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美国)卡尔·桑德堡:雾

大道家园 2023-07-27 06:44:32

作者:林文琛

迈着小猫的脚步,

雾来了

它静静地蹲坐着

看看港口

看看城市

然后再走开

(李文俊译)

(美国)卡尔·桑德堡

《雾》是作者有一次在少年法庭接待室等候一位法官时,不经意写下的。诗歌出版后,深受欢迎,经常被选入各种诗集或谱成歌曲,成了“按字数计算稿费拿得最多的美国诗。”(赵毅衡:《现代美国诗选》,1985年外国文学出版社)

这首诗写于1916年。当时,美国诗坛正处于新旧交替时代,一方面,继续充斥着无病呻吟、脱离现实的传统诗歌,另一方面,兴起了意象派诗歌运动。桑德堡的诗歌则如又一股清风吹进诗坛。他以惠特曼的自由体为基础,吸收意象派、东方诗和民歌技巧,运用当代工人口语,抒写过去认为不能入诗的题材,歌唱美国工业文明,再现大城市的声音和色彩。《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桑德堡的风格。从题材看,它描绘芝加哥城的雾景,再现美国这个中西部大工业城市难得的片刻的宁静和迷蒙,透露了作者对美国现代工业文明由衷的好感。从艺术风格看,虽然桑德堡不是意象派诗人,但他的这首诗一直被视为典型的意象主义佳作,这也说明诗人风格的多样化。《雾》的确具有意象诗表现直观印象、观察尖锐新奇、用语浓缩精练、节奏富于乐感等特点。全诗是诗人对晨雾的瞬间印象的具体摹写,由它来引发读者对笼罩城市、港口的雾色的联想,而诗人的情感则毫无直接表露;它以“小猫的脚步”暗喻晨雾,视角奇特,意象新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诗的句式采用惠特曼的自由体,不押韵,又比惠特曼句式更简短、平白,更口语化。诗的音节高度凝练,和日本俳句诗五、七、五音节三句的形式相去无几。当时,意象派诗人(如庞德、埃米·罗厄尔等)常仿俳句音节写诗,桑德堡显然也受影响。他自己说:“说到《雾》,当时我一直沉醉在日本俳句诗里。”(哈里·戈登:《卡尔·桑德堡》,1961年世界出版公司)评论家也指出:“《雾》的技巧得自桑德堡对日本俳句的意象主义成就的钦羡。”(约瑟夫·哈斯等:《卡尔·桑德堡绘图传记》,1967年,纽约版)诗的节奏富有内在音乐美,虽不押韵,但短短的二十几个音节中交织着十几个悦耳的“流音”、柔和的摩擦音,正好表现轻绕曼笼的雾的意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46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