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音乐·《第四交响曲》西方文学·音乐·《第四交响曲》
艾夫斯作于1909—1916年,是作者独特风格的最高范例。作者声称要通过此曲询问人类生存的原因。由于极难演奏,1927年在纽约只演奏了两个乐章,他死后的1965年,因为得到一笔资助金才最终获得全曲演出的机会。乐曲要求一个大型管弦乐队,并增加两架钢琴,一架管风琴,一架钢片琴,一组离主乐队很远的弦乐小组与一个大型合唱队。全曲包含四个乐章。Ⅰ前奏: 庄严地。主要乐队演奏参差不齐的、充满戏剧性的音乐,幕后弦乐小组却沉静地演奏圣歌,合唱队唱一首齐唱曲,以摇摇摆摆的6/8拍子随乐队的3/4和4/4拍同时进行。Ⅱ.小快板。显示了一幅巨大的世俗全景画面。乐谱十分复杂,以致需要两名指挥来协调各种不同的拍子和速度。音乐引用了大量流行曲调,小提琴在钢琴弹奏的拉格泰姆伴奏下,时时以1/4音拉出乡间提琴曲的片断。这些曲调在各种节拍速度上演奏,便经常出现一片密集的音响而难以区别。所有这些复合体都有标题解释。Ⅲ.赋格: 中庸的行板。是一首缓慢的、有调性的乐曲,是为“表现生活对进入形式主义,拘泥仪式所作的反映”。Ⅳ.庆严的行板,很慢地。恢复了二度音的复杂结合,合唱用哼唱唱出宗教色彩的赞美诗片断,与乐队的弱奏相结合,进入了一个更高的超自然的梦幻王国,总结了四个乐章的内容。
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表达了什么感情1877年初,柴可夫斯基着手写《第四交响曲》。其时,他同梅克夫人交往不深,但他却非常想把这首交响曲献给梅克夫人,希望她能从中发现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思想的回声。因为“靠了直觉,我知道谁也不能像您那样对我的音乐产生热烈的反应,我知道我们的灵魂是亲近的......在创作这首交响曲时,柴可夫斯基心里总是想着梅克夫人。他是带着爱和喜悦来写《第四交响曲》的。对此,梅克夫人内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在信中,他们总是把第四交响乐称为“我们的交响乐”。
然而,由于神经痛的困扰,又受到不幸婚姻(1877年7月18日,柴可夫斯基与安东尼娜成婚,不久分居。他称结婚日为“恐怖的日子”。)的折磨,这部交响曲写得很慢,花了近一年的时间。1878年2月22日,莫斯科音乐学院的管弦乐队在鲁宾斯坦的指挥下,第一次演奏《第四交响曲》。梅克夫人不顾身体的不适和剧场的寒冷,独自坐在包厢里聆听“献给我最好的朋友”的交响乐。柴可夫斯基当时住在意大利的公寓里。他收到了梅克夫人祝贺演出成功的电报。但这次演奏在莫斯科的音乐界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1878年12月在彼得堡演奏时,《第四交响曲》才得到巨大的成功。
可以说,《第四交响曲》是他们两人情感交流的产物,并伴随音乐家走完生命旅程。1893年5月中旬,柴可夫斯基在伦敦亲自指挥交响乐团演奏《第四交响曲》。同年l1月,他奏完了生命的最后一个音符。
西贝柳斯第四交响曲西贝柳斯第四交响曲创作者是让·西贝柳斯
让·西贝柳斯(Jean·Sibelius,1865年(乙丑年)12月8日-1957(丁酉年)年9月20日),又译西贝流士,芬兰著名音乐家,民族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晚期重要代表;早年初学小提琴和音乐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纳进修;其音乐作品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作品有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交响传奇曲四首(《图内拉的天鹅》)、小提琴协奏曲、交响诗《萨加》(即《冰洲古史》)、《忧郁圆舞曲》(戏剧配乐)、弦乐四重奏及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配乐;此外还作有大量的歌曲、钢琴曲等等。
《第四交响曲》 (1911)气氛晦暗,富于冥想性,是一部独特的表现内心世界的作品;第五交响曲(1915)是一部欢快、嘹亮而庄严的作品。作者写此曲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尽管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西贝柳斯在这部交响曲中却对人类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42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