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查嗣瑮

大道家园 2023-07-29 11:06:02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查嗣瑮诗词研究·重要诗人·查嗣瑮

字德尹,号查浦。浙江海宁人。名诗人查慎行之弟。少聪颖,早岁即有诗名,与慎行齐名,人称“二难”。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擢为侍讲。在馆十年,名与慎行皆为帝所知。与兄先后归里。年皆在七十以外,极唱和之乐。其弟嗣庭于世宗雍正四年(1726)罹文字狱,次年瘐死狱中,仍戮尸枭示。阖门就逮,嗣瑮遣戍陕西,卒于戍所。嗣瑮早年游迹遍四方,所至与贤豪长者唱和无虚日,故其诗多览眺留题、吟咏各地风物之作。其《燕京杂咏》一百四十七首,咏北京史事,其中时涉及明末与清初宫廷史实。如“分明靺鞈绕龙文,亲捧天子过五云。遮路儿童浑不识,错呼天子是将军”,即写清初皇帝之好武。此组诗大多诗旨隐晦,以时事为典,故为当时人传诵。可视为其记行诗代表作的《过白沙岭寄同年张砚斋》云:“积翠浮空不见峰,群峰俱拥万株松。怪来小驿重关路,忽与千岩万壑逢。丹壁斜飞千尺练,白云遥送一声钟。龙眠居士如相识,画我山庄第几重?”诗中写层峦叠嶂与浮岚翠霭互相掩映,写人在山间小路行进而不见山之真貌的情景皆十分生动。嗣瑮诗风与慎行近似,著有《查浦辑闻》、《南北史识小录》、《音类通考》等。其诗收入《查浦诗钞》,凡十二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并有传。

《宿建德江》选自?《全唐诗》,《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编撰基础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

季振宜(1630年—1674年),字诜兮,号沧苇,泰州泰兴人,为清初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富,甲于江南。他整理唐诗,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迄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历时十年,始得告成。

全书凡七百十七卷,收诗四万二千九百三十一首,作者一千八百九十五人。所据材料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较充分地利用了其本人所藏的珍本秘籍。

据《季沧苇藏书目》记载,其所藏宋版唐诗总集、别集,多达一百五十馀种,如宋刻《万宝诗山》、明抄《诗渊》,皆为罕见的大型类编诗集。在其开始编集后,又得到钱谦益原拟“集成唐人一代之诗”的未完稿。另外,初盛唐部分充分利用了明末吴琯《唐诗纪》的成果。

具备了这些条件,以季氏的学力,经过十年的反复校订、广事补遗,终于编成该书.书成后的次年,季氏即去世。当时书稿未曾付梓,不久即转入内府。

胡震亨(1569年—1645年),字孝辕,号遁叟,浙江海盐人,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唐音统签》为其费毕生精力编成的唐诗总集,全书凡一千零三十三卷,以十干为序,按时代先后辑录唐及五代的诗作以及词曲,歌谣,酒令,占辞等,末附《癸签》,为唐诗研究资料汇编。

胡氏编此书,搜集资料极其广泛。唐人佚篇残句,皆尽所见辑出,并注明出处。唐诗本事及评论资料,亦间附诗后。诗人小传考证尤为详尽,并采辑遗文佚事,附入小注。此书编成后,也未能付印,至清初始由其后人印出一部分,多数则以抄本传世。

《四库全书总目》述《全唐诗》资料来源云,“是编秉承圣训,以震亨书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所言较含混,且有所隐讳。

经今人周勋初考证(见《文史》第八辑《述〈全唐诗〉成书经过》),知《全唐诗集》即指季书,彭定求等对二书的利用情况,亦不尽属实。

以《全唐诗》与季、胡二书覆勘,可知是以季书为主、兼采胡书编成的。具体来说,初、盛唐部分以季书为底本,略作增删校补,即成定本,中,晚唐部分,季书比较单薄,编修诸臣参用胡书作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如殷尧藩诗,季书全缺,即据胡书补入;胡曾、司空图诗,季书失收甚多,亦据胡书补齐。

另外,季书所辑以完诗为主,胡氏则广搜零章碎句。《全唐诗》各集后所附佚句,绝大多数系据胡书移录。

"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出自哪个朝代诗人出自《全唐诗》收录的唐代诗人李白的《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全诗节选如下:

太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

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

夫子特峻秀,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

骖驔红阳燕,玉剑明珠袍。

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

译文如下:

泰伯三让天下去吴越,仲雍也在吴越建立仁政,如扬波涛。 他们可谓是清风荡涤万古,仁迹可与星辰比高。 三国时代孙氏开辟东吴,陆氏世出英髦之才。

贤君你秉承陆氏高尚节气,如山岳恃,可谓人杰之冠。 想当年,我风流少年之时,去京洛从事游遨干谒。 腰间挂着延陵剑,身穿玉带明珠袍。 曾经与斗鸡徒闹别扭,他们伙同五陵豪士。

扩展资料:

《全唐诗》简介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隋及初唐是诗歌史上的过渡时期。唐代诗歌达到全面繁荣,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仅《全唐诗》所收,就有诗人2200余家,诗作48900余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高峰。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7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