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唐)刘禹锡《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8 09:27:36

(唐)刘禹锡《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原文赏析(唐)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这首小词是描绘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一幅风俗画,自然风光与民情习俗交织呈现,有色有声,有静有动,是刘禹锡《竹枝》词中的又一杰作。

春天里,一般是李花谢了桃花开,第一句“山上层层桃李花”,桃花、李花同时盛开,在青翠的山中于是有红白相间的层次,李花能耐春寒,桃花更喜春暖,因此,李花在山的高处,桃花开在山的较低处,山之高处与低处气温有如此差别,足见这里的山是很高峻的。桃花、李花如此热闹地争相开放,山野自然之美已令人目不暇接,而山里人居住在更高处,缕缕炊烟在白云缭绕处升起,云里住人家,真是过着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生活。三、四句描写了山里人男、女劳动的情况:女人汲水作饭,高山顶上是缺水的,妇女们要下山到江边来取水,山高路陡不能挑,只能使用木桶或油纸篓盛水,驮在背上,因此是“负水”;银钏金钗是女子的手饰和头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男子入山耕种,他们身着“短笠”,即轻便而灵巧的蓑衣斗笠(山间晴雨不定,所以出门便要随身携带雨具),手持长刀,披荆斩棘,开垦荒地,或把地里的草木砍倒烧成灰作肥料(“烧畲”,即烧荒、火耕)然后播下种子;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山区农民沿用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方式。这两句描写了山区男女别有特色的劳动景象。

小词只有四句,一句一景,由下至上,由静而动,构成一幅山村春晓图,色彩明丽,诗情悠然,以“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女子,以“长刀短笠”借代壮勇男子,很精炼地表现出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这两句不但前后对仗,并且又句中自对(“金”、“银”对,“长”、“短”对),形态、色彩、音韵交相而美,凭添几分隽永的艺术魅力。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原文_翻译及赏析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烧畲 同 烧畲) 生活风俗 鉴赏这是组诗《竹枝词九首》的最后一首。这首诗是一幅巴东山区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于表现山水的容态精神,而是从中发掘出一种比自然美更为可贵的劳动的美,创造力的美。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开头用一个“山”字领起,一下子把诗人面对春山、观赏山景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俗谚说:“桃花开,李花败。”一般是李花先开,桃花后开。现在桃花、李花同时盛开,这是山地气候不齐所特有的景象。“层层”状桃李花的繁茂与普遍。此山彼山,触处皆是。那种色彩绚烂、满山飘香的景象可以想见。次句由景及人。“云间”形容山顶之高。诗人遥望山顶,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他推断,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处。“是人家”三字是诗人注意力的归著点。“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诗人探寻的目光越过满山的桃李,透过山顶的云雾,终于找到了绣出这满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创造的。山美、花木美,都来自山村居民的劳动之美。以下即转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劳动场景的描画。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两句写山村居民热气腾腾的劳动生活。挎著长刀、戴着短笠的男人们根据传统的办法前去放火烧荒,准备播种;戴着饰物的青年妇女们下山担水,准备做饭。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借代。用“银钏金钗”借代青年妇女,用“长刀短笠”借代壮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二、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还采用了句中自为对(即当句对)的办法,把语言锤打得十分凝炼。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刘禹锡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菸丝。 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 刘禹锡 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竹枝》苦怨怨何人
白居易 竹枝词《竹枝》苦怨怨何人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
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译文及注释】
1、江楼:一作江南。

竹枝词四首·其一
白居易 竹枝词四首其一

瞿唐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赏析】

写深夜听唱《竹枝》。四句之中没有介绍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还是女,以及他因为什么要唱这样一种凄凉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说在瞿塘峡口,白帝城头,月亮西沉时,烟雾迷漫,一阵阵歌声远远传来,悲凉凄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唱到声情凄苦之处,音调梗塞,致使周围宿猿栖鸟,齐声悲啼,更烘托出这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描写江面上烟雾迷漫,给人造成一种压抑之感;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在这烟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应该是遇到了极其悲伤的事,郁愤不能自已,故发而为歌,声调凄惨。末句寒猿暗鸟一时啼以环境烘托歌声的悲哀。《水经注》引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鸣鸟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凉的歌声牵动了鸟啼猿鸣,而猿鸟鸣啼又成为《竹枝》的协奏曲,更加倍衬托出悲歌凄怆的情境气氛。诗歌写得如此凄婉动人,与当时诗人寂寞的心情有关。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刘禹锡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赏析】
盛开着的山桃花,红遍了整座山头,一江春水拍打着山崖缓缓而流。小伙子的心啊,是否像鲜花那样容易凋零?姑娘
的爱意与淡淡的忧伤,就像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7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