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锡《浪淘沙·钱塘观潮》原文赏析(清)王锡
浪淘沙·钱塘观潮
遥望海门开,匹练初来。须臾万马蹴飞埃。白雪洒空红日暗,疾走风雷。乘醉上高台,俯仰徘徊,眼前陵谷总堪哀。安得钱王张万弩,重射潮回?
钱塘潮自古号称壮观,人莫不以一睹为快。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写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王锡这首词就是写钱塘潮之壮观及作者观潮时的感触。
词从江潮初起之状落笔。“遥望海门开,匹练初来”。“遥望”二字提纲挈领,引出全文,作者描述,潮初涨时,远远望去,潮头如一道白练从海平线尽头漫漫飘来,煞是好看。这里的“海门”是想象之词,海本无所谓门,是那潮头从海平线涌来,让人觉得好象海打开了门。两句构思有脱胎于周密文的痕迹,但银线换成白练,同是比喻,形象却更生动了。潮水奔泻而来,越近浪花喷激汹涌得越厉害,转眼就白沫飞溅,如万马竞驰踏起的滚滚烟尘了。从“匹练”到“飞埃”只十一字,将潮水由远到近、浪头由小到大、由滚动到飞激的变化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两个比喻构成的两幅画面用“须臾”一词衔接,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音节上转换都非常紧促,造成很快的节奏感,有力地表现了潮头压来的猛烈气势。接着“白雪洒定红日暗”两句,承上句之意,将浪花飞溅之状进一步作了夸张,说白浪喷溅如雪花洒落空中,把太阳都蒙蔽得暗淡无光,而那汹汹泡哮的巨响则象雷鸣轰轰滚来,这和周密所写的“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是一个意思。作者在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绘声绘色,由江面到天空,生动地再现了钱塘潮的磅礴气势和奇伟壮观的景象。
上片从内容上说全是描写潮水奔腾飞激之状,但这描写是“遥望”中的内容,因此是通过主体的观照呈现的,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这不仅体现在主观化的艺术表现中,也体现在即时的所思所感中。下片即转入对观潮时的感触的抒写。起句“乘醉上高台”在景物描写的背景上陡然推出词人的自我形象,十分醒目。登高观潮,滔天巨浪尽收眼底,已足以使人意气横生;如今乘着酒兴,更教人情怀激荡,感慨万千。词用了“俯仰徘徊”四个字来表现作者此刻的情态。徘徊高台之上,仰观天宇,俯临江潮,千古兴亡之感顿时涌上心来,词人不由得一声长叹:“眼前陵谷总堪哀”!“陵谷”出《诗·小雅、十月之交》篇“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一句,原指地壳运动带来的地貌变化,后用以比喻世事沧桑变迁。江潮年年来去,一如既往,而人世却天翻地覆,任何功名勋业都随着岁月流逝!面对这滔天狂潮,词人不禁联想到五代时的吴越王钱镠。相传钱镠修捍海塘,因怒潮汹涌不能施工,于是造竹箭三千,在叠雪楼命水犀军驾强弩五百射潮,迫使潮头趋向西陵,终于将塘奠基修成。苏东坡《八月十五日看潮》有“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两句,就是咏这件事。王锡词是否脱胎于苏诗很难说,但它的含义却显然是更丰富、更复杂了。”安得钱王张万弩,重射潮回?”这是句反诘,表示渴望而又无奈的心情,其中不仅含有对钱镠功勋的景仰和缅怀,同时还流露出世无英雄的悲哀;明里说潮水之凶狂无人能制服,暗里却指国势日颓,无人能挽救,忆往抚今,眼前的景物与历史的沉思、现实的忧患交织在一起,使结尾的情调异常深沉、悲壮、苍凉。
过首词上景下情,结构层次分明,而意义却前逗后应,绵绵相续,显出构思的细密,词中写江潮而又不局限于江潮,由眼前的景物生发出历史的联想和现实的感慨,开拓了一个阔大而深远的时空;而结尾意在言外的含蓄手法,更给它增加添了深沉和浑厚,读来回肠荡气,引起读者的无限感慨和遐思。
《浪淘沙 钱塘观潮》(清)王锡 译文八月的海涛咆哮地从地面卷来,浪头高达数丈拍触山崖依旧退回。
八月涛声吼地去,头高数丈触山回。
没有多久潮水已退到海门去了,它在临走的时候卷起的沙堆洁白得好象雪堆。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夜间,当你仰望星空和银河出神的时候,你也许会想,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现在怎么样了?要是能到他们那里去作客该多好啊。这首诗写的就是那样美妙的幻想。不过,启发诗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银河,而是地上的黄河。
雄浑壮丽的黄河,百转千回,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荡奔流而下,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条银河吗?这来自天上的黄河一定是跟银河相通了。于是诗人欢呼起来:来吧,沿着这黄河往上走,直走到银河边上,上牛郎织女家瞧瞧吧!诗人在召唤谁和他同去呢?当然是他的读者,有我,有你,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朋友。
这首诗是赞美黄河。正是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
浪淘沙,钱塘江观潮 表达了什么浪淘沙·钱塘观潮
王锡
遥望海门开,匹练初来,须臾万马蹴飞埃。白雪洒空红日暗,疾走风雷。
乘醉上高台,俯仰徘徊。眼前陵谷总堪哀。安得钱王张万弩,重射潮回。
钱塘潮不只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有着其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奋发图强的精神,作者写了海潮的气势磅礴,变化多姿,触景生情,想到它的威力使陵变成谷,谷变成陵造成的人间灾难,希望统治者进行治理,让老百姓不受钱塘潮的侵害。(不知是不是你要找的这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6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