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金词原文鉴赏(金)吴激
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据宋洪迈《容斋题跋》:“先公(洪皓)在燕山,赴北人张总侍御家集,出侍儿佐酒,中有一人,意状摧抑可怜,叩其故,乃宣和殿小宫姬也。坐客翰林直学士吴激,赋长短句纪之,闻者挥涕。”这是此词的本事,其直接动因是为席间有北宋旧宫人,国亡后沦落成金人歌伎,感喟而作。但联系到吴激的身世,他本为宋朝臣属,以奉命使金被留,迫仕异族,实非夙意,不是也有着与她相类的悲剧性遭遇吗?故托词赋心,唏嘘慨叹中,寓寄着极深切的家国沧桑、天地翻覆之痛。
上片从今昔对比的角度切入。开篇以“南朝”旧事提唱,遥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如走马灯似的相继覆灭,那兴废盛衰意如梦幻烟云般变动莫置,留下来的,只不过一曲伴着陈后主身俘国倾的《玉树后庭花》而已,徒供后世传唱,念之真可谓“千古伤心事”。“犹唱”云云,虽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成句,但实际上更进一层,意味尤觉沉痛。杜牧生当晚唐季世,还只是国势衰危艰窘,让人忧虑;讵料此间的歌者(当然包括听者的词人自己)却是亲历亡国惨剧,该又是何感受?“旧时王谢”以下,忽转过一笔,直点那女子昔为故宋宫姬、今作异国歌伎的沦落天涯身世,以印证“伤心事”,由家国到个人。此处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意。如果说“南朝”“燕子”还不过是以旧典虚拟北宋旧国和歌伎的话,那么,下片便径直实写现今境状了。“仙肌胜雪,宫鬓堆鸦”,谓她肌肤白腻,秀发乌黑,皆为注目所见。“恍然一梦”则为词人的真切感喟了,歌者容颜犹不减旧时为宫姬日之美,而国家已历易代更主之巨变,风云反覆之匆遽,令人疑幻疑真,陡生梦尘之叹!结拍即由此生发,再阑入自身滞陷北朝的困顿,引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句意,慨叹与席间歌女“同是天涯”飘零,便显得更委婉深挚而富有情味。
此词最明显的艺术特色就是多用事典,融化前人诗句,但是,“其剪截缀点若天成,真奇作也。……其思致含蕴甚远,不露圭角”(金刘祁《归潜志》),故凄怆沉痛,感人至深,无怪一时传诵。
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原文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 *** 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金朝·吴激《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 *** 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1090~1142)宋、金时期的作家、书画家。字彦高,自号东山散人,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多家园故国之思,与蔡松年齐名,时称“吴蔡体”,并被元好问推为“国朝第一作手”。吴激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明代·解缙《菖蒲》菖蒲
三尺青青古太阿。
舞风斩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
流水无声昼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
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起。
销尽锋棱怎奈何。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元代·马致远《落梅风·人初静》落梅风·人初静
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
月沉时一般孤零。朝餐多不饱,夜卧常少睡。自觉寝食间,都无少年味。平生好诗酒,今亦将舍弃。酒唯下药饮,无复曾欢醉。诗多听人吟,自不题一字。病姿引衰相,日夜相继至。况当尚少朝,弥惭居近侍。终当求一郡,聚少渔樵费。合口便归山,不问人间事。——唐代·白居易《衰病无趣因吟所怀》衰病无趣因吟所怀
朝餐多不饱,夜卧常少睡。
自觉寝食间,都无少年味。
平生好诗酒,今亦将舍弃。
酒唯下药饮,无复曾欢醉。
诗多听人吟,自不题一字。
病姿引衰相,日夜相继至。
况当尚少朝,弥惭居近侍。
终当求一郡,聚少渔樵费。
合口便归山,不问人间事。
吴激的《人月圆》谁知到详细解析?吴激,这个大才子是一个地道的标题党。良辰美景,却是耐何天、伤怀日。此词中,满是别愁离恨,字字带血。全词如下: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史料记载,吴激(1090——1142),南宋未年人士,字彦高,号东山,建州人,今福建省建瓯县。父吴栻官至宰相。著名画家米芾的女婿。奉命出使金国,因其才华出众,被留滞,官至金国翰林待制。因其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身世,写下这首流传广泛的《人月圆》。
这首词,现在看来可以说是更像一首广泛流传的一支流行歌词,典故熟谂,朗朗上口,无生疏之感。词中南朝那些伤心事儿、候门的荒烟蔓草,流落天涯的哀伤,感时事之纷乱、处境之否泰,无一字不表其情也苦、其境也哀。
这首词的起源于一个故事,吴激被留金国后,在金国张侍御一次宴会上,见一侍酒歌伎神情黯然,一问之下,得知是宋朝流亡的宫姬。他国遇故人,在这个场景下,是多么凄怆。于是应景而作此词。
全词主要引用下几个典故。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典出唐代诗人杜牧就此事有言“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的出处是陈后主和他的《玉树后庭花》一诗。陈后主是一个出色的文人,却是一个亡国的昏君。整日家沉迷于脂粉堆中,作词谱曲浪掷光阴,全不过问国事,宠爱贵妃张丽华,修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谱《玉树后庭花》一首,“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时人认为“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为不祥之音,一语为谶,长江天险没有挽救陈后主的命运,不久,花落人亡两不知。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由唐代刘禹锡的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化来。王谢,指王导和谢安。王导,东晋望族,官至宰辅,为三朝元老;谢安,东晋重臣。王谢家族声势显赫其声望延续三百余年,史上不多见,堪为权势富贵的代表。如今光阴变迁,事事人非,往昔时堂前欢歌笑语的燕子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全句慨叹浮华富贵,都是一场黄粱美梦,抚古思今,盛极必衰,耐人品味。唐.沉既济《枕中记》有言:“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人生之适,亦如是耳!”,为黄梁梦出处。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世人少解。在下认为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雪肤花貌参差是”。而词中之典皆为唐句。《长恨歌》描写的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悲剧,亦有亡国之音。安史之乱中,浓情蜜意,良辰美景,过眼云烟一般,如雪肌肤,倾城之貌都化为马嵬坡下的尘土而已。一闪念间,这前尘旧梦清晰如昨。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语出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唐诗人乐天先生做此诗时,正值被贬江州司马之时,偶遇落魄京城歌女,同病相怜,最为伤怀。而吴激巧遇宋朝宫姬,两人都为沦落天涯之人,都在承受流离失所之痛、身世零落之苦,“同是天涯”一语,怜君更怜己!
全词风韵舒婉,借古人之典故,浇心中忧国思家之块磊,慨命运之多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拿来主义”,引喻中的佳作,字字见典,不生僻诲涩,切中其旨,同中有异,浑成天然,会学不如会用的,可借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4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大菩萨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