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诗词·明后期江西诗词·江右王门学派诗人·江右王门主事学派诗人明代江西诗词·明后期江西诗词·江右王门学派诗人·江右王门主事学派诗人
欧阳德(1496~1554),字崇一,号南野,泰和人。甫冠举乡试,到赣州从王守仁学,两次不应会试。嘉靖二年(1523)进士,除六安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六年,诏改翰林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寻改南京尚宝卿,召为太仆少卿,复改南京鸿胪卿。累迁吏部左侍郎兼学士[1],掌詹事府。丁母忧归,即用为礼部尚书[2]。与徐阶、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居显位,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与论良知之学,赴者五千人。欧阳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虚。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遽卒,年五十九。赠太子少保,谥文庄。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二八三、《明儒学案》卷一七《文庄欧阳南野先生德》等。
有《南野集》《南野文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80册录其《欧阳南野先生文集》三十卷(明嘉靖三十七年梁汝魁刻本),集部第81册录其《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四卷(明嘉靖间刻本)。《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七“欧阳南野集三十卷”条称:“是集为其门人王宗沐所编。凡内集十卷,皆讲学之文;外集六卷,皆应制及章奏、案牍之文;别集十四卷,则应俗之诗文也。德之学宗法姚江,故惟以提唱良知者为内,而余则外之、别之。”又同书“南野文选四卷”条称“此本为隆庆中其门人冯惟讷等所编,于全集仅十分取一。然德在朝著述如《建储》《灾异》诸疏,皆能言人所不能言。而是编不载,则惟讷等所录皆讲学之文故也。是可以观明儒之所尚矣”。
其诗,《明诗综》录1首,《御选明诗》录1首,《江西诗征》录1首,《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卷二十九录诗1卷[3]。多送别诗赠答诗,如《送胡九峰改太常少卿北上》:
丹枫江上路,送尔倍沉吟。南北如相避,谁从话此心?渐鸿遵月渚,倦鸟怯云岑。孤负溪山约,临风抚素琴。
写景与议论结合,抒发别情较为含蓄。如同倦鸟归旧林,本与胡九峰有溪山之约,如今因九峰的改任而违背,只好临风弹奏素琴为他送行。语言明白晓畅,诗风质朴自然。
注释
[1]《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六“学士”条作“由进士嘉靖二十七年以礼左侍兼任,迁吏左侍、礼书仍兼任”。[2]《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九“礼部尚书表”条作“(嘉靖)三十一年任,三十三年卒”。[3]《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80册,第810页。
“浙中王门”与“江右王门”是怎么回事?王守仁的思想学说,对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浙中王门”与“江右王门”是王学传人的两个流派,在传播和发展阳明心学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浙中王门”是指王守仁同郡(今宁波绍兴)的王学传人,代表人物是他的两个大弟子钱德洪(1496~1574)和王汝中。二人在王守仁在世时就对心学有不同的理解。钱德洪主张“四有”,王汝中坚持“四无”。钱德洪力避空疏,恢宏师学,在遵循师说的基础上对王学加以补充说明。王汝中固执的用“四无”观点去宣传“良知”说,主张良知就是“心之本体”。他不被王说所限制,不拘泥王说的字句之间,在自己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阳明心学,甚至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例如,他对“格物”的解释就带有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倾向。
“江右王门”指的是明代江西地区的王学传人,代表人物主要是邹守益(1491~1562)。他是江西安福(今江西安福)人,学者称东廓先生。邹守益在心学上无自己独创性的见解,他的讲学以弘扬师说、传播王学为旨归,并坚信“致良知”是孔孟以来的正传。邹守益在思想上拥护师说,在行动上以一贯之。他一生从不间断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传播师说、扩大王学起很大作用。
徐阶是心学的哪个学派?江右学派
王学七派
右派(江右学派)
代表人物:聂豹、徐阶
正一江右王门学派,系指明代中后期江西一带的王门后学,代表人物有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欧阳德、壬时槐、刘文敏、刘阳、胡直、邹元标等一批著名的王门弟子。它与浙中王门,南中王门、楚中王门、闽粤王门、北方王门、泰州学派等并称为“王学七派”,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王门学派之一,并享有“王学正宗”的称誉。从学术宗旨来说,王门各派后学,包括泰州学派,均以阐发阳明学说为己任,尤其以发挥“致良知”说为重点,对“良知”本体的性质特点及“致良知”的途径,都作了具体的探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1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隋唐五代·潘佑赋词喻国事
下一篇: 柳永《戚氏(晚秋天)》诗词注释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