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薛能
杨柳枝·汴水高悬百万条
汴水高悬百万条,风清两岸一时摇。
隋家力尽虚栽得,无限春风属圣朝。
本篇亦咏隋曲本事,与前选刘禹锡同调词(炀帝行宫汴水滨)相同,可以参看。
一、二两句写景。起处径由汴河堤柳切入正题,“高悬百万条”五字,气度轩昂。次句借助一阵清风,化静为动,使此“两岸”百万柳条,一齐翩翩起舞,景象更为壮观。三、四两句,转入议论。“力尽”谓国力耗尽。“虚栽得”犹言“白白栽出”。“圣朝”是古人对本王朝的谀称。两句是说,隋炀帝开运河、植杨柳,本为自家享用,好乘龙舟凤舸巡幸江都,一路占尽风光;谁料想劳民伤财,酿成大乱,身死国灭,此河此柳,无限春风,都便宜了后来的大唐王朝。这可真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讽刺之辛辣,发人深省。
同是借咏汴河隋柳以揭示国莫亡于奢的历史教训,本篇与前选刘禹锡同调词,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手段都大相径庭。刘词摄取残柳飘絮的萧瑟景象,着力渲染悲剧气氛;本篇则有意突出汴水柳带的勃勃生机,尔后一笔叫醒,点明这全是炀帝留给唐人的遗产,幽默诙谐,充满了喜剧意味。相同的主题,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笔法去创作,横写、竖写,正说、反说,不落前人窠臼,斯乃为高,有志于作诗人词人者,读此二词,悟此一理,则思过半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