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子美妙处在无意而意已至》诗词评论技巧

大道家园 2023-07-28 19:00:21

北宋黄庭坚之语。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引此观点,从而谈论自己对杜甫诗歌的看法。他说:“江氏盈科曰:‘子美作诗之时,即有意于传世。其诗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按诗之为道,非惊人事也。必以惊人为事,李贺之奇,卢仝之僻,将为正宗,而温柔敦厚之教晦矣。且传与不传,非己之分内事。方作诗时,即有意于传世,是诗为务外徇名之物,非言志之用也。世教陵夷,学校浮薄之子,钻研吟咏,无非为惊人传世之资,好名弃实,凿情害理,诗未传而心术学术已不可问。然则杜公有此二语,何也?曰:杜公自逊其初年学术之未成耳。言‘性僻’则非中正之道甚明,故紧接二语曰:‘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则知老而学力大醇,不复有此偏僻之兴,所以春来花鸟,无事雕肝鉥肾之深愁,而物情自然由中也。……黄山谷亦云:‘文章好奇,自是一病,须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观子美到夔州后诗,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皆不烦绳削而自合。’朱子谓‘杜诗晚年横逸不可当’。夫‘横逸不可当’者,风动雷行,神工鬼斧,即山谷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也。……世人不知诗家真境,转取吕氏本中惊人即警策之说,谓‘文章无警策,不能悚动世人,不足传世’。岂知悚动世人,乃诗之外心哉?吕氏又云:‘晋、宋间人,专力于此,故失于绮靡,而无高古气味。’是亦自知前语之有流弊矣。仆平日论诗,窃取杜公‘意匠惨淡经营中’、‘下笔如有神’二语,分观今古,不拘一格,而以‘下笔有神’者为极致。又恐‘意匠经营’与惊人奇句,相似而不同之处,学者不能深辨,往往迷误终身,识流于怪僻,志失于务外,所害不细,故录江氏盈科语一则,而详言以折之,不惮其琐琐也。若观者仍有驳难,是必不读魏、晋以上之诗者耳。李于鳞所谓‘求工于字句,心劳而日拙’者,其此辈耶?山谷《大雅堂记》曰:‘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未有升子美之堂者子美妙处在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得咀嚼其意,闯然入其门耶?’噫!心劳日拙者之多也,观此又不足怪矣。”这一则里,潘德舆旁征博引,强调的是作诗不反对“意匠经营”,但杜绝非以离奇怪僻而传世搏人,他主张“下笔如有神”,“物情自然由中”,又注重以文章的温柔敦厚之教为核心。杜甫能把握住这些要领,创作似乎无意而为,而深厚的主旨又已体现于中,因而得到潘氏的推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1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