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孟浩然诗集笺注》夜归鹿门寺·阅读理解

大道家园 2023-07-29 08:37:24

夜归鹿门寺【题解】

本篇选自《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上。

《夜归鹿门寺》诗题又作《夜归鹿门歌》、《夜归鹿门山歌》。鹿门寺,在襄阳鹿门山。山位于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境内。《后汉书·逸民传》李贤注引《襄阳记》曰:“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汉末庞德公,唐孟浩然、皮日休皆隐居于此。这首诗即作于隐居鹿门山之时。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1)。人随沙路向江村,予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2),忽到庞公栖隐处(3)。樵径非遥长寂寥(4),唯有幽人夜来去(5)。

【注释】

(1)渔梁:沙洲名,在襄阳城东沔水中。(2)开烟树:指鹿门山上的树被暮色笼罩,看不分明,在月光照耀下重新显现出来。(3)庞公:即庞德公,汉代末年的名士。(4)樵径:砍柴人走的小道。(5)幽人:隐者。这里指诗人自己。

【导读】

这是歌咏隐逸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淡然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显现出一个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颇像是一则素淡白描的山水小记。

【思考】

1.孟浩然《岳阳楼》与杜甫《登岳阳楼》题材相同,然蕴含却大不同。试作比较分析。

2.比较孟浩然的这两首诗,说说它们意境上的不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6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