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包兰瑛(姓包的古代诗人有哪些)

大道家园 2023-07-29 09:57:45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包兰瑛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包兰瑛

字者香,又字配棻。江苏丹徒人。幼年时曾抄写《离骚》、魏晋六朝及唐宋诸诗人佳作,朝夕讽诵,吟咏成习。随父宦游浙江、安徽,“每览山色湖光,觉苏、白之诗宛然在目,性灵所托,篇什日增”(《锦霞阁诗集自序》)。获“丹徒才女”之誉。清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适如皋朱兆蓉,随之宦游浙江、湖南、湖北等地。曾在杭州与女友结诗社。卒年不详,清末帝宣统元年(1909)尚有诗作。其咏月、咏花、怀人之作,清新流转,时有尖新之句。《咏史》八首刻意翻新,笔锋老辣。俞樾称其诗“清丽之中独饶逸气,至登览、咏古、读史诸篇,精思约旨,风格不凡。其尤警拔者,则枕胙经史,挥斥百家,或老师宿儒终身有未解”(《锦霞阁诗集序》)。著有《锦霞阁诗集》五卷、词集一卷,合刊为《锦霞阁诗词集》。生平事迹见《锦霞阁诗词集》。

姓包的古代诗人有哪些包兰瑛,清代女诗人。字者香,又字佩菜,丹徒人
包万有(1590~1657),字似之,号敬衡,县城北隅人,一代文豪。
包节 (1506~1556年),字元达,明代漕泾人。辑有《苑诗类选》30卷。
包佶,字幼正。天宝六年及进士第。诗一卷。
包何,字幼嗣,润州延陵人。与弟包佶齐名,世称二包。登天宝进士第。诗一卷。
包融,润州人(一云湖州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

姓包的,诗人?包融(约695-约764),汉族,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 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其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集。包融之诗,今存八首。
【酬忠公林亭】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
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
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
晨登翅头山,山曛黄雾起。
却瞻迷向背,直下失城市。
暾日衔东郊,朝光生邑里。
扫除诸烟氛,照出众楼雉。
青为洞庭山,白是太湖水。
苍茫远郊树,倏忽不相似。
万象以区别,森然共盈几。
坐令开心胸,渐觉落尘滓。
北岩千余仞,结庐谁家子?
愿陪中峰游,朝暮白云里。
【赋得岸花临水发】
笑笑傍溪花,丛丛逐岸斜。
朝开川上日,夜发浦中霞。
照灼如临镜,丰茸胜浣纱。
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包何,唐代诗人,(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
包佶,字幼正。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诗一卷。
《唐才子传》载:何,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也。与弟佶,俱以诗鸣,时称“二包”。天宝七年杨誉榜及第。曾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祐相友善。大历中,仕终起居舍人。诗传者可数,盖流离世故,率多素辞。大播芳名,亦当时望族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7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