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王国维《蝶恋花·昨夜梦中多少恨》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8 02:59:41

王国维《蝶恋花·昨夜梦中多少恨》原文赏析(近代)王国维

《蝶恋花·昨夜梦中多少恨》

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近。对面似怜人瘦损,众中不惜搴帷问。陌上轻雷听渐隐,梦里难从,觉后那堪讯。蜡泪窗前堆一寸,人间只有相思分!

这是一首记梦忆内之作。1906年作者辞家初至北京,词当作于此时。同时所作之《清平乐》有“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之句,亦为忆内之作。

“昨夜梦中多少恨”,首句即点出“梦”字。“昨夜”之梦虽已幻灭,而惆怅怨别之情却缠绵不尽,耿耿在心。恨,指别恨。“多少恨”,以问语出之,反较平直比况之词深挚,且有追忆语气,令人想见其回味梦境,怅然若失之意态,一面也藉以开出下文。以下即叙梦境,历历如在眼前。“细马香车,两两行相近。”写男女双方各乘车马,对面相遇。“细马”,即良马,相对“粗马”而言。见《旧唐书·职官志·太仆卉》。“香车”,即油壁香车,古代妇女所乘装饰华美的轻便车。古乐府《钱塘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此词亦以“细马”、“香车”代指男女双方。“两两行相近”,写车马相向而行,自远而近,终于觌面相遇。如电影的推移镜头,动态宛然。“对面似怜人瘦损,众中不惜搴帷问。”这两句从梦境所见的妻子着笔,她时时在惦念远行的丈夫,骤然相见,发现丈夫形容消瘦,便格外怜惜,也不管有旁人在场,不禁拉起车帘,深情地问候。写相遇情境只此两句,而无限柔情溢于笔端。宋陈师道《放歌行》有云“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语颇相似,而所写身份不同,情味亦异。过片“陌上轻雷听渐隐”(“渐隐”,一本作“隐辚”)三句,由梦境过渡到梦醒。隐隐轻雷,香车远去,相从莫及,遽尔惊觉;好梦既破,问讯无由,乃唯有怅然自恨而已。轻雷,喻车声。“听渐隐”,写目送车影而不见,乃继以谛听车声,终至远去而无闻。虽只一句,而写匆匆惜别之过程与驻足神驰之心理甚为细致。“蜡泪窗前堆一寸,人间只有相思分!”以慨叹作结,低徊不尽。蜡泪成堆,残烛将灭,写梦醒凄清景象,而暗用唐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之诗意。梦醒情怀,对此倍觉孤寂,于是发出“人间只有相思分”的痛苦喟叹。王国维词好以情语作结,此词结句亦复如此。它直抒胸臆,一往情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樊志厚《人间词序》推许王国维之词可与欧阳修媲美,甚至认为“意深于欧”,所举数首代表作中,即有此首。

“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近,对面似怜人瘦损,”出自哪里?《蝶恋花》——王国维

”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近。对面似怜人瘦损,众中不惜搴帷问。陌上轻雷听渐隐,梦里难从,觉后那堪讯。蜡泪窗前堆一寸,人间只有相思分。“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 [1]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其

《人间词》与《人间词话》

《蝶恋花》——王国维 赏析【诗词注释】1、王国维,一八七七年至一九二七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礼堂,又号永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杰出文艺理论家。著有《人间词话》等,著作等身。2、沧浪亭位于苏州。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诗人苏舜钦流寓吴中,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作《沧浪亭记》。自号“沧浪翁”。【赏析品茗】这首词是王国维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在清朝光绪末年任教于苏州师范学堂时所作。上阕写得是作者在沧浪亭外独步时所见到的地上夜景,下阕写得是天空中的夜色。上下两阕联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写出了夜色的可爱与美丽。苏州师范与沧浪亭一路相隔。沧浪亭秀美的景色是作者早已熟知的,在月色中诗人禁不住又漫步来到这园林胜地。“独”字写出了诗人对沧浪亭由衷的喜爱和自己与众不同的月夜赏景的审美。王国维在苏州师范教习期间,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课程,并不为时人所重。但王国维先生在讲授中收获颇多,后来,他把自己在《教育世界》上发表的文章结集为《静庵文集》。或许,这个“独”字就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吧!沧浪亭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而这高雅的情趣正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相通的。月光下,沧浪亭曲折的回廊石栏包裹在层层杨柳之中。那千万枝条正鹅黄嫩绿展现开来,在微微月光的笼罩下,形成一片朦胧的雾气。这是一副多么美丽的月下柔柳图!下阕写自己回到了苏州师范学堂内。随着时光的流转,天上的云已经飘去,而稀稀落落的星星还在天空闪烁,并没有随着流云的消失而隐去。夜空是多么宁静而美丽。于是,作者不由想起自己日日闭置小窗之中埋头苦读,岂不白白耽误了对这如水夜色的欣赏!诗人禁不住感慨:人间的夜色还是如此的美妙!在优美夜色描绘的同时,我们感觉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也蕴涵在其中了。如“独”字所体现出的人生追求;云消失而星星仍高悬天空的人生感怀。当然,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体悟了。也大概正因如此,所以樊志厚在《观堂长短句序》中这样评价王国维先生的作品:“往复幽咽,动摇人心,快而能沈,直而能曲,不屑屑於言词之末,而名句间出,往往度越前人。至其言近而指远,意决而辞婉,自永叔以后,殆未有工如君者也”。【实战演练】1、诗人写了沧浪亭秀美的月色。请结合文中诗句,分析本文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2、本诗上下阕是如何分别表现沧浪亭夜色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参考答案】1、本文描绘的初春的景色。从“曲曲垂杨树”可以看出是春天,而“鹅黄千万缕”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幼鹅黄嫩的颜色比作新柳,给人以清新的春天的气息。2、上阕描绘了月色景物中的朦胧美,下阕云去星在的宁静美。表现了诗人对这夜色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4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