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上林晓

大道家园 2023-07-26 22:20:48

上林晓上林晓

日本小说家。原名德广严城,生于高知县幡多郡。192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毕业后,担任出版社校对、编辑部编辑等。工作期间,与永松定等创办同人杂志《风车》(1927—1931)。1932年发表他的成名作《偷蔷薇的人》,这篇描写贫苦农村少年内心悲苦的抒情性极强的小说受到文坛的瞩目。1938年发表的《安住的家》是他 “私小说”创作的开端。同年问世的《父母记》是他取材家乡生活的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品。1939年后,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他长年患病的妻子,这类小说被称为 “病妻小说”,可举《晚春日记》(1946)、《在圣约翰医院》(1946)等为其代表。1962年,上林患脑溢血以致半身不遂。以后,以口述进行创作。描写大病之后心境的小说《白色的屋形船》(1963)是这段时期的主要作品之一。

从校园到婚纱,感谢不放弃(1)

2020年3月8日,林晓收到了唐子玮的求婚短信。

“晓晓,疫情结束,我们就结婚吧。”

林晓想也不想就回道“好”

唐子玮的电话立刻就打了过来“真的吗?真的吗?不骗我?”

可以想象到屏幕那端的他异常的激动。

“当然是真的,骗你是小狗。”

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有62天。

但距离他们相恋,已经整整十年了。
(2)

他们是同学,但也仅仅是当了一年的同学。

林晓至今都不太记得高一的时候,班上有这么一号人,谁叫一个班有九十多人呢。

是什么时候两个人有了交集的呢?故事得回到高一第二学期那年的暑假。

暑假期间,林晓回了一趟学校,拿书。

可惜,那天天公不作美。林晓拿着书一直在校门口等,没办法,离公交车路口有点远。

“同学,需要帮忙吗?我遮一下你。”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雨也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林晓也不扭捏,赶紧点头。

“书,我替你拿。”

林晓怔了一下,抬头看了看旁边的人。比自己高了一个头多,还,有点眼熟。

“那个,你是哪个班的,有点眼熟呀?”

“当然眼熟呀,我们是一个班的,哇,你厉害。”

“哦,原来呢,我就说,怎么这么眼熟,哈哈哈。”

笑声在雨中荡漾,平行线开始有了交集。
(3)

暑假期间,两人聊得火热,嗯,是打着学习的旗号。

唐子玮的成绩比林晓的好,自然不能这么轻易放过他。

等到两人彻底熟了之后,唐子玮问林晓,怎么同学了一年竟然对自己毫无印象?

简直不可思议。

“哦,我脸盲。”

唐子玮满脸黑人问号脸,这丫头!

“林晓,你选了什么班,文科还是理科?”

“文科,怎么啦?”

“看来真不用当同学了,我选了理科。”

“不当同学,当朋友啊,猪”林晓脱开而出。

哈哈,也对,不当同学还可以当朋友。

那点隐藏在唐子玮心里的小小失落,在这句话里,随风而散。
(4)

高中三年,两人的关系,用林晓的话说“亦师亦友。”

唐子玮成绩比较好,经常会替林晓补一下课。偶尔还会意味深长地说“你这么笨,怎么办呀?猪。”

林晓就会反驳“你才是猪呢,你全家都是猪!”

两个人就会像小孩一样,在操场上你追我赶,打打闹闹。

青春就是在这样美好中流淌而过。

其实,对于唐子玮,林晓的心里是充满感激的。

感谢他,可以让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全力以赴,至少,对于学习,没有遗憾。
(5)

大学的时候,两人的学校,也不算远。

林晓在湖南,唐子玮在重庆。

林晓经常在微信上调侃他“重庆妹子听说很美哟,记得带一个回来,哈哈。”

唐子玮总是回她一个白眼。

哦,是什么时候在一起的呢?

应该是2013年的元旦。

唐子玮趁着元旦假期跑过来湖南找她玩。

跨年夜那晚,他们也跟着去了橘子洲。倒计时的时候,林晓嚷嚷着赶快许愿。

数到1的时候,她听到唐子玮的声音在耳旁响起:

“我希望林晓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可以吗?”

漫天烟火,璀璨绚丽。

林晓的回答,也像极了往日的风格。

“好吧,那就勉为其难当你女朋友吧。”

他的吻,轻轻落下,那一刹那,如梦如幻。
(6)

恋爱中的女孩,总喜欢问对方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自己的。林晓也不例外。

唐子玮的答案也出乎她的意料。

他说,就是那个雨天呀。

一个女孩子傻傻地抱着书,在校门那里等。看不到漫天的雨,只看到你。

好吧,这已经是理科男最浪漫的情话了。

恋爱就是异地,苦吗?好像也没有多苦。

想对方的时候,眼都不眨,就订火车票过去了。

书柜里那一叠一叠的火车票,是俩人爱的美好证明。

那有吵过吗?也有。

记得有一次,林晓生日,俩人早早就约好要一起去厦门过。

可是,却没有等到唐子玮。

那时已经是大四的下半个学期了,唐子玮也找到实习的工作了,因为有一个项目处于攻关的阶段,忙的天昏地暗,别提他没记起,脱身就更加不可能了。

但这也不能怪林晓生气,满心期待赶去,结果只是一场空欢喜。

两人大吵了一架,冷战了两个星期。
(7)

不过,最后也是唐子玮求的和。

他订了两人的高铁票,软磨硬泡拉上林晓,最终如愿在厦门补过了生日。

看在他那么有诚意的份上,怎么也得原谅他啦。

本来以为毕业能结束异地的状态,但,并没有。

唐子玮去了深圳,而林晓,依然留在了湖南。

林晓没有抱怨,毕竟相对于他的专业,在深圳发展的话,前途无可限量。

唐子玮很少说过动人的情话,但分别的那天,他给林晓发了条短信。

这条短信,林晓一直保存至今。

“晓晓,你是我爱了那么多年的女孩。我想努力一点,给你一个家。”

那是2016年的夏天。

炙热的盛夏,他的爱,冲淡了毕业季分离的忧伤。
(8)

彼此都有各自的生活,但都有共同的目标,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但这么分着确实也不是办法。

唐子玮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让他离开深圳,那是不太可能的。

既然他不能过来,那就我过去吧。林晓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那是2018的冬天了,林晓辞了工作,拉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就过去投靠唐子玮了。

唐子玮很惊讶,他不太敢相信,林晓为了他放弃了生活六年的湖南。

“你不是爱惨了湖南的辣吗?舍得放弃小龙虾呀?”

“因为,猪肉比小龙虾贵点,哈哈哈。”

在笑声中,就这样开启了两人的同居生活。
(9)

两个没有磨合过的人,一旦同居,总是会把缺点暴露出来。

能接受,就继续过。不能的话,就分开。

他俩也吵过。

林晓父母并不是很同意女儿和他在一起,没有房子,没有车,拿什么来生活?

现实吗?的确。

可是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以后的婚姻生活没有保障。

不过,在最难的时候,他们都不愿意分开彼此的手。

唐子玮总会对林晓说,再等等,等我攒够了钱,我就去见你父母。

我们的爱情会输给现实吗?

林晓不知道,但她愿意再等等。

等他给她一个家。
(10)

这一天,好像来了。

唐子玮的一句话“晓晓,疫情结束,我们就结婚吧”把她拉回到过去。

从相恋到现在,七年多了,他终于要给她一个家了。

往事一幕幕,好像那年夏天,就在眼前。

那个少年,撑着伞,从雨中走来,小心翼翼地问“同学,需要帮忙吗?”

缘分,就这样无声开启。

“唐子玮,你确定要娶我吗?我很懒的,又好吃,而且还很贪的,怎么办?”

“哦,我养你呀,猪。”
ps:你有这样的故事吗?

玉雕大师——林晓林晓,出生于玉雕之乡—镇平。1994年来到扬州学习扬州玉雕技艺,从事玉雕行业二十余年,其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不拘一格、构思巧妙、神形兼备、独树一帜。2012年回到家乡创办“佳玉户晓”玉雕工作室。

林晓认为玉雕艺术,是指运用特定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生活、传承文化、揭示思想的一种行为。玉雕艺术就是利用玉这种特殊的载体,通过雕刻、琢磨等工艺手法,以景寓意,借作品内容表达创作者思想的艺术。艺是工的升华,它带给人们的首先是视觉上的美感,进而是精神上的启迪,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所在,是玉雕艺术的生命力。

他说:“抛开传统,我们发现无法创新。当你以为是创新时,其实别人之前已经做过了。做自己就好,但往往做好自己很难,你没有跳脱出去,就不是你自己。”

林晓玉雕创作上毫不含糊,十分积极。纵观他的从艺经历,可是说他就是为玉雕而生的人,在玉雕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林晓性格本身就是喜静不喜动,而玉雕则需要个人具有极大的耐力和定力。同时由于他的专业美术基础,让他在掌握了玉雕技术基础功之后,很快就能创造出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

无论是那一个门类的艺术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自己的作品能够一眼被人识别并喜欢就更是难上加难,显然林晓是做到了。但是他做的作品并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每个作品还有着自己清晰明朗的特点。

有时候利用玉料上的皮色,只雕刻出一张脸、一只手,同样可以传达出准确的信息,让人心领神会。林晓觉得有的玉雕作品可以让鉴赏者通过欣赏而悟出一定人生道理,达到思想的升华,而有的作品会让鉴赏者啧啧赞叹雕刻工艺的高超精确,而前者远比后者要高明得多。力争将每一个材料所包含的元素都发挥到极致,做出真正值得欣赏、把玩,值得永远留存于世的艺术品。

2015年作品《西天取经》荣获“陆子冈杯”金奖

2016年作品《三娘教子》荣获“神工奖”金奖

2016年作品《封侯拜相》荣获“百花奖”银奖

2017年作品《福禄寿三星》荣获“陆子冈杯”银奖

2018年作品《君临天下》荣获“玉雕大师杯”金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43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