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邓廷桢《好事近·云母小窗虚》原文赏析(清)邓廷桢
好事近·云母小窗虚
云母小窗虚,窗滤金波疑湿。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天涯犹有未归人,遥夜耿相忆。料得平沙孤艇,听征鸿嘹呖。
一首怀人小词,题材习见,篇幅无多,如何能写得动人?关键在于应追求一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韵味。清代词论家谭献评邓廷桢此词曰“韵胜”,就是有见于其虚处生情、神余言外的妙处。
上片刻意创造了一个寒夜怀人的自然环境。词从室内写起,但既不描绘居室陈设,亦不刻划怀人者动作神态,词笔聚焦于“云母小窗”。小窗饰以“云母”,可见居室之精致;一个“虚”字,又将室内之人与室外之景打通。小窗虚掩,隐然有一抒情主人公在。次句再承窗写:“窗滤金波疑湿”。如水月光透过窗户,光线不再明澈,而显得朦胧,迷离,故曰“疑湿”。一“疑”字,写出抒情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只有神思恍惚之人,方会产生这样的幻觉。三、四句写室外景物:“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小窗虚掩,月光朦胧,于是窗外的“柳烟”,也迷离“如梦”了。“如梦”二字,是形容柳烟,然而又何尝不是室中人恍惚神思的写照呢?柳丝在月光下摇曳荡漾,自然现出“寒碧”之色;但那“寒”字,不也映射出室中人心境的孤寂凄寒吗?上片五句写景,句句是物境,又句句是心境;是景语,也是情语。以少许胜多许,便是其韵味所在。
下片柳暗花明,托出怀人题旨:“天涯犹有未归人,遥夜耿相忆。”室中人之所以神思恍惚,似幻如梦,原来是彻夜难眠,在思念远人之故。至此,上片的物境描绘和心境暗示均有了着落。不过这两句直叙的赋笔也只平平,词若是如此收结,下片就了无余味了,又如何与“韵胜”的评语相副?妙在末两句,词笔又从室内推向室外、推向远方:“料得平沙孤艇,听征鸿嘹呖。”抒情主人公悬揣天涯游子,此时正栖身平沙孤艇之上,举头望天,静听南飞大雁凄厉叫声,聊慰乡思。这种写法,是所谓“从对面着笔”。如此收结,可谓虚处生情、余韵不尽。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 (清)邓廷桢云母小窗虚,窗滤金波疑湿。摇曳柳烟如梦,(1)作用:承上启下。“柳烟如梦”承上文温绿苍翠的竹影而来,写得饶有意境。而“一丝寒碧”则引出下文作者思乡怀远之愁绪。
(2)词作下阕借“人思我”表达“我思人”,与杜甫的《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怀远思人之情表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言之有理即可)
好事近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好事近·梦中作》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前言】
《好事近·梦中作》这首词是写秦观的一个梦境。词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次梦中之游的经过,表现了一种醉倒春光、身与物化的人生境界。
【注释】
①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鱼笛、倚秋千。
②黄鹂:乌名,鸣声婉转。亦称黄莺、黄鸟。
③龙蛇:似龙若蛇,形容快速移行的云彩。
④夭矫:屈伸自如的样子。
⑤空碧:碧空。
⑥了:完全,全然。
【翻译】
一场春雨,给山路上增添了许多鲜花,鲜花在风中摆动,又给满山带来了盎然春色。我走到小溪深处,无数黄鹂飞跃啼鸣。天空中飞动的云彩在眼前干变万化宛如奔腾的`龙蛇,在碧空中屈伸舒展,十分自如。这时,我正醉卧古藤阴下,朦胧迷离,全然不知南北东西。
【赏析】
上片是写词人梦中看到的美景。“春路”两句,写景兼点时令,采用白描手法写活了一个春天。其妙处在于两个动词,一个是“添”字,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一场春雨滋润了万物,促使含苞的山花绽开,于是花儿多了起来;另一方面,春雨来得及时,山花开得迅速,词人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感受到雨露的滋润、春天的美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个是“动”字,它将春花与春色有机地融为一体。春花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代表性的景物,当满山鲜花盛开、争奇斗妍,就能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春天。“动”字抓住了这层含义,用得恰到好处。“行到”两句,进一步描写构成明媚春光的千百只黄鹂。这黄鹂不仅是视觉形象,同时又在听觉上给人以音响。在这春气浮动、姹紫嫣红的深山里,群乌荟集,戏嬉喧闹,交相和鸣,加上小溪的潺潺声,真的美妙动人。
下片是写词人的醉酒。“飞云”二句传神地描写了天空由阴沉多云转为澄澈蔚蓝,进一步说明春天的多姿多彩。云在眼前飞,变幻成龙成蛇,一屈一伸,怪状迭出;不久,这些奇形的云块又慢慢地淡化,最终完全消失,而晴朗、明丽的天光普照四方。这既是指天色而言,又是心情的流露。醉卧二句,是说面对这美好的春光,词人禁不住狂饮起来,以至于醉了,美酒和春色已完全融化在醉得不省人事的作者身上了。这是一种醉倒春光、身与物化的人生境界:不图名利,恬淡自适,神游万物之表,与天地山水共存。
这种物我一体的人生境界,是词人人生遭遇的曲折反映。现实中无法排遣的压抑和苦闷,在词人假托的有花香和鸟语的美妙梦境中得到了完全的解脱。他是很无拘无束和无忧无虑的,他的醉酒也不同于以往的借酒浇愁,而是放开心怀痛饮,是和愁伤从此了结的豪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49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诗词评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