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崔国辅《采莲曲》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28 09:44:50

崔国辅

崔国辅,籍贯有苏州和绍兴两说。开元十四年(726)进士及第,历任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案牵连,谪贬为竟陵司马。与隐士陆鸿渐多有交往,情谊深厚,被广为传颂。其诗清新隽永,又不失语言之秀美,对红颜情愫之表达尤为见长。《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共四十一首。

采莲曲

【原文】

玉溆 ①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注释】

①溆(xù):指池塘边。

【译文】

波光粼粼的水塘边,百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恋人们在小河上相会,唯恐被水波分开,于是把小船紧紧靠拢。

【鉴赏】

《采莲曲》是古乐府词牌名,是《江南弄》七曲中的一首,多描绘江南水乡秀美风光、采莲女日常生活劳动,及她们对于纯洁的爱情的渴求等。这首拟乐府诗,格调清新,同南朝乐府民歌一样,是一首表达爱意的诗。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带有淡雅情趣,风格清新淳朴,不愧为采莲诗中的名篇。

前两句写塘边的花和塘中的水。“玉”、“金”二字用得极为传神。相对“绿”字来说,用“玉”形容塘边更为贴切,使人眼前仿佛浮现出明媚的春光下,绿草如茵,点点露珠蓄势欲滴,以及玉溆和鲜花搭配、相映成景的动人景象。“金”和“玉”相得益彰,耀眼光芒,粼粼碧波,人花相映生色的美景跃然纸上。“争”、“乱”二字的运用更彰显诗人掌控文字之功力。一个“争”字给予百花争奇斗艳之态以无限的活力。塘水本是死水,就算通河之塘水也只会向单一的方向流动;但在采莲轻舟的此往彼返之下,塘中之水便形成蛇形回转的乱流。一个“乱”字更将年轻人忙于泛舟采摘的劳动场面勾勒出来。

三、四句刻画出青年爱侣相会的场景。因“水乱流”而“畏相失”,因担心水波将两人分开,于是携手将两只船儿紧紧靠拢,并驾齐驱。这两句将青年男女两情相悦的心理状态和对美好爱情的大胆追逐展现得活灵活现。

这首清新活泼的抒情小诗,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用如画般的景物、反映出了盛唐民间生活的一个侧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7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