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9 04:18:06

(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赏析(宋)陆游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晚年闲居山阴,同很多老年人一样,往往重温旧梦。回忆少壮时期一些不平凡的经历。他在川陕前线南郑军中将近一年的军幕生涯,就屡见于笔端,唤起了他的昔日豪情。陆游晚年有些诗篇或许不免衰飒,但只要一提到从戎南郑的往事,就立即精神百倍,显出虎虎生气。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就从他入蜀后从军南郑起笔。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担任干办公事。四川宣抚使驻军汉中,汉中有梁山,故古名梁州。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他曾说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候。”陆游一生以恢复自许。他把从军南郑作为一个立功报国的绝好机会。当时南宋爱国志士有关北伐的主张大致有两种。一种主张宋军从江淮出师北上,直逼汴京。一种主张则是先取关中,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横扫中原。陆游是坚持后一种主张的中坚人物。他在初到南郑写的《山南行》中说:“国家四纪(十二年为一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他到过宋金交界的大散关头观察边境形势,又时常登上兴元城楼遥望长安南山。“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结人来。”觉得收复长安已经为期不远。可是宋孝宗于隆兴和议之后,只取守势,无意北伐。陆游的报国愿望又一次归于落空。从军南郑是陆游平生一大快事。可是壮志未酬、抱恨而归则又是他平生最大憾事。当他晚年回顾往昔豪情壮志之余,这种感慨就更为深沉。

“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收身死向农桑社,何止明明两世人。”这种国仇未报而老死荒村的悲愤,贯穿于陆游晚年的许多诗词之中。这首词就是用今昔之比来表达这种深切悲愤。但读时可以注意的是,诗与词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尽管内容与主旨与上面引的一首七绝大体相同,但《诉衷情》是词体,就需要有效地利用诗之所不具而词之所特具的一些体制上的长处。《诉衷情》上片基本上是五、七言句式,中间夹一句六言,显得长短错落,顿挫有力。下片则全是短句,句式多变,发挥了词体特有的某种表现力。“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三个三言短句,“一吟悲一事”,同时以对句形式组成一韵,在词曲中称为“鼎足联”,三句话九个字,就说尽了陆游的一生心事。末了“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个四言对句,用八个字把同样的意思概括得简明有力,使理想与现实,报国的愿望和沦落终老的不幸遭遇处于尖锐的对比之中,清楚地说明了陆游满腔悲愤的根由和实质。“心在天山”,又与开头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前后呼应,表明报国之心始终不渝。“身老沧洲”也不是意在叹老,而是一种抗议和申诉对于造成自己报国无路、白首无成的原因,则无需明言了。这首词具体的写作手法难以考定。陆游于淳熙八年(1181)在山阴写过一首《灌园》诗云:“少携一剑行天下,晚落空村子灌园;交旧凋零身老病,轮囷肝胆与谁论?”内容、主旨也与这首词相近,末句表现的心情正可以互为参看。

陆游 诉衷情 赏析赏析:

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

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扩展资料

南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为: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具体写作年份不详。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常常在风雪之夜,孤灯之下,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首《诉衷情》是其中的一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陆游原文及翻译注释原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宋代〕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shù):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陆游著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4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