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杜仁杰《太常引·碧冰簟午风凉》原文赏析(元)杜仁杰
太常引·碧冰簟午风凉
碧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独自守空床,泪滴了、千行万行。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不是不思量,说着后、教人语长。
思妇怀人,是唐宋词中的传统主题向之作者,多以委婉含蓄之笔,抒写孤栖寂寞之情。这首词却别具一格。词人以散曲名世,他用作曲的笔墨填词,直抒胸臆,不假修饰,使此词具有感情率真坦露、语言质朴自然的特点,给人以异样的艺术享受。
全词结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意脉相承,一气舒卷,塑造了一位痴情女子的形象。起笔“碧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通过对环境的渲染,表现女子的逸乐情怀。炎夏午间,躺在“冰簟”之上,迎来阵阵凉风,自然舒适惬意。再罩以碧绿纱,更见主人的高雅华贵。“都是好风光”,表现出情满意足的心态。然“都是”一词,似直而纡,潜气内转,由乐而悲。故接写“独自守空宋,泪滴了千行万行”。“千行万行”之泪,极写缠绵悱恻之情,以表现闺中“独”处之悲。
下片抒情。“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写一个“思”字。“别时情意”,是所思之一。“情意”若何,虽未明写,但读者不难想象“别时”卿卿我我、难言难分。“去时言约,是所思之二。“言约”内容亦未明写,但女子千叮万嘱,男子信誓旦旦,不言而喻。“刚道不思量”一语,是因“思量”之苦,而不忍再作“思量”。故“刚道不思量”,又不自觉地思量起来。这种欲罢不能的思量之苦,何以这般郁结缠绵呢?当然是因为男子“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如在目前,记忆犹新。歇拍“不是不思量,说着后,教人语长”,以申诉难言之苦作结。“不是不思量”承“刚道不思量”宕开一笔,词意婉曲,揭示思妇内心深隐之痛,所谓“教人语长”之内容。《敦煌曲子词》中有《抛球乐》:“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仔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可移此作注。这位思妇“说着后、教人语长”的难言之痛,是不是也遇上了“负恩多”的“少年公子”呢。
杜仁杰原文_翻译及赏析杜仁杰(约1201—1282年),原名之元,又名征,字仲梁,号善夫(“夫”也作“甫”),又号止轩。济南长清 (今属山东济南市)人。元代散曲家。《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他由金入元,金朝正大中与麻革、张澄隐居内乡山中。元初,屡被征召不出。性善谑,才学宏博。平生与元好问相契,有诗文相酬。元好问曾两次向耶律楚材推荐,但他都“表谢不起,”没有出仕。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由于子贵,他死后得赠翰林承旨、资善大夫,諡号文穆。 杜仁杰生平杜仁杰,出生于诗书之家。父杜忱志行廉洁,有文名,进士及第授京兆录事判官,后因病归里。仁杰淡于名利,一生未仕,淡泊于功名,不求仕进,大部分岁月流连于山水之间。金末,他隐居于河南内乡山中,与友人麻革、张澄等以诗相唱和;入元,屡征不就,隐居长清故里,居住在灵岩寺内的石龟泉畔,常游于灵岩、五莲山之中,并谒曲阜孔庙,登泰山,留有多处碑文、游记和墨迹。
在残曲[双调]“蝶恋花”中,他说自己“难合时务”,把“荣华”、“品秩”看作“风中秉烛”、“花梢滴露”。他认为世人只看官禄,不辨贤愚;只认金玉,不识亲疏。对昏暗腐败的政治现实,他无力改变也不想去改变,只好洁身自好,保持住自己一点节操。因此,金正大中,他与麻革、张澄隐居内乡山中;入元,屡征不就,隐居于长清故里,伏游于灵岩和五峰山之间。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因赠翰林院承旨、资善大夫,卒谥“文穆”。葬长清东北王宿铺西里许,墓已不存。
杜仁杰自幼受到良好的亲职教育,祖、父对其文学传教薰陶,使他在诗、词、曲、文诸方面具有良好素养。金正大元年(1224),杜仁杰离家南游汴梁,参加金廷科考未中,乃滞留京师,结识著名诗人元好问。开兴元年(1232)元军与金军战于钧州三峰山,金军大败,是为“壬辰之变”。杜氏于乱军国北渡黄河,逃归长清,结束了长达八年之信的游历生活。这时严实“称藩于东平,以长清为汤沐邑,往来其间,能折节下士”。请名流学者“延教其子”,“兴办长清庙学”,“一时名士会聚于此”(《长清县志》)。杜仁杰、张澄、商挺等即于此时成为严实的门客与政治谋士,家庭教师。严实卒后,其子忠济、忠范、忠嗣相继任东平行台。这段时间约从乃马真后称制到至元初的二十余年间,正是杜仁杰的中年时期,是在东平严氏幕府中度过的。此时的东平,聚集了一大批金亡以后的名流人物,如元好问、王磐、王鹗、商正叔、商挺、宋子贞、李治、李昶、刘肃等,为教化方、治理东增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中间,杜仁杰与严氏子关系尤为特殊,一方面都是长清人,有同乡之谊;另一方面,杜与严实有知遇之恩,与严氏史弟则亦师亦友,志同道合;还有,杜氏在东平行台和东平府学谋划出力颇多,却始终示出任正式职务,无心仕途,处于隐、仕之间,很让严氏放心。在杜仁杰的鼎力辅佐与策划下,严氏办了三件深得民心的事:第一,宣扬孔孟仁慈爱民的王道,反对元朝推行的野蛮劫掠的霸道。以德养民,以礼养士,深得东平民心。他建议严实改“善善堂”为“种德堂”,以教严氏子孙和辖内百姓修德行善。这在当时具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兴学养士。中原战乱未定,严实率先办起东平府学,不仅吸引了大批名流学者,为东平繁荣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还培养了一大批政治与文化人才。如前列举的人物,大都做了元廷的高官,后起之秀如王恽、王构、王旭、李谦、徐世隆、孟祺、阎复、高文秀、张时起等,亦成为朝廷官员和著名诗人、戏剧家。所谓“东平庙学(即府学)……教养诸生,后多显者”(《元史·严忠济传》)。第三,兴礼乐以化民,改变杀伐之音。金亡后,严实首先把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从汴京请到东平,行礼乐之教,并为元廷输送了一批礼乐人才。严氏父子治理东平的四十余年间,曾数次至曲阜祭孔,意在宣扬孔孟的仁义礼乐之教,把东平治理成为一方“王道乐士”。上述种种,杜仁杰居间筹划力行,功不可没。
人物贡献杜仁杰诗文兼擅,而以散曲名世。他的散曲传世不多,却颇具特色。他性喜谐谑,言谈风趣,虞集称其“善谑”。因此,善谑和风趣,便形成杜仁杰散曲的风格。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喻情》,通篇用歇后语写成,而[般涉调·耍孩儿]《庄稼不识勾栏》套曲,则以幽默的笔调,描写一个庄户汉秋后进城看戏的经历,并以庄户汉的口吻,写勾栏(剧场)门前招徕观众的情景,戏棚和戏台的建筑结构,院本杂剧的表演体制等等,谐谑多端,情趣横生,读来令人捧腹。因它涉及到演出剧场、戏台、道具、乐队以至化装、角色等,也成为研究元代戏曲的重要资料。
人物历史杜仁杰之父杜忱墓志:杜仁杰家世,历代研考甚少,当代吴晓铃、孔繁信先生始据方志资料,考明仁杰之父为杜忱(见《重辑杜善夫集·前言》)。两家均援引民国《长清县志》卷十《祠祀志·邱墓》“杜忱碑”之记载为其史证。志载:“元杜文穆君仁杰墓:见旧志。查墓在城东北王宿铺西里余,龟趺败裂,翁仲倒仆,现存一石门,其上横书‘杜征君神道’。石门之南,东偏有一碑,破碎在地,字不可辨。细查之,其额上题曰:‘故金府京兆君杜公墓志’,系篆书,其文内有‘贞祐丙子公殁于泗上’,并有‘高祖文,曾祖实,祖渊’等字。石门之正南更有一碑,亦极破碎,查有‘知建昌路总管府事男质立’等字。”
作品介绍一生交游颇广,与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元代散文家王恽、诗人胡祗遹交往甚厚,彼此有诗唱酬。隐居期间,在故乡的名山胜水间,也留下不少碑文、游记和诗篇。如定宗二年(1247年)游五峰山洞真观,撰《五峰山真静崔先生传碑》和《崔先生像赞》(今存)。此外,有《贫乐岩铭》(徂徕山)、《娄敬洞洞虚观碑记》(娄敬洞山)、《谷山寺碑》(谷山)、《泰山天门铭》,以及《东平张宣慰登泰山记》等。今存《灵岩志》(卷三)的《游灵岩寺》一首七律云:涧水消尽水声喧,山杏开时雪满川。老木嵌空从太古,断碑留语自前贤。蓬莱不合居平陆,兜率何为卜半天。金 *** 中无量在,可能此地了残年。
人物评价喜爱弹唱,博学多才。他诗文兼擅,而尤以散曲名世。他的散曲虽传世不多,但颇具特色。由于他性善谐谑,言谈风趣,因此善谑和风趣,便形成了其散曲的特色。对他的诗歌作品,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曾称誉:“仲梁气锐而笔健,业专而心精,极他日所至,当于古人中求之。”(《遗山先生集·逃空丝竹集引》)
杜仁杰的诗文 庄家不识构阑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六煞】见一个人手撑著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五】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镟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四】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我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著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三】今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二】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向甚布绢纱罗。【一】教太公往前那不敢往后那,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复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懆,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挨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喻情我当初不合鬼擘口和你言盟誓,惹得你鬼病厌厌挂体。鬼相扑不曾使甚养家钱,鬼厮赴刁蹬的心灰。若是携得歌妓家中去,便是袖得春风马上归。司狱司蹬弩劳神力,望梅止喝,画饼充饥。【哨遍】铁球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失群孤雁往南飞,比目鱼永不分离。王屠倒脏牵肠肚,毛宝心毒不放龟。老母狗跳墙做得个抰势,把我做扑灯蛾相戏,掠水燕双飞。【五煞】腊月里桑采甚的,肚脐里爆豆实心儿退。木猫儿守窟瞧他甚,泥狗儿看家守甚黑。天长观里看水庵相识,济元庙里口愿把我抛持。【四】唐三藏立暮铭空费了碑,闲槽枋里躲酒无巴避。悲田院里下象无钱递,左右司蒸糕省做媒。蓼儿洼里太庙干不济,郑元和在曲江边担土,闲话儿把咱支持。【三】泥捏的山不信是石,相扑汉卖药干陪了擂。镜台前照面你是你,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大虫窝里蒿草无人刈,看山瞎汉,不辨高低。【二】小蛮婆看染红担是非,张果老切鲙先施鲤。布博士踏鬼随机而变,囊大姐传神反了面皮。沙三烧肉牛心儿炙,没梁的水桶,挂口休提。【一】秦始皇鞋无道履,绵带子拴腿无绳系。开花仙藏扌厌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唬得过谁。尉迟恭捣米胡支对,蜂窝儿呵欠,口口是虚脾。【尾】楮树下梯要摘梨,葬瓶中灰骨是个不自由的鬼,谷地里瓜儿单单的记着你。——元代·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 【般涉调】耍孩儿
元代 : 杜仁杰
庄家不识构阑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著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
∨庄家不识构阑
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还心愿,来到城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著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哈。
【五】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镟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
【四】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我时引出一伙,中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石灰更著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浑身上下,则穿领花布直裰。
【三】今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爨罢将么拨。
【二】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向甚布绢纱罗。
【一】教太公往前那不敢往后那,抬左脚不敢抬右脚,翻来复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懆,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状,刬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挨刚忍更待看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喻情
我当初不合鬼擘口和你言盟誓,惹得你鬼病厌厌挂体。鬼相扑不曾使甚养家钱,鬼厮赴刁蹬的心灰。若是携得歌妓家中去,便是袖得春风马上归。司狱司蹬弩劳神力,望梅止喝,画饼充饥。
【哨遍】铁球儿漾在江心内,实指望团圆到底。失群孤雁往南飞,比目鱼永不分离。王屠倒脏牵肠肚,毛宝心毒不放龟。老母狗跳墙做得个抰势,把我做扑灯蛾相戏,掠水燕双飞。
【五煞】腊月里桑采甚的,肚脐里爆豆实心儿退。木猫儿守窟瞧他甚,泥狗儿看家守甚黑。天长观里看水庵相识,济元庙里口愿把我抛持。
【四】唐三藏立暮铭空费了碑,闲槽枋里躲酒无巴避。悲田院里下象无钱递,左右司蒸糕省做媒。蓼儿洼里太庙干不济,郑元和在曲江边担土,闲话儿把咱支持。
【三】泥捏的山不信是石,相扑汉卖药干陪了擂。镜台前照面你是你,警巡院倒了墙贼见贼。大虫窝里蒿草无人刈,看山瞎汉,不辨高低。
【二】小蛮婆看染红担是非,张果老切鲙先施鲤。布博士踏鬼随机而变,囊大姐传神反了面皮。沙三烧肉牛心儿炙,没梁的水桶,挂口休提。
【一】秦始皇鞋无道履,绵带子拴腿无绳系。开花仙藏扌厌过瞒得你,街道司衙门唬得过谁。尉迟恭捣米胡支对,蜂窝儿呵欠,口口是虚脾。
【尾】楮树下梯要摘梨,葬瓶中灰骨是个不自由的鬼,谷地里瓜儿单单的记着你。
▲
汴梁三月正繁华。行路见双娃。遍体一身明锦,遮尘满面乌纱。车鞍似水,留伊无故,去落谁家。争奈无人说兴,新来憔悴因他。——元代·杜仁杰《朝中措 以上二首见元草堂诗余卷上》 朝中措 以上二首见元草堂诗余卷上
元代杜仁杰
汴梁三月正繁华。行路见双娃。遍体一身明锦,遮尘满面乌纱。车鞍似水,留伊无故,去落谁家。争奈无人说兴,新来憔悴因他。 碧橱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独自守空床。泪滴了、千行万行。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不是不思量。说著后、教人语长。——元代·杜仁杰《太常引·碧橱冰簟午风凉》 太常引·碧橱冰簟午风凉
碧橱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独自守空床。泪滴了、千行万行。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不是不思量。说著后、教人语长。 查看更多杜仁杰的诗文>>
诗名里带簟字的诗词有哪些1、 《枕簟入林僻花瓜留客迟十韵》
宋·叶茵 10+
人人苦炎歊,於我觉太甚。北户其清凉,万事付一枕。...
2、 《寄蕲簟与蒲传正》
宋·苏轼 3+
兰溪美箭不成笛,离离玉筋排霜脊。千沟万缕自生风,入手未开先惨忄栗...
3、 《忆王孙·凉生冰簟怯衣单》
宋·蔡伸 2+
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乌鹊南飞...
4、 《两同心·枕簟凉生秋早》
宋·杨无咎 2+
枕簟凉生秋早。梦魂忒好。见玉人、且喜且悲,挨琼脸、厮偎厮抱。信言...
5、 《竹簟》
唐·元稹 2+
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
6、 《白角簟》
唐·曹松 2+
角簟工夫已到头,夏来全占满床秋。若言保惜归华屋,只合封题寄列侯。...
7、 《斑竹簟》
宋·无名氏 2+
龙鳞满床波浪湿,血光点点湘娥泣。一片晴霞冻不飞,深沈尽讶蛟人立。...
8、 《太常引·水文湘簟织霜筠》
元·许有孚 2+
水文湘簟织霜筠。座客句清新。何物是红尘。更着个、渔舟写真。赵公琴...
9、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皆佳物也余既》
宋·欧阳修 2+
端溪琢出缺月样,蕲州织成双水纹。呼儿置枕展方簟,赤日正午天无云。...
10、 《簟送人诗代简二首》
宋·吴儆 2+
一幅冰纨织翠筠,风涵秋水碧鳞鳞。北窗高卧正须此,卷似闲曹吏隐人。...
11、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 时元九鳏居。》
唐·白居易
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织成双锁簟,寄与独眠人。卷作筒中信,舒为...
1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闺怨诗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
13、 《斑竹筒簟》
唐·杜牧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14、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唐·杜甫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15、 《菩萨蛮·簟纹衫色娇黄浅》
宋·张先
簟纹衫色娇黄浅。钗头秋叶玲珑翦。轻怯瘦腰身。纱窗病起人。相思魂欲...
16、 《鹤冲天·白角簟》
宋·周邦彦
白角簟,碧纱厨。梅雨乍晴初。谢家池畔正清虚。香散嫩芙蕖。日流金,...
17、 《小重山·碧水浮瓜纹簟前》
宋·晁冲之
碧水浮瓜纹簟前。只知闲枕手,不成眠。晚云如火雨晴天。轻云远,亭外...
18、 《菩萨蛮·簟纹双映冰肌艳》
宋·刘焘
簟纹双映冰肌艳。艳肌冰映双纹簟。窗外竹生风。风生竹外窗。点红潮醉...
19、 《杨柳枝·深院今宵枕簟凉》
宋·张元干
深院今宵枕簟凉。烛花光。更筹何事促行觞。恼刚肠。老去一蓑烟雨里,...
20、 《南歌子·角簟横龟枕》
宋·王之道
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一尊菖歜泛清醇。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冰...
21、 《如梦令·雨歇凉生枕簟》
宋·廖行之
雨歇凉生枕罩。不梦大槐宫殿。惟对谪仙人,一笑高情眷眷。离恨。离恨...
22、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23、 《卜算子·枕簟暑风消》
宋·程垓
枕簟暑风消,帘幕秋风动。月到夜来愁处明,只照团衾凤。去意杳无凭,...
24、 《惜红衣·簟枕邀凉》
宋·姜夔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
25、 《玉簟凉·秋是愁乡》
宋·史达祖
秋是愁乡。自锦瑟断弦,有泪如江。平生花里活,奈旧梦难忘。蓝桥云树...
26、 《梦行云·簟波皱纤縠》
宋·吴文英
簟波皱纤縠。朝炊熟。眠未足。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素莲幽怨风前影...
27、 《霜天晓角·翠簟一池秋水》
宋·王沂孙
翠簟一池秋水,半床露、半床月。...
28、 《郑群赠簟》
唐·韩愈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29、 《白角簟》
唐·罗邺
叠玉骈珪巧思长,露华烟魄让清光。休摇雉尾当三伏,似展龙鳞在一床。...
30、 《溪上要一只白簟扇盖头垂钓去年就节推侍御请》
唐·徐夤
难求珍箑过炎天,远就金貂乞月圆。直在引风欹角枕,且图遮日上渔船。...
31、 《酬李学士寄簟》
唐·鱼玄机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32、 《酒泉子·枕转簟凉》
唐·牛希济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梦中说尽相思事,...
33、 《太常引·碧橱冰簟午风凉》
元·杜仁杰
碧橱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独自守空床。泪滴了、千行万行。别时情...
34、 《次韵信都公石枕蕲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纹。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
35、 《赠仁晓禅师竹簟》
宋·曹修睦
翠筠织簟寄禅斋,半夜秋从枕底来。若也此时人问道,凉天卷却暑天开。...
36、 《口号送椰心簟刘使君》
宋·戴复古
适有椰心席,殷勤持赠君。来从三屿国,织作五花文。凉暖宜冬夏,清光...
37、 《芦簟》
宋·郭印
炎方需此物,收蓄遍家家。致用同桃竹,劳工笑象牙。虽无花色丽,却见...
38、 《次韵送水纹簟与芸居》
宋·胡仲弓
火云飞空风日恶,展转吟身何所托。珊瑚为枕玉为床,数卷新诗慰寥寞。...
39、 《市得笛竹簟因成诗》
宋·黄庶
八尺枯凉簟一筒,小轩拂拭趣谁同。樽前声负千杯月,窗下光赢一枕风。...
40、 《立秋日破晓入山携枕簟睡於禅静庵中作诗一首》
宋·毛滂
西风安起无人乡,云深万籁含清商。山容便与新秋净,稻花已作丰年香。...
41、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宋·梅尧臣
溪上枕剖龙卵石,蕲匠簟制蛇皮纹。客从东方一持赠,竹色蒸青石抱云。...
42、 《藤簟》
宋·释亮
江成一片凝如水,风吹不动寒光起。饭饱齁齁快活眠,不知身在秋婆里。...
43、 《泉州王道友舍簟乞颂》
宋·释正觉
秋入眠床水一方,江湖风月坐来凉。浮浮爽气仙游去,身在苍烟白鸟行。...
44、 《送俊化主回乡丐簟》
宋·释子淳
昔年百丈曾轻卷,今日重归故国求。顿使云堂三伏里,哭天忽尔变清秋。...
45、 《谢刘本玉先生惠簟》
宋·王学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46、 《酬和提刑王国博见寄兼谢惠竹簟》
宋·魏野
召伯城边劳梦想,滕王阁上动诗心。闲思已隔江山远,老别那堪岁月深。...
47、 《谢张使君惠簟》
宋·喻良能
瘦玉敲风翠干长,织成漪浪莹沧浪。封题尚带鄱江润,卷赠犹馀燕寝香。...
48、 《椰簟》
宋·赵崇森
赠子椰心簟,波纹细欲流。来浮南海远,好伴浙西游。睡处知温凊,行时...
49、 《客惠宾州竹簟甚佳取退这郑群赠簟诗读之数过》
宋·郑刚中
卷送风漪光八赤,竹新渐作琉璃色。世人贵耳便贱目,那知不抵蕲州笛。...
50、 《夏日草堂撤去窗户肆设簟几清风洞越藤竹交荫》
明·王宠
锦石疏花暑气清,翠岩丹壑夏云生。已添海燕梁间语,直看湖帆镜里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6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