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宋)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7 18:36:16

(宋)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原文赏析(宋)魏了翁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萧鼓家家笛。祈麦祈春,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先说词题。“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七。《荆楚岁时记》称“正月七日为人日。”《又《北史·魏收传》引晋董勋《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既称“人日”,当然“人”是主要的,即所谓“正月七日,厥日唯人。”(李充《登安仁赋铭》)在正月新春的这一天,据古代风俗,人们都要饮酒游乐,以祈农桑。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珍惜和吉祥的日子,这一天,魏了翁约提刑官应懋之同去游春,这首词写当时的见闻和感想。

人日在孟春季节,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无边春色”,令人陶醉。第一句写得十分简洁。第二句:“人情苦向南山觅。”“人情”,意谓人之常情。“苦”、“觅”二字说明词人的执著和专意。看来,词人偕同僚出游,其意不在赏春,否则,“无边春色”,何处不可留恋?那么,词人到南山苦觅什么呢?下面几句就是答案。“村村箫鼓家家笛”,词人见到了一个欢悦的场面。“村村”、“家家”应为互文,意为村村户户箫笛齐鸣、鼓声不绝。这种景象,当是有盛典在即吗?上片的末二句就是一个说明:“祈麦祈春,来趁元正七。”“元正七”即“人日”,“趁”即赶。村民们鼓乐齐奏,来赶此盛会,为的是衷心祈祷庄稼(因为是正月新春,故言春麦)丰收,祈祷新一年里幸福如意。

下片第一句继续写“人日”的景况。“翁前子后孙扶掖”,此句虽无甚色彩,然而其意却溶溶,很能感染人。请看这样一幅画面:爷爷领前,子孙左右扶掖,祖孙三代,都赶来祈求幸福如意,一个个是那么的至诚。写到这里,我们已经完全明白词人到南山“苦”、“觅”的奥秘。原来,“人日”的南山竟是如此充满人情味,如此热烈和朴实,让人感到“人”的真正存在的价值。从这一点上说,魏了翁是比较有眼力的。“春色”何处不可赏,然而观“人日”的“春色”应去南山,因为那儿淳朴而绝少受世俗的影响。下片第二句“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句已经从“人日”景况的描写而转入叙述词人的联想。古代经济活动主要是农商二事。商事中设肆售货的称贾,故曰坐贾;往来于各地做买卖的就称行商。农商各行都应当安于本份,努力劳作。古往今来都是如此。“须知”是词人认为认识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提醒和告诫人们,末二句是作者观“人日”风俗后得出的结论:“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会得,意即懂得。如果人人都懂得怎样做人,也就是农商均不误,那么,人世间将天天是“人日”这样吉祥而充满希望的日子了。

魏了翁是南宋的理学家,著有《九经要义》。他的主张是正人心,化风俗,使“上下同心一德,而后平居有所补益,缓急有所倚仗。”(见《宋史》本传)这首《醉落魄》多少带有这种思想的色彩。本词的要旨是“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这与正人心、化风俗是相一致的。然而这种主张在当时社会肯定行不通,因为一个“日日是人日”的社会并不是人人会做人就可以实现的,还须有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因素。当然这一点我们也不能苛求于理学家的词人。

就词而论,作者虽然以议论入词,但这些议论因景而发,仍感自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者以舒缓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人日”的风俗画,描写了一个充满人情和希望的角落,这在他百多首词作中,堪称佳构。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翻译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宋代〕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译文

处处都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村村箫鼓声起,家家笛声吹奏,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祈祷麦子和春蚕的丰收。

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着生意,农人在忙着耕织,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如能领会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

注释

醉落魄:即“一斛珠”,词牌名,正体双调五十七字,仄韵。人日:指农历的正月初七。

苦:形容执著地追求。

箫、鼓、笛:乐器名,此用以形容节日歌舞之盛。

祈麦祈蚕:祈求农事丰收,麦、蚕代指诸多农事。

元正七:即农历的正月初七。

翁:父亲。

扶掖:指用手搀扶别人的胳膊,此指孙子搀扶祖父。

商行贾坐:商贾均指生意人,在古代的分界是行卖叫商,坐卖叫贾。

会得:懂得、领会到。

《醉落魄》,南唐李煜词有此调,载《尊前集》。又名《一斛珠》、《怨春风》、《章台月》等。《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属中吕调,《尊前集》注“商调”,金词注“仙吕调”,

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双调五十七字,仄韵。据旧题曹邺小说《梅妃传》,谓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妃不受,以诗谢,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

玄宗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名《一斛珠》,曲名始此。又有宋大曲《一斛夜明珠》,见《宋史·乐志》。张先词名《怨春风》,黄庭坚词名《醉落拓》。

祝英台近(寒食词)原文_翻译及赏析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试思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却又在、他乡寒食。——宋代·韩淲《祝英台近(寒食词)》 祝英台近(寒食词)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试思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却又在、他乡寒食。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韩淲

七夕长留河汉女,重阳又属骚人。只余八八号佳辰。中和无与拟,_作一家春。俗事萦人何日了,随缘女嫁男婚。却将不系自由身。闲中书日月,随处弄儿孙。——宋代·魏了翁《临江仙(杜安人生日)》临江仙(杜安人生日)

七夕长留河汉女,重阳又属骚人。只余八八号佳辰。中和无与拟,_作一家春。
俗事萦人何日了,随缘女嫁男婚。却将不系自由身。闲中书日月,随处弄儿孙。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宋代·魏了翁《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万岩灵秀,拱崇台飞观,凭陵千尺。清磬一声帘幕冷,无复宫娃讯息。响_廊空,采香径古,尘土成遗迹。石间松老,断云空锁愁寂。专宠谁比轻颦,楚腰吴艳,一笑无颜色。风月荒凉罗绮梦,输与扁舟归客。舞阕歌残,国倾人去,青草埋香骨。五湖波淼,远空依旧涵碧。——宋代·高观国《酹江月(灵岩吊古)》酹江月(灵岩吊古)

万岩灵秀,拱崇台飞观,凭陵千尺。清磬一声帘幕冷,无复宫娃讯息。响_廊空,采香径古,尘土成遗迹。石间松老,断云空锁愁寂。
专宠谁比轻颦,楚腰吴艳,一笑无颜色。风月荒凉罗绮梦,输与扁舟归客。舞阕歌残,国倾人去,青草埋香骨。五湖波淼,远空依旧涵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1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