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唐)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7 18:26:48

(唐)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原文赏析(唐)温庭筠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词,素以其意境的朦胧和精艳绝伦著称,表面看来是“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而“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评语)。所以,要想欣赏温词,就必须细心地把握其词中的“感情脉络”。

本词写一位闺妇于清晨送别恋人之后的惆怅心态。开篇首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就语简意丰地点明了主题:“玉楼”言其环境之华丽,暗示出词中女主角是位贵族妇女;“明月”交代了送别之时在凌晨,故她独回兰房时犹是一片“灯在月胧明”的凄丽景象;而在“布置”了这一番既华美、又伤感的“外景”之后,词人又把笔触直接伸向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向读者“亮出“了她的“感情世界”——这“长相忆”三字,就是本词的主题,也是全词的“词眼”。作者特意把这三字放置于首句之中,用心有二:一是“开门见山”,使其主题豁然醒目;二是这种直接抒情的“情语”在下文中却再也不见出现,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地“闪现”而过,但凭着这“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的“词眼”,我们却又不难理解下文七句之所写,全是这种“长相忆”的感情状态之“外物化”。因此理解了这种谋篇布局上的独特匠心,对于本篇的“感情脉络”也就释然贯通了。果然,就在点出“长相忆”的心态之后,作者马上把它转呈为“外物化”的“景语”形态:“柳丝袅娜春无力”。“春无力”者,实质是言“人无力”也。不言“人无力”而言“春无力”,既显得委婉幽约,又写出了人之慵懒与春色之柔软所共同交织成的一片“无力”的氛围,妙在人、物兼写与情、景交融。而在此三字之前,又冠以“柳丝袅娜”的具体描写,更使人对“春”的“无力”(指春风的“懒洋洋”)和“人”的“无力”(指心情的“无聊赖”)有了具体亲切的感性认识。这句“景语”紧接在“长相忆”之后,实际就是对于前者的一种形象性“转现”和补足性描绘,令人读后联想其“相忆”之情如柳丝那样的缠绵与悠长。接下两句:“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写闺妇送别情郎之后的所见所闻,妙处仍旧在于将抽象的“相忆”之情转现为可感可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草色之萋萋衬写别情之绵绵,这本是古典词诗中常用的手法;而“白马王子”虽已远去,耳畔却仍回响着征马嘶鸣之声,这种似乎有些“变态”的心理感受,又正好说明了她的痴情和她的“相忆”之深。下片续写那女子回到楼中之所见所思。“画罗金翡翠”是指罗帷上绣着成双作对的翡翠鸟(温词好写“成双”的禽鸟形象,如“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等),这就越发反衬出她的孤单;“香烛销成泪”则化用杜牧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让香烛“流泪”来“代言”自己的内心痛苦。故而这两句仍是其“长相忆”情绪“辐射”或“转移”于物(“移情”)的结果。结尾两句又把抒情的笔触引向更为优美、更为细腻的境界中去:“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这短短十字给读者呈现了这样一幅异常凄丽、异常迷离的画面:窗外是花落鸟啼,一片“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暮春景象;窗内,一位如花如玉的孤单女子,正“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地做着她那“离魂暗逐郎行远”的残梦…这幅画面,既是那么精美文雅,又是那么哀怨迷惘,极能体现温氏擅长描摹“绮怨”心态的特色。它就把本词开头所点出的“长相忆”三字,化成了一种酝酿极深的“意境”,使人咀味无穷,久久沉醉,所以总观全词,它只用“长相忆”三字直接点明词旨,随后就让它“潜伏”并悄然“延伸”到下文中去,展现出一片窈深幽约、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如若细究其“感情脉络”,就正是以“长相忆”三字为其“出发点”,且又以之为“落脚处”而蜿蜒地展开着的。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原文_翻译及赏析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唐代·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思恋亲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正是暮春时节。梦中,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著远方的离人。
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空楼相忆,思妇徒盼离人归来。

赏析这是温庭筠组词《菩萨蛮》十四首的第六首,表现思妇在玉楼苦于思忆而梦魂颠倒的情景。综观全词,起两句为入梦,结两句为梦醒,“门外”两句为梦中幻景,“画罗”两句为梦时衬景,从室外写到室内,由梦前写到梦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兼有幽深、精绝之美。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诗歌主人公的身份。一句“玉楼明月长相忆”,即将全词笼罩在一片离情别绪的氛围之中。柳丝袅娜,正是暮春时节,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著远方的离人。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并且在明月朗照之下,景象非常清幽。春风沉醉,这应是春情生发的大好辰光,此景是思妇所见,却教她顿生悔恨之情。“春无力”三字描写春柳柔媚,反衬了主人公相思之久且深,暗示思妇的痛苦不堪、心神恍惚而无可奈何的情态。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三四句进一步叙述当日送行场面,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是声色的结合,加重了离别的氛围。这应是思妇长久思忆而神魂飘荡中出现的梦境,是思忆当初送别情节在梦境中的再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最是离人梦绕魂牵、永不会忘却的。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过片写眼前事,从室外移至室内,写玉楼中的长夜思念: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这是一个环境幽美.陈设富丽的地方,可“泪”字却已暗示出了女主人公生活中的不幸,而一个“销”字尤见漫漫长夜思妇难眠之孤寂。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最后一句转写梦,似乎矛盾,然矛盾中自有道理。或许在空楼相忆时的词中人本已入梦,并梦见了当时送别的情景,这样更能体现相忆之久。以景铺叙,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此句以“花落子规啼”的凄迷景色,映衬人在梦中的痛苦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唐大中(847—860)年间。《乐府纪闻》记载此事云:“令狐绹假温庭筠手撰二十阕以进。”据此,《菩萨蛮》诸阕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后期(850—859),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唐代·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思恋亲人

温庭筠 菩萨蛮 赏析在格律上,词作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式来表现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而“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二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去声字:“照”“后”“镜”“面”“映”,置于换头之处,吟唱时,就更加显得跌宕飞动,抑扬顿挫。

“懒”字和“迟”字,生动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惆怅倦怠之情态。

全篇内容是写一个女子早晨自娇卧未醒,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而妆毕簪花照镜,而穿上新罗襦之 过程。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

此词写闺怨之情,却不着一字点破,而是通过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动作、服饰,让读者由此去窥视其内心的隐秘。尤其是词的末二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不仅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而且以咏物衬人情,更见蕴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后期。据《唐才子传》和《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

据此可知《菩萨蛮》诸词乃温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进献唐宣宗之作。其时当在大中四年(850)十月至十三年(859)十月之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编为大中六年(852)前后,正值温庭筠屡试不第之时。

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