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方寸
【出典】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释义】 “方寸”,本指一寸见方,形容极小,三国时徐庶用以代指心。后世用为典实。
【例句】 ①是非斗方寸,荤血昏精魄。(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3981)这里借以感叹世人被外物所困,内心思虑、斗争,造成早衰。②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刘禹锡《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3982)这里说,僧人认为世人仅凭一己的感受和思索认识世界。③方寸莹然无一事,水声来似玉琴声。(刘禹锡《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4123)这里借以表现内心没有思虑。④落日长安道,方寸无人知。(卢仝《送王储詹事西游献兵书》4370)这里借以自述送友惜别的心情。⑤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白居易《赠元稹》4658)这里借以表示自己与元稹是心志相投的朋友。⑥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白居易《秋居书怀》4717)这里借以表示自己心中无所欲求。⑦方寸成灰鬓如丝,假如强健亦何为。(白居易《病中五绝句》其二5198)这里借以表示自己心灰意懒。⑧翛然方寸地,何事更悲蓬。(喻凫《游暖泉精舍》6271)这里借以自述游寺时自由自在的心情。⑨方寸终朝似火然,为求白日上青天。(刘得仁《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其四6304)这里借以自述内心焦虑如焚的心情。⑩而于方寸内,未有是愁结。(皮日休《三羞诗三首》其一7015)这里借以自述内心无有官场忧患之虑。(11)不报父母恩,方寸底模样。(寒山《诗三百三首》9083)这里以“方寸”喻心,谓不孝顺父母的人,其心还是那个模样,表示讥讽之意。作者嘲讽不孝之人说,不知这种人的心是什么样子。(12)字字烂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不在唇,不在齿,只在劳生方寸里。(修雅《闻诵法华经歌》9299)作者说,《法华经》的教义得体会在心里。
“方寸”是什么意思方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āng cùn,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心烦意乱,没有主见谓之方寸已乱。
词语分开解释:
方: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并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寸: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引证解释:
1、方始一寸。极言矮小。
《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
白话释义:不考虑成本,而齐国的末端,一寸见方的木板,可以使高在高楼。
2、一寸见方。
《淮南子·说山训》:“视方寸於牛,不知其大於羊;总视其体,乃知其大相去之远。”
白话释义:检查点在牛,不知道他比羊;总比自己的身体,才知道那大距离的遥远。
人常说方寸,方寸是什么意思?方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āng cùn,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心烦意乱,没有主见谓之方寸已乱。
词语分开解释:
方: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并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寸: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扩展资料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白话释义:我看到你的心了:一寸见方的地方空了。
引证解释:
1、方始一寸。极言矮小。
《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
白话释义:不考虑成本,而齐国的末端,一寸见方的木板,可以使高在高楼。
2、一寸见方。
《淮南子·说山训》:“视方寸於牛,不知其大於羊;总视其体,乃知其大相去之远。”
白话释义:检查点在牛,不知道他比羊;总比自己的身体,才知道那大距离的遥远。
-方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7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赵翼论诗》注释-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