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张雨《太常引·漫翁新制画舫湖中》原文赏析(元)张雨
太常引·漫翁新制画舫湖中
漫翁新制画舫湖中,予为名其舫曰“湖家泛宅”。翁姓李,字仁仲。湖船用布帆,自李始。
莫将西子比西湖,千古一陶朱。生怕在楼居,也用着、风帆短蒲。银瓶索酒,并刀斫绘,船背锦模糊。堤上早传呼:那个是、烟波钓徒?
本词写因友人新制布帆画舫而引起的想象,寄托了对友人淡泊高逸志向的赞赏和潇洒旷达生活的企羡。
苏荔《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本词发端“莫将西子比西湖”,反用之,说不要象东坡那样以西子去比西湖。言下有西子虽美却远不如西湖出色之意,为下文写友人制舫泛湖作准备。命意深婉,耐人寻味。“千古一陶朱”,由“西子”引出。“陶朱”,即陶朱公范蠡。传说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以勾践不可共富贵,乃携西施乘扁舟,泛于五湖,变易姓名。至齐,号鸱夷子皮,父子治产至千金,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乃散其财,间行至陶(今山东定陶),称陶朱公,治产积居,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其财于人。此处表示对范蠡功成身退,疏财仗义,不慕荣利之举的敬意并暗以漫翁比之。其后“生怕在楼居,也用着、风帆短蒲”,笔势陡然一转,写友人因对晴雨皆美艳独绝的西湖十分向往,对高蹈弃世的陶朱公十分企羡,故不愿过富贵荣华的楼居生活而制舫泛湖。“风帆短蒲”,落到“浮家泛宅”的布帆画舫。友人如陶朱公般的高超飘逸的志趣,潇洒放旷的情态皆暗含其中。
过片“银瓶索酒,并刀斫鲙,船背锦模糊”三句;承上“风帆短蒲”,想象漫翁的湖上画舫生活。杜甫《少年行》云:“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词人借此,表漫翁的狂放。“并刀”,古代并州所产的刀,以锋利著称。“斫鲙”,细切鱼肉。“船背锦模糊”,既写船之锦绣交织,又表现漫翁豪饮后朦胧的醉态。三句就最能表现士子豪放潇洒的饮酒一事而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表现友人画舫生活的情态,维妙维肖,神情毕现。结尾“堤上早传呼:那个是、烟波钓徒”,更以唐诗人张志和比之。“烟波钓徒”,张氏自号。他是浙江金华人,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不仕,徜徉于太湖一带山水间,歌词、书画、击鼓、吹笛,无不精通,其《渔歌子》有云:“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此借堤上众人向往传呼设问引出,一种对漫翁那种“烟波钓徒”式的隐逸生活的赞赏之情,跃然纸上。
张雨一生淡于名利,二十岁即弃家为道士,自号句曲山人,隐居茅山,罕接宾客,与漫翁实为同调。词虽写温翁,却也包含有自身的影子,所以显得亲切感人。
张雨安诗词作品有哪些[元] 张雨
收录:53首
1
《蝶恋花·谁道鹅儿黄似酒》
谁道鹅儿黄似酒。对酒新鹅,得似垂丝柳。松粉泥金初染就。年年春雪消时候。一缕柔情能断否。雨重烟轻,无力萦窗牖。试看溪南阴十亩。
2
《水龙吟 代玄览和东泉学士自寿之作 案此》
古来宰相神仙,有谁得似东泉老。今朝佳宴,杨枝解唱,花枝解笑。钟鼎山林,同时行辈,故人应少。问功成身退,何须更学,鸱夷子,烟波渺。我自深衣独乐,尽从渠、黄尘乌帽。后来官职清高,一品还他三少。不须十载光阴,渭水相逢,又入非熊梦了。到恁时、拂袖逍遥,胜戏十洲
3
《如梦令·绿锦峰峦似绣》
绿锦峰峦似绣。曲折一渠冰溜。中有养疴人,欹枕北窗清昼。清昼。清昼。胡蝶还知梦否。
4
《如梦令·静默两家茅舍》
静默两家茅舍。特地月明狼藉。不管候虫吟,高枕北窗清夜。清夜。清夜。凉似樊川水榭。
5
《木兰花慢 和黄一峰闻筝》
尽弹筝仕女,会银甲,骤冰弦。看蝉影**,莺声历历,鸿阵翩翩。哀音暮年多感,柰对花、对酒更闻鹃。却恐乘云飞去,缠头袅住非烟。乌丝缀谱倩陈玄。雅调为谁传。嗟江上峰青,湘皋木落,与挟飞仙。正须丝竹陶写,尽胜渠、槌拍事枯禅。莫负金尊皓月,难留锦瑟华年。
6
《太常引 浴鹄湾有咏写奉易玄》
一丛奇石古苔龛。一半浸*蓝。有几许烟岚。怕鱼鸟惊人笑谈。幽幽尺宅,萧萧环堵,佳处要人参。休看是江南。似钴*潭西小潭。
7
《木兰花慢 和马昂夫》
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此去钓台多少,小山丛桂秋香。青苍秀色未渠央。台榭半消亡。拟招隐羊裘,寻盟鸥社,投老渔乡。何时扁舟到手,有一襟、风月待平章。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
8
《忆秦娥 杨山居湖舫新成,载酒落之,赋?》
兰舟小。一篷也便容身了。容身了。几番烟雨,几番昏晓。出桥三面青山绕。入城一向红尘扰。红尘扰。绿蓑青笠,让渠多少。
9
《忆秦娥·兰舟小》
兰舟小。沿堤傍着裙腰草。裙腰草。年年青翠,几曾枯槁。渔歌一曲随颠倒。酒壶早是容情了。容情了。肯来清坐,吃茶须好。
10
《鹧鸪天 赠医士沈德诚 此下原有喜春来一》
东老传家道气浓。榴皮壁上有仙踪。耳孙阴德如何限,都在参苓药笼中。无贵贱,有穷通。活人心事契苍穹。吾家昆弟能无恙,须藉全生一匕本贞居词。兹据曲律,删去其中殿前欢一首,梧叶儿二首,喜春来一首,另据西冷词萃本贞居词校订。
11
《水调歌头 赠都科邵子和还嘉禾》
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便使玉人雕琢,妙手略相同。宝殿网珠窗户,华盖狻猊床座,金碧斗玲珑。花萼间芝草,细缕一重重。看挥斤,除鼻垩,连成风。多少巧心奇思,舞凤更翔龙。纵使棘端猴小,与刻三年楮叶,难比锦心胸。快袖吴刚斧,修取广寒宫。
12
《浪陶沙 周晋仙讳文璞者,有词云,还了?》
。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盘礴古梅边。也信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听取。明日新年。晋仙宋南渡来名士,一号方泉老人,此词鲜于困学每爱书之。百年后,方外士张雨追和一章,以为笑乐,惜困学公不能为我赏音抛下杖头钱。取次高眠。玉梅金缕孟家蝉。说着钱塘都似梦,懒问游船。谁信酒垆边。别有仙缘。自家天地一陶然。醉写桃符都不记,明日新
13
《太常引 漫翁新制画舫湖中,予为名其舫?》
莫将西子比西湖。千古一陶朱。生怕在楼居。也用着风帆短蒲。银瓶索酒,并刀斫脍,船背锦模糊。堤上早传呼。那个是烟波钓徒。
14
《木兰花慢 秋词》
看秋容渐好,一番雨,一番凉。试点检吾家,小山丛桂,金粟都黄。涛江限他吴越,便胥魂、不似向时狂。眼底龙飞凤舞,梦中狐啸鸱张。茫茫今古总堪伤。歌罢意难忘。甚老矣稽生,五弦挥手,怕听清商。渊明平生师友,白衣人、借与我持觞。若问醉翁年纪,指渠松柏高冈。
15
《木兰花慢 龟溪寄张小山》
问出山小草,谁与伴,五湖游。便忆昔风光,桃花流水,杜若芳洲。来时洞门无锁,倩鹤群、长绕侍仙楼。邂逅小山招隐,依然我辈清流。春愁相恋住余不。寒拥敝貂裘。柰雨柳烟花,云帆溪鸟,都在帘钩。眼前自无俗物,动山心、嫌听鹿呦呦。猛把石阑干拍,贾胡知为谁留。
16
《满江红 开元斗室落成,玄览真人命名得?》
笑向桃花,又一番、玄都春色。彷佛记、主家阴洞,不多陈迹。竹里棋枰憎乌污,林间鹤语无人识。怪东风、迟暮却归来,庞眉客。沟水涨,云充斥。环堵隘,花狼藉。似石鱼湖小,酒船宽窄。庭下已生书带草,旁人错认扬雄宅。问青天、明月落谁家,无心得。
17
《定风波 玉虚宗师十月二十八日诞,丁卯?》
阁成后,拜镇南王赐衣之宠,喜而作歌漆点方瞳雪覆眉。鹤巢殿角与云齐。笑挈蓬莱三百丈。更向。白云层外着丹梯。步障诸峰霜似锦。借问。高寒那与世人知。杨子贤王新有教。淡染。高丽绫子制荷衣。
18
《木兰花慢 己未十月十七日寿溪月真人》
试瑶台借雪,春意早,满林峦。笑东老殷勤,能倾家酿,与尽清欢。曾因求贤把诏,便朗吟、湓浦又庐山。自爱西湖烟雨,玉鞭分付青鸾。神仙官府肯容闲。枢要在玄关。有溪上金鳌,月中金粟,长驻婴颜。愿似洪*橘术,尽千年、游戏向人间。早晚凤池书到,通明殿上催班。
19
《水调歌头 盆荷》
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稀疏淡红翠,特地向人妍。华峰头,花十丈,藕如船。那知此中佳趣,别是一壶天。倒挽碧*酾酒,醉卧绿云深处,云影自田田。梦中呼一叶,散发枕书眠。
20
《茅山逢故人 句曲道中送友 案此下原有殿》
山下寒林平楚。山外云帆烟渚。不饮如何,吾生如梦,鬓毛如许。能消几度相逢,遮莫而今归去。壮士黄金,昔人黄鹤,美人黄土。
辛弃疾《太常引》赏析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原文如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如下: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词题可知,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4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诗经
下一篇: 诗词研究·主要诗集·别集·北山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