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贻汾
贺圣朝·宿松军中
暮云一片随营落,看旗翻日脚。朝朝闲却绿雕了,向霜林弹雀。将军白发,征夫血泪,迸三更霜角。狂歌痛饮曷如吾?早枕戈眠着。
汤贻汾晚年曾以抚标中军参将的身份,统领绿营兵驻扎于安徽西南部的宿松。其时,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宰割,朝廷昏愦,家国飘摇,而大量军队却闲置不用,爱国将士“报国欲死无战场”。词人对此,十分愤懑,这首小令即作于这种背景下。
上片首二句作景语。这里没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沸腾生活,也没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的战斗场面,暮霭沉沉夕阳残照,清冷的军营里,唯有旌旗在晚风中翻飞,好一派寂寞,好一派恓惶!三四句抒慨。“雕弓”本是杀敌之利器,今乃不得一用于疆场,反被“闲却”,岂不可悲?又被用作“霜林弹雀”的游戏之具,益发可悲。且“朝朝”如此,非偶一为之,更是悲上加悲。这与辛弃疾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与陆游的“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小园》),叹慨正同,种种壮怀难伸,清缨无路的牢骚与悲愤都包蕴其中。
换头“将军白发、征夫血泪”二句化用范仲淹《渔家傲》成句“将军白发征夫泪。”范词抒写的是北宋初年长期戍边的将士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生发浓浓的乡愁,汤词则着重表现将士们流年暗度,报国无门的慨叹。“三更霜角”,见出时间从傍晚到夜半的推移。三更霜天,军营里吹起了报时的角声,引发出将士们的悲怆。一“迸”字化抽象为具象,用得绝佳,将士心底的血、眼中的泪不是缓缓流淌,而是奔涌喷发,不可遏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念及“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陆游《诉衷情》),军人们的愁思无可排遣,也只有借助“狂歌痛饮”了。“狂歌痛饮”回绾“将军白发、征夫血泪”仍是群像。“曷如吾”,意谓有谁堪与我相比?在狂歌痛饮的人群中突兀出词人自我,足见其痛苦和感叹要比别人更多更深。“早枕戈眠着”,从字面上看是顺接,一醉方休——酣然入睡;古人“枕戈待旦”,我则“枕戈眠着”,似有聊自调侃之意。但细细品味,实与“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同一境界,并非故作放达。此结与全篇意脉不断,而意在言外,“含有余不尽之意”(宋沈义父《乐府指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建筑技艺·台榭
下一篇: 诗词研究·诗作名·赠刘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