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文献·北朝三书·杨衒之和《洛阳伽蓝记》

大道家园 2023-07-28 01:48:49

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文献·北朝三书·杨衒之和《洛阳伽蓝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文献·魏晋南北朝诗文研究文献·北朝三书·杨衒之和《洛阳伽蓝记》

杨衒之,《史通·补注》《郡斋读书志》《百川书志》作 “羊衒之”。羊字疑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之。《新唐书、艺文志》作“阳衒之”。周祖谟注《洛阳伽蓝记》卷首题署曰:根据《北史》及《魏书》,杨氏达者无北平籍,而《魏书·阳固传》载:固字敬安,北平无终人,有三子,长休之,次诠,三未详。《北史》固传称有五子。长子休之传云:弟林之,次俊之,与衒之名字排行颇为相近。休之且长文学,为史官,有声当时,则北平之阳氏以文章传家,已可概见。衒之若果为阳姓,其为休之弟或族昆弟,必无疑矣①。但最通行的还是作“杨衒之”,这可以从《洛阳伽蓝记》书中作者自书及《历代三宝记》《隋书·经籍志》的著录得到证实。范祥雍先生《杨衒之传略》力主杨姓②。原籍北平(今河北定县),生卒年不详。据书中自述和书首所署官衔,知道他于北魏永安(528—530)中为奉朝请,著书时为抚军府司马。奉朝请在元魏时为从第七品,官阶甚低,其时杨衒之当在二十余岁,据此可以推测其生年约在公元500年左右。《广弘明集》卷六收录他《叙历代王臣滞惑解》,署衔“杨衒之,北平人,元魏末为秘书监”。据《魏书·百氏志》,抚军将军属从第二品,从第二品将军司马属第五品,秘书监属第三品。但北齐代东魏在公元550年,与杨衒之行役洛阳仅相去三年,如果署衔和《广弘明集》的记载均不误,就可以推知此书大约成于公元547年之后一二年,而外任秘书监则已是东魏亡国的前夕。由此还可以推测作者当卒于北齐时期,年过五十。杨氏生平,《魏书》《北齐书》及《北史》均无传,生平资料仅见《洛阳伽蓝记序例》及上引周祖谟先生《杨衒之事实考》、范祥雍先生《杨衒之传略》等。

作者自序说,他在武定五年(547)因行役重游洛阳,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有感而作《洛阳伽蓝记》。《历代三宝记》《法苑珠林》《直斋书录解题》等均作五卷,与今本同。这五卷是: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每卷以著名的佛寺为纲目,兼及有关的宫殿、邸宅、园林、佛塔、塑像等。在过去的志书中属于史部地理类,是一部有关北魏洛阳的重要历史资料,同时它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结构、语言等在北朝三书中最富文学性。不过,相对于《水经注》来说,关于它的研究显得冷落多了。明代如隐堂刻本是现今传世最早的一种,《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吴琯《古今逸史》本根据刘知几《史通》所说,杨衒之著书时曾自为子注,但后来子注与本文混在一起,遂试将分别,就像区别《水经注》本文和注文一样,不尽如人意。张宗祥有《洛阳伽蓝记合校》,商务印书馆1930年石印出版。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书后附录文章纵论《洛阳伽蓝记》子注不易分析的理由,其说颇允。该书注本不多,目前通行的是周祖谟先生《洛阳伽蓝记校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中华书局1963年再版,注重文字训释,较为简括。另一部是范祥雍先生《洛阳伽蓝记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再版,除解释文字外,尤注重于北魏政治、宗教、史实的补充考订,又附录有佚文、杨衒之传略,历代著录及序跋题识和绘图、图说等,内容颇为丰富。

注释

① 参见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② 参见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洛阳伽蓝记》是什么?《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在《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简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

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伽蓝(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与郦道元《水经注》一同,历来被认为是北朝文学的双璧。

据书中自言,作者在魏孝庄帝永安年间(528年-529年)曾官奉朝请,见帝都洛邑极盛时。时隔二纪,孝静帝武定五年(547年),因行役重览洛阳,见其“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甚至连钟声都罕闻。追思往昔,难免黍离麦秀之悲,故撰斯记,传诸后世。

洛城自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于此,直到孝静帝天平元年(534)迁都邺城止,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尤其是孝文汉化后,洛阳城达到空前的繁荣,一时文物典章都极为可观。其间因为天子后妃带头佞佛,王公士庶竞相舍宅施僧,上起太和(477-499)末,下至永熙(532-534),四十年间,修建寺宇达到一千三百余所。这些浮图建筑的壮丽,装饰的华美和贵家的豪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寺院见证了北魏京师洛阳的兴废,不少大伽蓝(如胡太后建造的永宁寺(516-534))还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

《洛阳伽蓝记》作于北魏灭亡,东西魏分裂(534年)后,杨炫之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其中既寄托了故国哀思,又寓含着治乱训鉴。至于缀拾旧闻掌故,详述京城地理,正《魏书》之曲笔,补史志之阙失,于历史地理研究亦占重要地位。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s/1SbMnsr2j6oGYBijFvRJFsg

?pwd=3h4g 提取码: 3h4g 

北朝三大散文杰作是指哪些北朝三大散文杰作→水经注(郦道元),洛阳伽蓝记(杨炫之),颜氏家训(颜之推)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中国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
《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4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