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风流派·齐梁体诗词研究·诗风流派·齐梁体
南朝齐梁时代的诗歌体式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齐梁体”,下注云:“通两朝而言之。”作为诗歌体式,其内涵与“永明体”相近。清冯班《严氏纠缪》谓:“若明辨诗体,当云齐梁体创于沈(约)、谢(朓),南北相仍,以至唐景云龙纪(龙纪,当指神龙、景龙,非昭宗年号),始变为律体。”即白居易、李商隐、温庭筠、陆龟蒙集中所言的齐梁格诗。作为诗歌风格,即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所说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讲究声律谐和,对仗工整,但内容贫乏,格调卑下,浮艳绮靡,所以朱熹说:“齐梁间之诗,读之使人四体皆懒慢不收拾。”(《朱子语类》)姚范《援鹑堂笔记》:“称永明体者,以其拘于声病也;称齐梁体,以绮艳及咏物之纤丽也。”姚氏此论较简明地指出永明体、齐梁体内涵的侧重面有所不同。一说,齐梁体是永明体的继承和发展,永明体在声律上只注意一句之内声调的抑扬顿挫和上下两句之间声调的参差错落,齐梁体则进一步开始重视一篇之内联与联之间的声律结构。
简述齐梁体格律诗的基本类型朝齐、梁时代出现的一种诗风。从齐到梁,历时约110年。期间,诗歌内容多以吟咏风风云、月露,题材狭窄;形式上,多追求音律精细,对偶工整,辞藻巧艳。这个时代出现的文学基本格调世称“齐梁体”。
内容主要描绘「月露之形」、「风云之状」,题材十分狭窄。形式上「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李谔《上隋文帝书》),专在词藻、音韵、对仗上下功夫。对这种诗风,后来刘勰、陈子昂等都指出其弊病,李白也曾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第一首)。
齐梁是一个大时代,就整个齐梁诗歌时代还是有不少优秀诗人和作品的,如庾信、谢朓等人的作品,对诗歌形式的创造,特别是对诗歌韵律的发现是齐梁诗人的一大贡献。
什么是齐梁体?什么是试帖诗?所谓齐梁体,是齐、梁两代的诗人共同诗风的代称,实际上也包括了齐代的永明体。(永明体偏重于声病的讲究,齐梁体注意文词的绮靡)。其特点是追求形式,崇尚词藻,讲究声律,轻视内容,一反汉魏质朴诗风,因此为后世诗论家所诟病。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齐梁诗人的诗句开始注重平仄声字的协调,而且大量用对偶句式入诗,这就 使我国诗歌在写作技巧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作了前导。 “齐梁体”的格律,即上下两联的平仄完全相同,只讲相对,不讲相粘,从头到尾,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同时讲究对仗工稳,词句华美。试帖诗基本解释 : 1.诗体名。源于唐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亦称"赋得体"。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清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词语分开解释 :试帖 : 1.唐代明经科试士之法。在试卷上抄录一段经文﹐另用他纸覆在上面﹐中开一行﹐显露字句﹐被试者即据以补上下文。 2.即试帖诗。诗 : 诗 (诗) shī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歌。诗话
希望采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9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法国)兰波: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