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宋)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7 20:21:55

(宋)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原文赏析(宋)朱淑真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古人说,春女愁,秋士悲,感其物化也。大概春天里多彩、多变的风物,最易于触动旧时女性的情怀。朱淑真这位女词人,是以善于写四时景观、四时心绪而扬名词坊的。在她现存的三十余首词作中,单是与春相关的就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尝春”、“送春”、“春半”、“春怨”、“清明”、“梨花”,这都是有标题的春之乐章。无标题的缘春抒情之作,尚有多首。这首《眼儿媚》即为其一。

这首词不是写春天的景物,而是写人对春的感受,写意中的春天,写流动的诗情。“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开头两句就十分轻灵含蓄。迟迟春日是说春昼渐长,似乎在实处落笔;但后面“弄轻柔”三字,却从实景一笔荡开,把春日景观完全虚化了。“弄轻柔”,是春朝佳人,弄妆梳洗的轻盈身影?是丝丝杨柳,随风飘摆而牵人柔肠?是袅袅晴丝,飞来闲庭直撩人愁绪?是徐徐和风,冉冉吹来在拨弄春装?也许都是,都不是。因为任何具体意象,都不能完全荷载这空灵轻妙的美之信息。而花径中浮动的幽幽清香,不也同样是难以确指,不也同样地美妙清虚,无迹可求吗?与“花径暗香流”五字相比,“风柳结柔援,露梅飘暗香”(元稹诗);“高竹动疏翠,旱莲飘暗香”,都显得太实、大板,而缺乏韵外之致了。“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朱淑真的审美意绪发生了这般突然的飞跃?从字面看,似乎是时光推移使心绪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却是深隐于内心的难言苦痛,从潜意识中突然显现。因此越过情感发展一般的逻辑程序,而使人从细腻温馨的审美享受无端跌入“不堪回首”的境地。看似无端终有端,平生遭际是根源。朱淑真虽然在少年时代就以才高貌美为人所知,但她的婚姻极为不幸。《宋诗纪事》上说她“嫁为市井民妻,不得志殁。”由于史料缺乏,我们难以具体了解造成这不幸婚姻的原因、情事,但从现存的朱氏作品,特别是《断肠词》来看,这不幸婚姻的暗影,总在不时闪现。其中个别作品,如《江城子·赏春》读来觉得与陆游的《钗头凤》情味相近。词中写道:“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泪别,看青山。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绸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题标赏春,却写忆旧,春光无赖,总是去触动她深隐的痛苦。从这里我们能否同样去找《眼儿媚》上片情感跳跃的动因呢?而“云锁朱楼”,与其说是写实,不如说是一个被闭锁的心灵的象征。

不过,朱淑真似乎有一种善能排解的天赋——对美的事物的超人敏感。美既能把痛苦从潜意识中唤出,也能把痛苦从显意识中隐去。下片开头,“午窗睡起莺声巧”一句便扭转了审美意识流动的方向。那“不堪回首”的深深苦痛,瞬间淡化为几缕春愁。这愁绪又象是为追寻莺声的来处而悠悠飘散,飞向那绿杨影里,萦绕在海棠亭畔,洒落到红杏梢头。美,又重新幻化为她整个的精神世界。难怪有人说朱淑真描写愁苦,也总是“情致缠绵,笔底毫无沉默”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原文_翻译及赏析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宋代·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宋词三百首, 婉约, 女子春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著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红楼,好似是把它锁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午睡醒来,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声,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这莺儿却在哪里呢?是在绿杨影里,是在海棠亭畔,还是在红杏梢头?

赏析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

上片“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两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迟迟春日”语出《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日长而暖。“弄轻柔”三字,言和煦的阳光在抚弄著杨柳的柔枝嫩条。秦观《江城子》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弄”字下得很妙,形象生动鲜明。对此良辰美景,主人公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春天多么美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清明过后,却遇上阴霾的天气,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犹如给女主人公的内心罩上了一层愁雾,使她想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看来开头所写的春光明媚,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不然和煦的阳光与云雾是很难统一在一个画面上,也很难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云锁朱楼”的“锁”字,是一句之眼,它除了给读者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象喻性。“锁”字蕴含丰富,将阴云四布的天气、深闺女子的被禁锢和心头的郁闷,尽括其中。

下片着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由黄莺的啼叫唤起的。大凡心绪不佳的女子,最易闻鸟啼而惊心,故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之句。试想一个愁绪万端的女子,在百无聊赖之时,只好在午睡中消磨时光,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巧啭。不禁唤起了她的春愁。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玩味。

创作背景 朱淑真是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差堪比肩”,并称“词坛双壁”。其虽家世显赫,婚姻却十分不幸,她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多才多艺的她只能将愁思寄予词的写作。词率性凄清,清空柔媚,感情真挚,情韵俱胜,此词正是其词风格的写照。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朱淑真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宋代·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 :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

展开阅读全文∨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宋词三百首, 豪迈, 写雨, 写景抒怀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宋代·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宋词三百首, 写景怀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 一作:愁予)——宋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愁余 一作:愁予) 宋词三百首, 豪放, 山水, 抒怀爱国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的意思意思: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作者】朱淑真 【朝代】宋。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枝畔,红杏梢头。

译文:

春日暖暖的阳光,像在抚弄着杨柳轻柔的枝条,在花园的小径上,涌动着浓浓的香气。可过了清明节天却阴了起来,云雾笼罩着红楼,好似是把它锁住,那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午睡醒来,听到莺儿美妙的鸣叫声,却又唤起了我的春愁。这莺儿却在哪里呢?是在绿杨影里,是在海棠亭畔,还是在红杏梢头?

创作背景: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所作。词上片写风和日丽,百花飘香,而转眼清明已过,落花飞絮,云锁朱楼,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写午梦初醒,绿窗闻莺,声声唤起春愁。结尾三句,构思新巧,含蕴无限。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宛转地抒发了惜春情绪。全词语浅意深,辞淡情浓,清新和婉,别具一格。

赏析:

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作者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这是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在写景上不断变换画面,从明媚的春日,到阴霾的天气;时间上从清明之前,写到清明之后;有眼前的感受,也有往事的回忆。既有感到的暖意,嗅到馨香,也有听到的莺啼,看到的色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2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