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管鉴《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原文赏析(宋)管鉴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中国古代的文人与自然界有着某种特别亲近的关系,月圆月缺,花发叶落,都使他们感受着生命的喜悦和悲哀,自然变化的过程便是他们情感波折的轨迹,于是,自然生命的每一次变化都左右着他们心灵的律动。
春天,是自然界生命力勃发的季节,和煦的东风更吹拂得满园花红柳绿,到处弥漫着春的和暖气息,可我们这位词人却别有认识,“海棠花底东风恶”,他在自然萌发着盎然生机的时刻预见了衰败的将来,看到了衰败的因素。正因为他太爱春天的美丽花朵,才愿春长驻,怕春匆匆而过。春风吹绿了叶,吹红了花,风儿也会吹枯了叶,吹落了花。多次感受过春去秋来的人更知道人生苦短盛世难再的道理,这就不仅仅是担心花儿被风吹落,而更表明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以及深深的遗憾了。每一次的花开花落,对于树来说也许变化不大,而对于一个观花人,却是不同的又一个春天了!人这一生,有多少美好的春天?人的生命过程中,又有多少春天般的美好时光呢?因此,词人才坚决地、主观地认为:“人情不似春情薄”,自然的春天有来也有去,而诗人的心中却永远向往春的活力;所以他才固执地、天真地要“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可是,斗转星移,春秋代序,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花有开就有谢,守是守不住的。期望愈高,失望便愈大。对美的追求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忧愁。“绿尊细细供春酌”,端着绿色的酒尊,细细地品尝绿色的春意。美酒醉人,春色醉人,“酒醒无奈春如昨”,生命不可逆、青春不再的遗憾更是美丽的哀伤呵!词人禁不住更天真更执著地设想:“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东风呵,如果你一定要吹,那请你不要再苦苦不停地吹那花儿,何不把我的哀愁吹走呢!
风依然是要吹落春天的花朵的,热爱生命的人们,只要你依然天真、依然执著,那么,你的哀愁就永远不会有穷尽了,但同时,你的心中也会永远盛开着青春的花朵。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原文_翻译及赏析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宋代·管鉴《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婉约, 咏物, 写花饮酒 注释 ①漠漠:弥漫的样子。唐韩愈诗:“漠漠轻阴晚自开。”
②绿尊:酒尊。赏析“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猛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正因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
过片之后,写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不忘海棠花,进一步说明了它在词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全词主旨更为鲜明。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词人没有说是因为什么发愁,酒只能暂时麻醉神经,却不能从根本上排解忧愁,酒醒后“愁如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古来写“酒”与“愁”的诗词很多,如柳永有“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饮还无味”(《凤栖梧》),又有“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诉衷情近》)。意境与该词相近,这说明管鉴在某些方面受过他以前的一些词人的影响。
但“殷勤”以下三句,则属作者创新。“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句相呼应,他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约定”,“规劝”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前句说,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说,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这里的写法颇为微妙,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物中。把内心活动包含于客观景物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来有之,所谓“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自然和谐而恰到好处,这首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 。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管鉴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 。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129篇诗文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宋代·陈凤仪《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宋代 : 陈凤仪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沙堤新路。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著、西楼否。 婉约, 送别, 惜别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 :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国小古诗, 婉约, 羁旅, 写景, 思乡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头上,袅花枝。十二画楼帘卷,红妆笑语参差。争向彩幡成队去,看朱衣。——清代·吴绮《春光好·迎春》 春光好·迎春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头上,袅花枝。
十二画楼帘卷,红妆笑语参差。争向彩幡成队去,看朱衣。 婉约, 春天写人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译文 | 注释 | 赏析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宋代]管鉴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注释漠漠:弥漫的样子。唐韩愈诗:“漠漠轻阴晚自开。”绿尊:酒尊。
赏析“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勐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勐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
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7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