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唐诗纪事

大道家园 2023-07-26 03:22:40

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唐诗纪事诗词研究·诗论著述·唐诗纪事

诗话与诗歌汇编。宋计有功编撰。计有功,字敏夫,号灌园居士,邛州临邛(今四川邛崃)人,或作邛州安仁(今四川邛崃东北)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以右承议郎知简州,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七年赴临安奏对,献所著《晋鉴》,擢直秘阁、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二十八年知眉州,后移知嘉州。为南宋抗金将领张浚从舅,曾长期参与张浚幕府。《唐诗纪事》八十一卷,成书于计有功晚年,初刻于南宋宁宗嘉定甲申(1224)。其自序谓:“唐人以诗名家,姓氏著于后世,殆不满百,其馀仅有闻焉,一时名辈,灭没失传,盖不可胜数。敏夫闲居寻访,三百年间文集、杂说、传记、遗史、碑志、石刻,下至一联一句,传诵口耳,悉搜采缮录;间捧官牒,周游四方,名山胜地,残篇遗墨,未尝弃去。老矣无所用心,取自唐初,首尾编次,姓氏可纪近一千一百五十家;篇什之外,其人可考,即略记大节,庶读其书,知其人。”可见其编纂此书,乃经过长期积累。凡唐代诗人,有名必录;既辑存诗歌作品,也收录诗歌本事及有关评语;如其人可考者,还撮述其世系爵里及生平经历。全书共收唐代诗人一千一百五十家,搜罗面极广,内容也相当繁富。编排体制系按人立目,首列帝王后妃,末列僧道、妇女、无名氏等,中间则大致以时代为序,但并不严格。也有一人而分列两处的,如白居易见于卷三八、三九,但于卷四九又重见,可能是编排时的疏忽。该书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一是辑集了大量诗歌作品,有许多唐代诗人诗作都是靠它流传下来的。这也为后世汇编唐代诗歌总集提供了基础。胡震亨编纂《唐音统签》以及后来清代编纂《全唐诗》,于该书均有所资取。即如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由于所传版本不同,也可供校勘之用。二是从数百种前人著作中辑集了大量有关唐诗的资料,对于研究唐代诗人生平及其作品具有重要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指出:“张为之书(按指《诗人主客图》)独藉此编以见梗概,犹可考其孰为‘主’,孰为‘客’,孰为‘及门’,孰为‘升堂’,孰为‘入室’。则其辑录之功,亦不可没也。”故该书历来为唐诗研究者所重视。但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所辑诗歌中,应制、奉和、陪侍、游宴、投献、赠答一类作品相当多,而反映社会现实、思想性强的作品却比较少,像杜甫不录《三吏》、《三别》,白居易不录《新乐府》、《秦中吟》,实为一大缺憾。而在所辑的资料中,又有不少涉及鬼神迷信、梦兆谶应等荒诞无稽的内容,未免精芜杂陈。此外,书中还有一些疏误,如“李元操之为隋李孝贞字,漫附开元中;僧隐丘《琪树诗》之为《丹阳集》中蔡隐丘诗,误去蔡字作僧;晋释帛道猷诗误作昙翼,列僧中”(《唐音癸签》);隋弘执恭误作唐人;王绩、王勣实为一人而误作二人;来鹄、来鹏实为二人而误作一人;卢渥名下出自《云溪友议》的材料误作出自《本事诗》等,均未免疏于考证。然而正如胡震亨所说:“亦其编录浩繁,故偶尔失检,不足为疵也。”(同上)《唐诗纪事》开创了兼收诗歌与诗话的编纂体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清人厉鹗编《宋诗纪事》,近人陈衍编《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陈田编《明诗纪事》、邓之诚编《清诗纪事初编》,今人钱仲联编《清诗纪事》,都是《唐诗纪事》的后继之作。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校勘本,巴蜀书社王仲镛校点本。

诗文评论的典籍有哪些?诗文评是我国古代特殊的文学批评论著。古代诗文评论著述,最早散见于“六经”、诸子之中,其内容是零星的、片面的。随着文学的发展、作品增多,才有了文学批评的专论。如魏晋时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但这些还不是专门的诗文评典籍。南朝梁代出现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十卷,分上下编,各25篇。上编前五篇是该书总论,其余20篇为文体论;下编前24篇探讨系统的创作理论,最后一篇是全书总序。《文心雕龙》是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的奠基性著作,所以千余年来盛行不衰,有许多人为之评点注释、研究阐发,南朝梁代还出现了钟嵘撰著的《诗品》,这是我国文学评论史上第一部诗论典籍,也是一部文学批评的杰作。《诗品》分上、中、下三卷,专论五言诗,品评由汉至梁122个作家。它作为诗歌评论的开山著作,同样引起历代学者的重视,流传甚广。在《文心雕龙》和《诗品》的带动下,我国古典诗文评典籍层出不穷,代有所继。在诗评方面,唐代有司空图的《24诗品》一卷,将古代诗歌创作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等24类进行评论,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过郭绍虞的集解本。宋元以后,诗词评论多以诗话、词话的形式出现,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一卷,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五类,提出较系统的诗歌批评理论。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一部诗话集,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收宋以来各家诗话,间附己见,对前人诗作进行具体评论的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除论诗外也记述文坛掌故和诗人轶事,全书16卷,补遗10卷。以上三部典籍除有刻本流传外,也有经今人整理校订后出版的铅印本。清人何文焕编辑的《历代诗话》,是一部历代诗话总集,收录自钟嵘《诗品》至清代的诗话共28种;近人丁福保又编《历代诗话续编》一书,补录由唐至明诗话28种;丁福保还辑有《清诗话》,收清代诗话42种。以上三部总集保存了古代诗话的大部分著作,利用起来比较方便。我国古代还有“诗纪事”一类书籍,兼具诗歌评论与诗歌史料的性质,这类书首创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后人仿作接续,于是由唐至清,诗纪事类典籍也自成一个系列。

宋以后出现的词话是评论词作的专门典籍,其内容或评论词人、词作,或品评词派,或记载有关词的本事。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五卷,张炎的《词源》二卷,清代张宗棣的《词林纪事》22卷,都是研究我国古代词人及其作品的重要参考书。今人唐圭璋先生编有词话总集《词话丛编》一书,收宋以后历代词话60种。

请问七绝诗有哪些写作规范呀?七绝:是由律诗演变而成。七言绝句的结构是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四句押为两韵,二、四句入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其平仄格式有四种:
即:平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仄起首句不入韵四种。
平仄律源于唐代以前的“双换头”。其主要规律是:格律诗的一句之中平声字与仄声字交替,相对的两句(对句)之中平声字与仄声字相对立。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要相粘。如一首七言诗,其第一句如果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本句之中平仄交替),第二句则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即第一句与第二句的平仄对立。第三句必须是“平平”,起首,以与上一句相粘。另外,格律诗还讲究首句是用两平声字起首还是用两仄声字起首,前者称为“平起式”,后者称为“仄起式”。还有,人们作格律诗时对平仄声宇的运用可以灵活掌握,一般的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一句之中,第一、第三、第五个字可以平仄不拘,而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因为是节奏点之所在,则必须严守原格律平仄的规定,要做到“分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42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