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哈尼散文集雷哈尼散文集
散文集。作者 〔黎巴嫩〕艾敏·雷哈尼。最早出版于1910年,是作者的自选散文集,共4卷。内容广泛,包括谈文学、哲学、社会、民族主义的杂文和演讲辞、部分散文诗,以及题为《农夫的种子》的格言。作品反映了作者立志改革社会,反对因循守旧,要求民族解放的真诚愿望。阐述了自 己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价值等的观点。作者对本民族和东方人民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呼吁他们为摆脱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羁绊,为争取独立、自由、民主、科学,为实现真、善、美而斗争。同时,作者也对西方文明的种种阴暗面和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作品的笔调、风格清新、明快,思想内容深刻、隽永。雷哈尼散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与阿拉伯旅美派文学另一散文大师纪伯伦相伯仲。
20世纪初文学流派“叙利亚·美洲派”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20世纪初,黎巴嫩侨居美洲的一些作家,以“笔会”为中心,逐渐形成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叙利亚·美洲派”。主要代表人物黎巴嫩人艾敏·雷哈尼,著有《雷哈尼亚特》、《阿拉伯诸王》(1925)、《伊拉克的心脏》(1935)和《黎巴嫩的心脏》(1947)等诗歌散文集。纪伯伦·赫利勒·纪伯伦(1883-1931),用阿拉伯文著有《叛逆的灵魂》(1908)、《折断的翅膀》(1911)等反对封建礼教和宗教僧侣的小说集,他后期用英文写作散文诗和寓言。他最著名的诗集是《先知》(1923)。米哈伊勒·努埃曼有诗集《眼睑的私语》和小说集《往事》(1937)等。同一时期,还有阿拉伯著名的女作家梅·齐娅黛(1886-1941),主要作品有《梦之花》(1911)、《黑暗与光明》等。
旅美派的代表作家在北美,1920年在纽约成立了文学团体“笔会”,纪伯伦的散文诗集《先知》、努埃曼的小说集《往事》、艾敏·雷哈尼的诗集《雷哈尼亚特》、拉希德·胡里的诗集《风暴》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1948年以后,旅美派作家创作了不少谴责犹太复国主义的作品。在文学形式方面,纪伯伦、艾敏·雷哈尼等人冲破阿拉伯古典诗歌韵律的束缚,写作散文诗。在南美,旅美派文学主要活动地点是巴西和阿根廷。1933年在巴西圣保罗城成立“安达卢西亚协会”,是继“笔会”之后的第二个侨民文学团体。协会成员有著名作家拉希德·塞利姆·胡里(1887~),他著有《拉希德诗集》。在阿根廷的旅美派文学团体名为“文学家协会”,于1949年成立,其核心成员有诗人乔治·绥达哈(1893~)、小说家尤素福·萨里米和评论家阿卜杜·拉蒂夫·海欣(1904~)。萨里米主编《才华杂志》,海欣著有《圣战者的团结纽带》,并主编《阿拉伯知识》周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3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