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新话金鳌新话
李朝稗说体作品。作者 〔朝鲜〕 金时习。《金鳌新话》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 5篇小说。《万福寺樗蒲记》描写一个才子梁生和死于战乱的女魂相爱,反映封建制度下青年男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李生窥墙传》通过男主人公李生和女主人公崔娘的遭遇,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打破封建门阀制度的界限的斗争,同时表现了反侵略战争的爱国思想。《醉游浮碧亭记》通过人和神的奇遇来表现男女的爱情。《南炎浮州志》通过一个书生朴生梦中和阎罗大王的对话,表达了作者的无神论和民本思想。《龙宫赴宴录》描写高丽朝一个书生在龙宫的奇遇,暗喻作者对现实不满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金鳌新话》开创了朝鲜小说的先河,对以后朝鲜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它在形式和内容上受中国《剪灯新话》的一定影响。
金鳌新话中最重要的创作是什金鳌新话中最重要的创作是什
金鳌新话详细资料大全
第一篇作品《万福寺樗蒲记》讲述一名叫梁生的青年男子与女鬼相爱的故事,可谓奠定全书的基调。 第二篇《李生窥墙传》是该书的代表作,叙述一对恋人秘密恋爱,结成佳偶,妻子死后,主人公李生与妻子的亡魂继续过夫妇生活。 这部作品塑造了背叛封建礼教,对爱情生死不渝的一对青年男女的形象,表现了作者追求婚姻自由和主张思想解放的精神。 第三篇小说《醉游浮碧亭记》以平壤浮碧亭和古朝鲜历史为背景,写的是天仙与人间才子交往的故事。 其题材也是青年才子遇见来自鬼魂世界的少女。 只不过这里已不是悲剧式的爱情,在整个小说中充满忧国的思想,这部作品的原型虽然出自《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却是最具朝鲜本土特色的作品,因为内容中的以卫满篡夺箕子朝鲜来影射朝鲜世祖篡位的“癸酉靖难”,并发出了“朝鲜之业坠矣”的感慨。 第四篇小说《南炎浮洲志》讲述儒生朴某夜游阴曹地府,与阎王辩论有关宗教哲学、鬼神迷信和历史政治等问题,最终使阎王让位于他的故事,这篇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金时习的崇儒排佛的思想。 《龙宫赴宴录》讲述了高丽时的著名文士韩生应邀骑神马到了松都朴渊龙宫,龙王热情欢迎,请求他为女儿的新房写上梁文。 韩生一挥而就。 龙王极为满意,于是设润笔宴表达谢意,并邀请三江神王来作陪,尽欢而散。 韩生返回原住处后,探怀发现龙王所赠的珠绡还在,从此以后韩生不再以名利为念,入名山,不知所终。 这篇小说中作者似以韩生自喻,抒发自己在时局变动中的怀才不遇之情。 《金鳌新话》书影从五部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来看,则体现了金时习的崇尚儒家的思想,五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儒生,而且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宣扬儒家思想,《李生窥墙传》有几分离经叛道的色彩,但其中男女主人公都深知这是有悖礼教的,并感到深深的内疚与自责,比如女主人公崔氏说:“妾之犯律,自知甚明,少读诗书,粗知礼义,非不谙褰裳之 流传过程
明朝最不该禁止的一本小说,流传到国外后,发生了什么?在古代的中央封建社会,随着皇权的加强,历史上禁书的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秦朝期间出现了焚书坑儒,到了汉朝又罢黜了百家,至于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其中《水浒传》在明末,因为农民起义的关系,就一再被禁止,而到了清朝乾隆期间,也被打入了冷宫,《金瓶梅》等书,自然也逃不过被禁止的命运,如果不是大奸臣和珅,认为红楼梦有很多价值,可能这本《石头记》就要胎死腹中,再也无法和世人见面了。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名气自然比不上四大名著,然而其价值,在整个东亚文化圈,却不遑多让,可以说是明朝最不该禁的一本小说,这正是明代诗人翟佑所写下的《剪灯新话》,而它也是古代历史上,被明令禁止的第一本文献,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翟佑这一个人,1347年,翟佑出生在了浙江钱塘,虽然翟佑出生于书香世家,然而在战乱年代,也是饱尝民间疾苦,元朝统治者的残酷无情,社会的动乱他都亲身经历。这为翟佑提供了不少的素材。
而在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虽然民间生活有所好转,然而朱元璋出身低微,生性多疑,明朝本身的正统性也容易受到争议,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明太祖也开始加强对文人的文禁,比如下令删除《孟子·梁惠王上》中关于“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食人”以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的句子。除此之外,明初还设置了一系列严峻的刑法。
而大量明朝的文人,为了避免招惹杀身之祸,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文风,那就是追慕唐人,假借写闺情艳遇、鬼怪神仙的传奇小说来曲折表达对现实的一种不满。
相对来说这成为了一种安全的方式,而翟佑的《剪灯新话》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它属于一种文学小说集,全书4卷,附录1卷,总共有传奇小说21篇,而内容大多是叙述灵怪、艳情的故事。
然而这本书当中,见识了元末动乱的翟佑也在《三山福地记》等故事,描绘了“山东大乱”、“姑苏之围”等情节,并且刻画了文人穷困潦倒的尴尬处境和肉食者“长思富贵,富贵复履危机”等情况。
虽然这本书十分隐晦,然而在明朝皇帝看来,却是恶意满满的,因此在明英宗期间禁止,根据顾炎武的《日之录》提到:正统七年(1442年)二月,国子监祭酒李时勉言:近有俗儒假托怪异之事,饰以无根之言,如《剪灯新话》之类,不唯市井之徒争相诵习,至于儒士,多舍正学不讲,日夜记忆,以资谈论……祈礼部行文内外衙门,巡历去处,凡遇此等书籍,即令焚毁,有印卖及藏习者,问罪如律。
有意思的是,虽然在中国被禁,然而明朝初期和日本关系改善,加上朝鲜成为藩属,而《剪灯新话》如同《三国演义》一般,被商人旅客、游学僧人带到了东亚的其他地区,竟然颇受欢迎,风靡一时。先是在15世纪风行于韩国,紧接着又来到了日本和越南等地区,其故事的精彩有趣,让人们流连忘返。
朝鲜李朝当时一位大儒模仿《剪灯新话》写下了《金鳌新话》,这也是朝鲜王朝的第一部文言文小说,而日本本土文学同样受到了影响,其中日本三大怪谈之一的“牡丹怪谈”也来自于《新话》中的《牡丹灯记》,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好的小说自然是无法禁止的,在中国民间,《剪灯新话》也保留了下来,不少戏剧都有着其故事的影子,并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6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一粒麦种
下一篇: 临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