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凉州词(其一)》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7 06:32:19

《凉州词(其一)》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黄河远上①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②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③玉门关。

【注释】

这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远眺黄河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气,一种壮烈广阔的哀怨,王之涣作。《凉州词》是为当时的名曲《凉州》配的唱词。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作品多已散佚,仅有六首诗传世。

①远上:远远望去。

②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

③度:吹到过。

【大意】

纵目望去,黄河渐远,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玉门关耸峙在那里,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的迟迟不来呢?自古以来,春风就没有吹到过玉门关啊!

【赏析】

西北的风光是如此壮阔,若再加上黄河,那简直是奔放得气势万丈。同一条黄河,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不同的豪情,李白的黄河是来自天上的水,汹涌澎湃,奔流入海。而同一条黄河,同一位世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情思。有时候,王之涣看到的是入海流的黄河,而如今,在他眼前的是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源远流长,这是奔涌不息的黄河所表现出来的极静之美,当然,还有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

极目而望,黄河的源头、大漠的边际,有一座塞上孤城,在以黄河、大漠为主的远大背景下,是如此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座漠北孤城,不是居民的住所,是戍边的堡垒,是国家的要塞。

有要塞自然就有戍边的战士,他们背井离乡多年,对家乡的思念时时表露出来。手中的羌笛经常奏出的是《折杨柳》的曲调,这是一个战士乡愁的倾诉,是触动另一个战士柔软内心的钥匙。虽然奏着《折杨柳》,却没有一枝杨柳可供折。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折柳送别已经让人情难自胜,此情此景,更加让人难堪。

【拓展】

王之涣《凉州词》组诗共二首,其中第二首从侧面烘托了当时唐帝国的强盛。全诗如下: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46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