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宋)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8 19:41:02

(宋)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原文_翻译及赏析(宋)魏夫人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棉飞,离人犹未归。

宋代朱晦庵曾云:“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可是多年来词坛仅传李清照一人,实有遗憾。魏夫人,名字失传,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宋徽宗时宰相曾布之妻,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近人周咏先辑有《鲁国夫人词》一卷,《菩萨蛮》为其代表作。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为“春景”。上阕四句,作者用清丽婉转、饶有画意的秀笔,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春日夕景:夕阳西斜,残照如血,青的山,绿的水,全给镀上了一层金色。楼台幢幢,倒映水中,微波荡漾,泛起阵阵涟漪,惊动了水中鸳鸯,双双比翼而起。岸边三两人家,隔墙探出几枝红杏,更透露出春的讯息。

看了上阕,我们除了被作者点染的春景所吸引,所陶醉外,似乎还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作者深藏在景色之中的一种东西在流动。这种东西是什么呢?现在尚是一个谜,揭穿谜底的钥匙还没有找到。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女主人公姗姗出场了。她沿着绿杨堤下边的小路,每天早夜两次去小溪边。是去溪边洗衣濯锦,还是“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去观赏大好春景呢?作者于最后两句作了回答:“三见柳棉飞,离人犹未归”。哦,她是去等待她的“离人”。但是柳棉在空中飞来飞去,撩人情思,已经出现三次了,也就是说,时间已经过去三年了,可是离人还没有回来呢,真是望眼欲穿啊!

读到这里,我们恍然大悟:谜底原来在这里!鸳鸯交颈而眠,并翼而飞,反衬出人物的分离,女主人公的孤独。而大好春光的描写,更含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为抒发离情别绪提供了一种感情上的氛围和契机。芳草、柳丝、杏花,是很容易逗起离人的思念之情的。所谓“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楚辞》)、“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即是如此。其次,大好春色还容易引起人“春光易逝,青春难驻”的感叹,“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柳絮三飞,红颜渐老,人胡不归!因此,有了最后“离人犹未归”的点睛之句,前面所描绘的景色不仅如画如绣,而且染上作者深沉的感情色彩。景中寓情,情景交融,上下阕之间暗通潜脉,浑然一体。

《词林纪事》引雅编云:“魏夫人有江城子、卷珠帘诸曲,脍炙人口,其尤雅正者,则菩萨蛮云云,深得国风卷耳之遗。”从魏夫人这首词写景的清新秀丽、抒情的含蓄深沉来看,确实是一首当之无愧的好词。

《菩萨蛮·魏夫人》原文与赏析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这首词出笔清新,首句以“掩映”二字托出溪的远影,落笔却在“斜阳里”,眼前呈现出一幅落日衔山、晚霞笼罩的金灿灿的溪山夕照图。斜阳余晖里,万物思归时,词就在这令人销魂的苍茫暮色中铺展,其中包寓了无言的离愁,使人感到忧伤、迷茫。何以见得呢?夕照下水榭楼台倒映小溪,浮光闪烁,随波荡漾,惊动了溪中一对睡鸳鸯拍水而飞。鸳鸟相依,如同伉俪,形影不离。词人以鸳鸟起兴,激起她无限情思,反衬自己多少离愁!登楼远眺,隔水相望,在那边庭院里粉墙边,两三家人家的红杏伸将出来,在微风中频频点头,惹人心醉。鸳鸯一“飞”,红杏一“出”,使整个画面都活动了起来,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如在眼前,一股撩人相思的春情自然而生。眼见得春已归,人却不归,以溪山的春景,满园的春色反衬了自身的春恨春愁。此处字字是写景,其实句句是情语,景中分明寄寓着深深相思。

上片是借景托情,欲说尚含羞,而下片则以行动出言语,直接抒写了 *** 思夫的一片痴情。首先点明地点、时间,“早晚”二字更写出了急切之情。情切切望断秋水,溪边柳下正是她当年折柳送郎之处,那溪边小路,曾留下多少美好的忆念,而今望眼欲穿。天天盼,早晚去,希望丈夫早日回还,快快回还!偏偏久盼不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三见柳绵飞”。每当暮春时节,柳絮漫天飞舞,思妇盼夫归来已经三度春秋了。絮飞心乱,更撩起她难以言状的缱绻愁思。最后以“犹未归”三字作结,明点尽管时日已久,却仍未将丈夫盼回来,多么令人失望,内心是何等惆怅!

词以暗愁起笔,托情于景,最后明点“犹未归”作结,融情入景,又思又怨、又爱又恨的感情在微妙的心理活动中溢于言表。全词纯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 *** 热切盼望丈夫归来的画卷,刻划了情切切意绵绵的思妇心态,文笔清新,语言洗练。词调具有独特之处,前后片各四句,都是一二句押仄声韵,三四句押平声韵,两句之间平仄交错,读来晓畅,富有韵味。

魏夫人有《江城子》、《卷珠帘》诸曲,脍炙人口。其尤雅正者,则《菩萨蛮》云云,深得《国风·卷耳》之遗。(《词林纪事》卷十九引《雅编》)

魏夫人原文_翻译及赏析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词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封鲁国夫人。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亦无可考。魏夫人的文学创作在宋代颇负盛名,朱熹甚至将她与李清照并提(《词综》卷二十五),亦在《朱子语类》卷一四零中云:“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曾著有《魏夫人集》。现存作品仅有诗1首,咏项羽、虞姬事,题作《虞美人草行》(《诗话总龟》卷二十一);词10余首,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 魏夫人 魏夫人的诗文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宋代·魏夫人《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写花, 追忆爱情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宋代·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婉约, 写景, 妇女怀远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宋代·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点绛唇·波上清风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婉约, 写景抒情查看更多魏夫人的诗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1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