茶花不畏严寒和花期悠长:

石楠岩桂万年枝,方驾分花占四时。

犀甲鹤头傲霜雪,入春犹见岁寒姿。

方回字万里,是元朝诗人、诗论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其著作有《桐江诗集》。

前两句“石楠岩桂万年枝,方驾分花占四时”,写石楠、岩桂、山茶的花期分占四季。“石楠”,石楠花,开于夏季。“岩桂”,即桂花,开于秋天。“方驾”,比肩;媲美。石楠、岩桂这些树龄很长的树,它们分别在夏天、秋天开花,同冬春开花的山茶花一并分占四季。

后两句“犀甲鹤头傲霜雪,入春犹见岁寒姿”,着重写山茶冬春开花。山茶树叶厚实似犀甲,花红如鹤顶红的头顶,在严冬笑傲霜雪而开;到了春天还可以见到冬天开的花仍然挂着枝头。突出了山茶花不畏严寒的品格和花期悠长的特征。
明代诗人归有光的《山茶》,赞扬山茶有“奇质”: 

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 

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 

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 

岁寒无后凋, 亦自当春风。 

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字熙甫,人称震川先生。嘉靖进士,官南京太仆丞,著有《震川先生集》。他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状物叙事记人,情真意切,委婉动人,显示了其散文高超的艺术手法。   

这首咏山茶花诗,我们仍然可以体味到诗人那种以平易畅晓语言,状物抒情的简省雅洁的风格。

诗的开头两句从外观上概括山茶花给人的印象:“山茶孕奇质,绿叶凝深浓。”说是山茶有奇特的品质。这种奇质究竟奇在什么地方?“绿叶凝深浓”,绿叶颜色深浓,是一奇。二奇即“往往开红花,偏在白雪中”。山茶系常绿灌木或乔木,四季常青,冬春开花,花大色艳,多为大红。花期较长,经冬历春,吐蕊于红梅之前,凋零于桃李之后,弥月不衰。白雪中见红花,自然就是一奇。红与白所形成的强烈对比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很壮美的。明代诗人沈周《红山茶》说“猩红点点雪中葩”,宋代诗人陆游也说:“惟有小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着花不已》)都强调山茶花经久耐雪。

第三奇就是“虽具富贵姿,而非妖冶容。”山茶花,花大色红叶厚,显得庄重、典雅,气度不凡。艳丽而不妖冶,凝重而不板滞。这种美好姿容在百花中是少见的。第四奇就是“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山茶四季常青,经冬雪而迎春风,自然非寻常花木可比。苏轼说“长共松枝耐岁寒”“雪里盛开”(《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其二),也都是赞美山茶花的坚强品格。大凡世上美好事物总难十全十美,即以花卉而言,艳丽而难庄重,典雅则易板滞,春花烂熳难以持久,秋花傲霜又不丰腴。惟有山茶花有奇质。花期长,耐冬雪,花色艳而不妖,枝叶绿而不衰,姿容富贵,品格坚贞。

诗人赞叹道:“吾将定花品,以此拟三公。” “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大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后又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诗人准备将山茶花比作辅助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最后又以梅花作比较:“梅君特素洁,乃与夷叔同。”夷、叔,即商末伯夷、叔齐弟兄俩,二人互让王位,为古人称为恺悌的模范。这里比喻山茶和梅花是密不可分的弟兄。 

诗的首句点明山茶花有“奇质”,接下来分别从绿叶深浓、雪中开花、富贵而非妖冶、经冬雪而迎春风四个方面展示山茶花的奇质,最后以梅花作比,突出二者的高洁品质。全诗层次分明,形象鲜明,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明代诗人杨慎的《山茶花》,描绘了山茶花傲雪盛开的美丽形象:

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

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

杨慎字用修,号月溪、升庵等,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文学家。 他参与编修了《武宗实录》,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后追谥“文宪”。其著述多至100余种,主要有《升庵经说》、《升庵诗话》、《升庵诗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这首诗描写山茶花傲雪盛开的美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山茶花的喜爱之情。

“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银白的雪花漂洒在山川大地上,采花的蜜蜂和轻佻的蝴蝶都不见了踪影,只有火红的山茶花在绿叶的陪衬下迎风傲雪怒放。用衬托的手法,映衬出山茶花傲雪盛开、冰清玉洁的美丽形象。一个“斗”字,活现了山茶花不畏严寒、冒雪绽放的英姿。

“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珠树”,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似玉如珠的树。“玉台”,传说中天帝的居处。与山茶花相比,海边似玉如珠的仙树没有艳丽的颜色,只好害羞地把美玉似的树枝映照在天帝的宫台上。诗人进一步用神树玉枝的素颜寡色与山茶花相比,突出了山茶花的美艳动人。
明代诗人文震亨的《山茶》,称赞山茶花是“耐久花”: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文震亨字启美,大才子文征明的曾孙。天启中以恩贡官中书舍人,明亡绝食而死。家富藏书,长于诗文会画,善园林设计,著有《长物志》十二卷,为传世之作。并著有《香草诗选》、《仪老园记》、《金门录》、《文生小草》等。

开头两句“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描写山茶花像美女早晨从绛纱帐中出来,画着浓妆,迎着朝霞,一路走来,泛起一道光彩。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山茶花的美艳动人。

后两句“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赞扬山茶花在春末仍然飘香送艳,装扮春色,是真正的“耐久花”。在诗人的笔下,山茶花的“真红耐久”,似乎有着言外有意。明亡之后,诗人饱受社稷易主之痛,竟绝食而亡,保持了坚贞的民族气节。诗人赞美山茶花花期“耐久”的品格美,大约隐喻了自己的人格追求。
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山茶花》,赞美云南的山茶花“尤奇妍”:

古来花事推南滇,曼陀罗树尤奇妍。 

拔地孤根耸十丈,威仪特整东风前。 

玛瑙攒成亿万朵,宝火烂熳烘晴天。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明朝官员、诗人。 他历任左柱国、内阁首辅大臣等,在政治上多采取忍让的态度。著有《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等,是茶陵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这首咏山茶花诗所写系我国著名山茶花发源地南滇的山茶花。南滇,指云南,其境内有滇池。战国至汉武帝前为滇国属地。自古以来,滇地就以花事名世。而山茶花——又称曼陀罗树,尤为奇妍。《云南通志》载称“云南茶花奇甲天下”。据说云南大理至今尚有一株上千年山茶老寿星,花开时节,红花满枝,被誉为万朵茶。诗人说“拔地孤根耸十丈,威仪特整东风前”,即是称颂山茶花树干高大挺拔,山茶花生命力顽强。正如《广群花谱》中赞美的“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此诗以山茶花的树之高、威仪之整作为其花的陪衬,重点还是突出花,所以紧接着就以生动的比喻,写茶花有如“玛瑙攒成亿万朵,宝火烂熳烘晴天。”真是气象万千,蔚蔚大观。这是一株山茶,也是千万朵山茶。山茶花红如宝石玛瑙,晶莹明亮,使之天空为之烘晴天。这种夸张的浪漫手法,写出了山茶花的气势,较之那些就一枝一叶的精雕细刻更令人神往,可以说是有特色的咏花之作。

全诗七言六句,结构上也奇特,以奇特格式写奇妍的山茶,就颇有奇特韵味。
清代著名诗僧担当和尚的《山茶花》,赞美云南的山茶花红似火:

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

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担当,清代诗僧。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担当;云南晋宁人。俗姓唐,名泰,字大来。明初从浙来滇,世居晋宁。明亡后,出家为僧,出世弘法,住鸡足山石钟寺。曾学诗书画于董其昌、陈眉公、李本宁诸大家门下,有诗、书、画“三绝”之誉。为人志存气节,放浪形迹,故画作飘逸有奇气。著有诗集《翛园集》、《罔措斋联语》、《杂偈》、《橛庵草》、《拈花颂》等。

前两句“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写山茶花始开于寒冷的冬天,到春天与百花争艳,依然花容灿烂。按《茶花谱》记载,云南的山茶花应该排在前列。

后两句“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赞美山茶树头万朵花齐放,花红似火,融化了残雪,映红了半边天空。诗人用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力赞美山茶花美艳动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