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反讽说

大道家园 2023-07-28 22:04:19

诗词研究·反讽说诗词研究·反讽说

反讽在我国是个新术语,英文是irony,源于希腊文eironeia;它最早见于柏拉图《理想国》,意近“让人上当的圆滑而卑下的手段”。苏格拉底与人交谈时佯装无知,故意提出貌似寻常的问题,使对方入其彀中,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苏格拉底式反讽”。此外,还有戏剧反讽、宇宙反讽(或称哲理反讽)、浪漫反讽诸类别。英国学者理查兹代表新批评派的反讽观,他声称“反讽在于相反事物即辅助冲动的引进”(《文学批评原理》)。还有人声称,反讽是诗歌的本质,是诗歌普遍的结构原则;或者明确指出:“所期望的与所得到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所指之间的对照,是反讽效果的基本要素。如果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脱了节,我们就得到了情境反讽。……然而远为重要、远为普遍的诗歌特点是陈述反讽,在此字面意义与真实含义形成了对照。”(布鲁克斯、沃沦《理解诗歌》)西方用反讽解中诗者,不乏其例。美籍华裔学者叶维廉说,在王昌龄《闺怨》中有一反讽性戏剧场面:诗中若无第四句,也许会误认此诗是天真少妇的风景小照;换句话说,她也许会真的是个不知愁的女子。但面对翠绿杨柳的一瞥,使她猝然触动埋在心底的愁情别绪,惊得她意识到了周围的空虚,以及天真地置身其间的不幸境况。这有趣的一刹那,即是由于情境逆转而产生的反讽因素的交互影响,和双重和弦的交互影响。如果把最后一句视为反映前三句所建华城丽都的一泓池水,那么这一倒置的画面就完全不成样子了。也就是说,无忧少妇实际上正愁苦满怀,她乘兴攀登翠楼的轻快心情,现在被一种乖时(“春日”)伤情(“凝装”)的心绪压抑下去了;而且杨柳,这个春天、活力和复苏的征兆,反倒在此时使她想起她与丈夫分别的时刻,那时她应该折一段杨柳细枝,送给丈夫作为临别的纪念(《艾兹拉·庞德的〈神州集〉》)。显然,这属于布鲁克斯和沃伦所说的情境反讽。

新诗中,诗歌的“反讽”表现手法如何体现?请举例说明。分类:艺术 >> 诗词歌赋
解析:

反讽手法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的手法。其言辞的表面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思完全相反,真实意思却藏在字里行间里,读者自然明白。它始于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

请看下面一篇例文:

给孟母的一封信

湖南考生
敬爱的孟母:

我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位母亲,有个调皮不争气的儿子,前两天我儿子的班主任把我叫了去,让我好好管教一下他,省得他又闯祸!我一问怎么了。你猜,那小子他说啥?他居然说他要成为像您儿子孟轲那样有学识有品德、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的人---天哪,怪不得班主任要我好好教训一下他!像您儿子那样刚直又有点愚蠢的人能在当今这个花花世界中生存下来吗?孟母啊,孟母!你可害苦了我,你干吗要把你儿子教成那样?真是误人子弟。

首先,你就不该“孟母三迁”。大姐,你可知道二十一世纪房价有多高?搬得三次家,那还不破产?我家又一穷二白的。告诉你,周围环境不好就不好,小孩子家干嘛要为他操这么多心!像我家,对门一家全是“筑长城”的能手;左边一家干的是算命骗钱的营生;右边一家搞的是制假售假的行当……这环境虽够不上高雅,但足够让咱儿子学得一身的本事——拍马屁,出老千,坑蒙拐骗……这世上谁要不会这两手本事还真难立足!可你呢?居然从一个商人家旁搬走!拜托!要是你儿子孟子学会那商人的两面三刀和口是心非,他早就飞黄腾达了。哪像现在这样饿得面黄肌瘦还要整日满口“舍生取义”,酸不酸啊!

其次,就算搬家,你也不能搬到一群书呆子旁边。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这么做,不是存心要儿子变成个废物吗?像咱老姐,神机妙算,算准她儿子会当官,就搬到了市高干楼旁的一间房子里,整日要盘算着如何拐个千金小姐,让她儿子攀龙附凤。有朝一日升迁,岂不快哉?如今这年头,靠裙带关系上去的多,哪管你是不是满腹经纶,哪管你是什么“亚圣”?

再次,你干嘛要剪断你的机杼?那可是好不容才织成的绵缎——好大的一笔钱!干吗为了要教育你那逃课的儿子而毁掉,多浪费啊!如今的小孩他想上学,他父母还心疼不让去呢!早早下海,干些致富的营生,不比当一个处处碰壁的大学者要强得多?其实你的儿子本来挺聪明,知道爱惜自己要逃课,你居然用断丝这么卑鄙的手段把他往火坑里推,我都不忍心呀。

总之,你呀,你就是个笨蛋母亲,把儿子教成个大鸿儒却不能发财升官。哼,我一定不要我儿子这么不成器!我要他成为新世纪的英才!

一个未来的母亲

某年某月某日

这篇文章本意是要表现正面的意图,赞美、肯定孟母教子有方,批判现在世风日下,人们不良习气严重的社会现实。文中虚拟了“一个未来的母亲”站在世俗的角度,对孟母教育孩子的种种行为提出异议,读来让人发笑,但这笑绝不是轻松的笑,而是“含泪的笑”,读者也不会赞成这些反面的观点。其妙处在于运用反讽的方法揭示了触目惊心的家庭教育问题,它启示着我们不能仅仅去为了一点暂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

什么叫“反讽”?诗歌中的“反讽”表现手法如何体现?请举例说明。分类: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解析:

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

什么是反讽?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到浪漫主义文学,再到新批评、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都对它有不同的解说;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美学和哲学观念。具体到诗歌,反讽的基本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一种修辞手法,即“所言非所指”。它造成了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之间的差异。

(2)诗歌文体的一般性原则,也就是说,诗歌语言从来就不是或不应该是单一的、透明的符号系统;任何一首诗的语言,不论写作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都会由于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转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