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密《唐多令·丝雨织莺梭》原文_翻译及赏析(宋)周密
唐多令·丝雨织莺梭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燕风轻、庭字正清和。苔面唾茸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官柳老青蛾,题红隔翠波。扁鸾孤、尘暗合欢罗。门外绿阴深似海,应未此,旧愁多。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人。宋室南渡,他随祖父迁居湖州,淳祐中,当过义乌令。宋亡,隐居不仕,以著作自娱,同王沂孙、张炎等人结词社,互相唱和。他的著作很多,多以辑录旧闻为主,有《齐杀野语》《癸辛杂语》《武林旧事》等。词集名《蘋洲渔笛谱》,又名《草窗词》,存词一百五十多首。他还编选了《绝妙好词》,收录了一百三十二家的作品。
周密的词,工丽精巧,具有清丽的风格,善于咏物,与吴文英并称“二窗”。
《唐多令》,一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会》《箜篌曲》。小令的开头,用精巧的笔墨刻画了一幅暮春景色。首四句是说,黄莺在细雨中如梭般飞来飞去。雨点落在水中,如同一个个漂浮的小钱,轻打着细小的荷叶。清和的天气,庭院中燕子在轻风中飞舞。黄莺、飞燕、细雨、荷钱,在一般描写春景的诗词中也是常用的,但周密却用了一个“织”字,织的不是丝绸而是雨丝。他又用了一个“点”字,形容雨点的轻声,这就不同凡响了。正如周济说的“公谨敲金戛玉,嚼雪望花,新妙无与为匹”(《介存斋论词杂著》)。接着说:“苔面唾茸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这是形容庭院的荒凉幽静。他说,青苔吐出细小的毛茸,像给小径绣出了花朵。青苔“唾茸”,小径“堆绣”,字句的精美堪称“镂冰刻楮,精妙绝伦”(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面对这样的景色,词人深深地发出了慨叹:“春去也,奈春何?”这种伤春的情调,与前面暮春的幽凄景物的描写,是那么和谐。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人创造的幽凉意境,是为伤春的情调服务的。
词的下阕,前四句写宫怨,也寄托了个人的伤感,这几句的感情是非常凄切的;昔日宫女已年老色衰,“题红”即红叶题诗,《青琐高议》云:唐僖宗时,于祐于御沟中拾叶,上有诗。祐亦题诗于叶,置沟上流。宫人韩夫人拾之。后值帝放宫女,韩氏嫁祐成礼,各于笥中取红叶相示曰:可谢媒矣。韩氏有“方知红叶是良媒”句。这几句是说,想用红叶传诗,无奈翠波远隔。鸾扇孤单,合欢的罗帐也布满了灰尘。字里行间,充满深切的凄怨之情。末三句则表现了更深的哀怨。这首词寄托了对国事垂危的感叹,词人以弃妇自喻,报国无门,徒呼奈何。不过他不像陆游、辛弃疾等人那样沉痛,就是在抒发国事垂亡之感的最为明显的《一萼红》中,他也只是用凄咽的语调说:“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玉粲登楼。”因此周济对他的词虽在艺术上给以很高的评价,谈到思想境界,却说:“但立意不高,取韵不远”(《宋四家词选·序论》)。这是很有道理的。
唐多令的形式“唐多令”正体为双调六十字,上下阕想通,各五句四平韵,格式为:通仄仄平平(韵),通平通仄平(韵)。仄通平、通仄平平(韵)。通仄痛平平仄仄,通通仄、仄平平(韵)。例词为: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
变体有两种,吴(文英)体仅在上阙第三句句读后加一字,周(密)体在上下阕第三句句读后各加一字。
例词
吴体: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周体: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翠荷。燕风请、庭宇正清和。苔面唾绒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
宫柳老靑娥,题红隔翠波。扇鸾孤、尘暗合香罗。门外绿荫深似海,应未比、旧愁多。
唐多令的词牌格律唐多令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刘过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 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 能几日 又中秋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仄中平读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中仄读仄平平韵
黄鹤断矶头 故人曾到不 旧江山 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 少年游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韵仄中平读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中仄读仄平平韵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宋元人俱如此填,若吴词、周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按刘词别首首段起句“解缆蓼花湾”,“解”字仄声。第二句“好风吹去帆”,“好”字仄声。第四句“洛浦凌波人去后”,“凌”字平声。周密词后段起句“水调夜凄清”,“水”字仄声。尹焕词第三句“怅绿阴青子成双”,“绿”字仄声。第四句“说著前欢佯不采”,“前”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所采吴词、周词。
又一体双调六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 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 怕登楼 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平韵仄平平读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仄读仄平平韵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 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 系行舟 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平韵仄平平读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仄读仄平平韵
此与刘词同,惟前段第三句多一衬字异。 按此词“也”字是衬字,《词统》于“纵”字注“衬字”,非上三下四句法矣。
又一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周密
丝雨织莺梭 浮钱点翠荷 燕风清 庭宇正清和 苔面唾绒堆绣径 春去也 奈春何 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读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读仄平平韵
宫柳老青蛾 题红隔翠波 扇鸾孤 尘暗合欢罗 门外绿阴深似海 应未比 旧愁多 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读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读仄平平韵
此亦与刘词同,惟前后段第三句各添一字异。
(资料引自《御定词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6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传统文化·刑名律令·形式特征
下一篇: 诗词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