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8 03:37:50

(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原文赏析(宋)晏几道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是闺中怀远之作。起句借景抒情,交代时令。枫叶红似人,黄花分外香,描绘出深秋特有的典型景象。“晚”,暮霭沉沉,野旷人静,透露出不胜悲凉冷清之意。宋玉《九辩》曰:“悲哉,秋之为气也。”于是开启了我国千古摇落悲秋之风气,经由历史的冶炼和熔铸,已成为生根于民族文化心理中一种感物伤逝的抒情模式。在这里,个体的思人情怀一旦融入这种摇落之悲的模式中,愈发显得沉郁而悠长,成为一种无法逃遁的人生悲剧性心理的呈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亲人远隔千里,谁能不思念?所以紧接道:“千里念行客。”遥望浩渺蓝天,朵朵白云自西向东飘游净尽。这象征浪迹四方的游子,不知何日是归程。传递书信的鸿雁,自北向南飞去,并未带来游子音讯。自己写好的书信也无处投寄啊!“寄书何处得?”故设一问,但却不答,表明她百般思念却无可奈何。热恋的缅怀情愫和伤感的悲秋心绪交织为一体。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两句,勾勒了一幅“伤心人别有怀抱”的自我肖像。表现了理智与感情之间的心灵冲突。闺中人明知欲寄书信无处投,但感情的渴望之需,促使她仍然要写这无处投寄的信。真是“幽闺之作,幽闺心事,极旖旎,极凄断。”(陈匪石《宋词举》)这“弹不尽的相思泪”临窗滴落,盈盈湿砚,于是“就砚旋研墨”,以泪和墨作书,泪蕴恋情,墨倾别恨,痴人痴事可感,儿女情态可掬。陈廷焯称赏曰:“就泪墨二字,渲染成词,何等姿态。”(《词则·闲情集》卷一)

结尾三句平淡有味,浅语有致。沿着词人感情的垂直线开掘,我们发现,其心灵虽狭却深。“渐写”,宛转激切,或忍泪不禁,或挥泪如雨,有个断断续续、写写停停的过程。这也就是内心感情经受磨炼和煎熬的痛苦历程。纸长情亦长,愈写情愈深。当笔一触及“别来”,感情立即进入“高峰经验”,千言万语恰似雨涨秋池,洪堤而泻,迤逦而下,书中纸上情泪相和,因情落泪,以泪写情。“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不说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说红色之笺因情深而无。“语似无理,而实有此想,体会入微,神妙达秋毫颠矣。”(《宋词举》)这种以红笺为无色来象征情意之深沉,是透进一层的写法。闺中人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愫,难以忘怀的别后之伤感,以及无望的期待,焦虑的祝福,都一一深蕴于这“无色”之中,情致缠绵,绰约有姿。天然秀气而富神韵,耐人寻味不尽。

宋词《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赏析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闺中念远之词。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宋词《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思远人1

红叶2黄花3秋意晚,千里念行客4。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5。渐写到别来6,此情深处,红笺7为无色。

【注释】

思远人:晏几道创调。词牌名,上下阕,五十一字,仄韵。词中有“千思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选自《小山词》。

红叶:枫叶。

黄花:菊花。

千里念行客:思念千里之外的行客。

就砚旋研墨: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

别来:别后。

红笺:女子写情书的信纸,是红色的。

【白话译文】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

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赏析】

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过片词意陡转: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并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下片出人意表,另开思路。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故而虽为转折,却也顺理成章了。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语本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一句,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写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此,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这首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自然,不事雕琢却也真切感人。此外,词还有一个特别之处,用泪水将信笺的红色冲掉来写女子的伤心,不仅别出心裁,还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将思念描写得更为形象具体,也更能感动人。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宁七年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狱。元丰五年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晚年家境贫寒。文学与其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词风哀感缠绵、清壮婉丽。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原文_翻译及赏析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镟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宋词精选, 悲秋怀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林叶转红,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讯息,不知道游子的去处,能往何处寄书呢?我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挥泪,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点点滴滴,一直写到离别后,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滴到信笺上,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

赏析《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一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晏几道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故人一去无期约。尺书忽寄西飞鹤。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5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