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历代诗歌总集·诗疑》简介介绍

大道家园 2023-07-27 14:06:29

《历代诗歌总集·诗疑》简介介绍《历代诗歌总集· 诗疑》新诗鉴赏

二卷,南宋王柏撰。柏(1197~1274)字会之,号鲁斋,金华(浙江省金华市)人,为朱熹三传弟子,曾被聘为丽泽、上蔡两书院之师,为宋末大儒,著作甚富。

此书上卷为《诗说》,下卷为《诗辨》,王氏论诗不信《诗序》,不信《毛传》《郑笺》,不信《左传》记事,也不完全相信朱熹对《诗经》的解释。他认为《诗经》传本在文字上有脱简、错简、窜乱等重大错误,曾说:“秦法严密,诗无独全之理。窃意夫子已删去之诗,容有存于闾巷浮薄者之口,盖雅奥难识,淫俚易传。汉儒病其亡逸,妄取而攛杂,以足三百篇之数,愚不能保其无也。”因此他把《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篇都定为“淫奔之诗”,是汉儒据“闾巷浮薄者之口”所传唱的淫俚之曲而补入《诗经》的。因此,他“律以圣人之法,当放亡无疑”。删去的名篇有《静女》《野有死麕》《氓》《将仲子》《褰裳》《溱洧》《月出》等三十二篇。另外,王氏还毫不理会《诗经》中作品在音乐、声歌方面的意义,反对以“风”“雅”“颂”分类,主张以义理为归,把《豳风》中的七首诗归为“变雅”,主张把《硕人》篇的四章并为三章。这些大胆的主张不仅反映宋代疑古学风达到了顶峰,也表现出理学家文艺观点的荒谬与迂腐。

此书常见者有清通志堂刻本和中华书局1955年排印的《古籍考辨丛刊》本。

乐府诗集简介《乐府诗集》,乐府诗总集,南宋郭茂倩编,共100卷,是收罗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总集。乐府原意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汉魏、两晋的中央政府常常设有音乐机关,制定乐谱,采写歌辞,训练乐工。后来凡由乐府机关采写、配乐并演唱的歌辞就称乐府诗,也叫乐府。

乐府诗来源有二:一是从民间观风采集而来的歌谣;二是文人依曲谱创作的作品。《乐府诗集》收录了汉代到唐五代的历代乐府诗,以及汉以前的古歌谣。分为12类:(1)郊庙歌辞12卷;(2)燕射歌辞3卷;(3)鼓吹曲辞5卷;(4)横吹曲辞5卷;(5)相和歌辞18卷;(6)清商曲辞8卷;(7)舞曲歌辞5卷;(8)琴曲歌辞4卷;(9)杂曲歌辞18卷;(10)近代曲辞4卷;(11)杂歌谣辞7卷;(12)新乐府11卷。每一类又分若干小类。

《乐府诗集》所收集的诗歌,大多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因乐府旧题创作的诗歌。特别是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现实苦难和思想感情,如《陌上桑》、《东门行》、《战城南》、《孔雀东南飞》等,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艺术成就、表现方法、语言形象等都成为中国诗歌艺术的楷模和渊源。

全书各类有总序,每一曲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及歌辞的起源和发展,做了考订,“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四库全书总目》)。每一题以古辞居前,历代仿作依次列后,对研究乐府诗的源流和发展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现有宋《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影印本、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宋本出版的影印本。1979年中华书局重加校勘整理,标点重印,书后附有作者索引和篇名索引。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s/1iD-4ORYgY0SYiz1kMKIElQ

 提取码: pbwn

诗经分为哪三部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诗经》的作品介绍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搜狗百科-诗经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ici/549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