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朱彝尊论词》诗词评论技巧

大道家园 2023-07-28 18:53:08

《朱彝尊论词》诗词评论技巧清·郭麟《灵芬馆词话》卷一引朱彝尊的话说:“词之为体,盖有诗所难言者也,委曲倚之于声。”朱氏道出了词有着比诗更大的表达功能这一特点,郭氏评道:“竹垞之论如此,真能道词人之能事者也。”朱氏还认为,世人论词,推崇南唐、北宋,其实,词到了南宋才“始极其能”。郭氏亦赞道:“此亦不易之论也。”

朱彝的婉约词风是怎样的?随着清代政局和社会的进一步稳定,为豪放雄风提供的空间逐渐狭窄,而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六家”登上词坛,相互呼应,以理论为支撑,以创作为依傍,营造出一片婉约天地。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嘉兴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

朱彝尊的词影响很大,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

朱彝尊开创了清词新格局,他认为明词因专学《花间集》、《草堂诗余》,有气格卑弱、语言浮薄之弊,应该以“清空”、“醇雅”矫之。

朱彝尊主张学习南宋词,他尤其崇拜南宋格律派词人姜夔、张炎,提出:

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

他还选辑唐至元人词为《词综》,借以推衍其主张。朱彝尊的这一主张被不少人尤其是浙西词家所接受而翕然风从,主要有李良年、李符、沈皡日、沈岸登、龚翔麟等人。

龚翔麟将朱彝尊的《江湖载酒集》、李良年的《秋锦山房词》、李符的《末边词》、沈埠日的《茶星阁词》、沈岸登的《黑蝶斋词》以及自己的《红藕庄词》合刻于金陵,名《浙西六家词》。陈维崧为之作序,浙西词派由此而名。

朱彝尊的《曝书亭词》由数种词集汇编而成。所作讲求词律工严,用字致密清新,其佳者意境醇雅净亮,极为精巧,如《洞仙歌·吴江晓发》:

澄湖淡月,响渔榔无数。一霎通波拨柔橹,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篱根绽、点点牵牛花吐。红楼思此际,谢女檀郎,几处残灯在窗户。

随分且欹眠,枕上吴歌,声未了、梦轻重作。也尽胜、鞭丝乱山中,听风铎郎当,马头冲雾。

在词中,词人将静谧的江南水乡的清晨,乘舟出发的风情,描摹得十分细腻。一路月淡水柔,篱边花发,楼头灯残,舟中人在吴歌声中若梦若醒,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情趣。

朱彝尊以学者之身而为词,在词的理论上颇有研究。他在《紫云词序》称“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大都欢愉之词”,因此他的笔下多有友人酬答,词人唱和,别愁离绪,情思深婉之作,如《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淅淅沥沥的秋雨带来丝丝寒意,青年男女近在咫尺,却为礼法所约束,如分隔天涯。此词写作者与其小姨乘舟渡江避乱时情景,这些如烟往事漫过作者心头,情思绵绵。

其《忆少年》一词,与此词事相连,意趣相同,有“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一句,把一腔真情说得更深、更透了。朱彝尊有一部分据说是为其妻妹而作的情词,这些词大都写得婉转细柔,时有哀艳之笔。看其中的一首《眼儿媚》:

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含羞几度,几抛人远,忽近人前。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一声归去,临行又坐,乍起翻眠。

词作把初恋时的欲罢还休,热恋后离别之际的坐立不安,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字平易清新,却又可以领略到孤诣锤炼的功力。从这些爱情小词中完全可以体味到朱彝尊婉约深致的特点,因此被人誉为“清词冠冕”。

朱彝尊论词追求“醇雅”、“清空”,因此,不能一味纠缠在声色艳情之中,也要有“言愁苦者十一焉耳”,也就有了怀古伤今,感时抒怀之作,如《卖花声·雨花台》,这首词是他在游览雨花台时写出来的,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这首词追怀往事,不胜感慨。上片描写南京的衰败零落。下片吊古伤今,抒发感怀。字字蕴涵着兴亡之慨。全词哀婉抑郁,清丽自然,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才情和风格。再如《解佩令·自题词集》: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这首词亦是朱彝尊的代表作之一,全词悲凉激愤,潜气内转,沉郁之情可见。浙西派在朱彝尊影响下,标举清空醇雅风格,蕴藉空灵,无轻薄浮秽之弊,也不落浓艳媚俗。即使艳情咏物,也力除陈词滥调,独具机抒,音律和谐。

朱彝尊论词的创作文风是什么?朱彝尊主持诗坛达50年之久。论词主张“淳雅”、“清空”,开创浙西词派。词学姜夔、张炎,多在字句声律上用功夫,细致绵密,圆转嘹亮。不少作品精工隽永,清新秀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但一味追求清空淳雅,词的内容渐趋空虚、狭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1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