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宋)石孝友《浪淘沙·好恨这风儿》原文赏析(《全宋词》石孝友(4))

大道家园 2023-07-25 15:01:01

(宋)石孝友《浪淘沙·好恨这风儿》原文赏析(宋)石孝友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栖,载取人人蓬底睡,感谢风儿。

把词尤其是小令写得象民歌,这本来无可非议,因为词本来就从民间来,回归民歌风格,也算是叶落归根;用口语俚词写词,这也是常有的事,因为词在文人心目中不象诗,诗是正经八板写给人看的堂皇作品,而词多是自娱娱人的玩艺儿,更何况南宋以来一直存在着词的俚俗化口语化趋向。据说石孝友是一个诙谐的文人,而他的《金谷遗音》中又大都是“迷花殢酒,弄风嘲月”之作,那么我们读到这首颇似民歌俚词的《浪淘沙》就不奇怪了。

这首词不象其他文人词那样写清丽雅洁,却给人以率口而出、俚俗诙谐的感觉,正是因为它用了“风儿”、“船儿”、“眉儿”这类带“儿”字的俗话和“叵耐”、“人人”这类文言中罕见的口语。这些语词往往能增添词作的幽默诙谐色彩和流畅自然韵味,使人读来如身历实境而不象读雅词如隔一层屏障,就象对话和念书,用“念书”腔说话总叫人难受而用“对话”腔说话却使人感到亲切一样。而词里三用“风儿”三用“船儿”,这种不象经过雕琢的语句倒象绕口令似地不避重复的语句更使词有了口语化的风格,这种语言风格虽然不够细腻、含蓄、委婉、精炼,但很传神,象“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就把一个女子跌足嗔骂风吹船行令人分离的娇憨态写得极好,而“载取人人蓬底睡,感谢风儿”这句带有祈使意味的话,也把一个女子痴情臆想的神情写得很充分。不过,这是一首以“别离”为主题的词,自从先秦以来,离别主题都是以悲哀为情感基调的,从《九歌》“悲莫悲今生别离”、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都是如此,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模式,可是这首《浪淘沙》却因为许多带谐谑色彩的口语和一些不同于生离死别的说法,使那种自古以来的别离伤感被冲淡了,未免有些儿滑稽。当然,如果我们将离别者不是视为多感善感的文人而乐观开朗的平民,那么,这娇憨的口吻、既悲伤又自慰、且喜且悲、时喜时悲的情感就与语言风格一致起来了。

《全宋词》石孝友(4)芳时不分空憔悴。抖擞愁怀赊乐事。罗衫一任涴尘泥,拚了通宵排日醉。

玉楼春

扁舟破浪鸣双橹。岁晚客心分万绪。香红漠漠落梅村,愁碧萋萋芳草渡。

汉皋佩失诚相误。楚峡云归无觅处。一天明月缺还圆,千里伴人来又去。

玉楼春

井花暖处新阳动。节物撩人添倥偬。寒齑冰齿晕轻澌,败絮粟肌悭短梦。

文章彻了成何用。闷拨炉灰窥饭瓮。寻思已得到春时,预把五穷连夜送。

玉楼春(冬日上江西漕鲁大卿) 汉皇受禅新尧统。沼跃潜鱼仪舞凤。五云色备观台书,万世功成贤相用。

江湖襟带蛮荆控。摩抚民劳输土贡。愿倾石尉望尘心,来献鲁侯难老颂。

玉楼春

一阳不受群阴壅。残历行间冬破仲。云低吹白腊寒浓,梅小绽红春意重。

湖山千里勤飞控。淑气冲融披水冻。笑携雨露洒民心,暗聚精神交帝梦。

玉楼春

黄钟应律扶炎统。舜日迎长佳节用。娟娟芳意著花梢,盎盎暖香浮酒瓮。

寿觞唤取纤纤捧。雨歇珠帘云绕栋。兴来且伴橘中仙,归去却联池上凤。

玉楼春

台门瑞霭光阳动。人语鼓声沈汹汹。观风堂迥暗香飘,卷雨楼前寒翠拥。

锋车促入承天宠。丹诏衔来须彩凤。五丝宫线日边长,看补岩廊龙衮缝。

西地锦

回望玉楼金阙。正水遮山隔。风儿又起,雨儿又煞,好愁人天色。

两岸荻花枫叶。争舞红吹白。中秋过也,重阳近也,作天涯行客。

朝中措

乱山叠叠水泠泠。南北短长亭。客路如天杳杳,归心能地宁宁。

春光荏苒花期,冷落酒伴飘零。鬓影黄边半白,烧痕黑处重青。

阮郎归

烛花吹尽篆烟青。长波拍枕鸣。西风吹断雁鸿声。离人梦暗惊。

乡思动,旅愁生。谁知此夜情。乱山重叠拥孤城。空江月自明。

满江红

雁阵惊寒,故唤起、离愁万斛。因追念、镜鸾易破,凤弦难续。诗句已凭红叶去,梦魂未断黄粱熟。叹浪萍、风梗又天涯,成幽独。

归来引,相思曲。尘满把,泪盈掬。对长天远水,落霞孤鹜。立尽西风无好意,遥山也学双眉蹙。恨草根、不逐鬓根摧,秋更绿。

浪淘沙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_。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胜胜慢

花前月下,好景良辰,厮守日许多时。正美之间,何事便有轻离。无端珠泪暗簌,染征衫、点点红滋。最苦是、□殷勤密约,做造相思。

咿哑橹声离岸,魂断处,高城隐隐天涯。万水千山,一去定失花期。东君斗来无赖,散春红、点破梅枝。病成也,到而今、著个甚医。

忆秦娥

秦楼月。秦娥本是秦宫客。秦宫客梦云风韵,借仙标格。

相从无计不如休,如今去也空相忆。空相忆。尊前欢笑,梦中寻觅。

菩萨蛮

酒浓花艳秋波滑。舞余腰素花枝活。相见又还休。不禁归去愁。

醉衾成独拥。月冷知霜重。早是梦难成。梅花肠断声。

菩萨蛮

雪香白尽江南陇。暖风绿到池塘梦。叠影上檐明。夜潮春水生。

踏青何处去。杨柳桥边路。不见浣花人。汀洲空白苹。

菩萨蛮

花销玉瘦斜平薄。舞衣宽尽腰如削。困甚不胜娇。乌云横鬓翘。

双蛾颦浅黛。鸾镜愁空对。罗袖晚香寒。泪珠和粉弹。

惜奴娇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

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没前程、阿谁似你。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是你。我也没、星儿恨你。

惜奴娇

合下相逢,算鬼病、须沾惹。闲深里、做场话霸。负我看承,枉驰我、许多时价。冤家。你教我、如何割舍。

苦苦孜孜,独自个、空嗟呀。使心肠、捉他不下。你试思量。亮从前、说风话。冤家。休直待,教人咒骂。

江城子

青青杨柳水边桥。水迢迢。柳摇摇。缓引离觞,频驻木兰桡。我是行人君是客,俱有恨,总无聊。

冰澌波暖数琼瑶。舞晴飚。拂春潮。一片别魂,销尽遣谁招。不似严阳山上雪,魂易尽,雪难销。

江城子

相逢执手也踟蹰。立斯须。话区区。借问来时,曾见那人无。忍泪啼痕香不减,虽少别,忍轻辜。

《浪淘沙》古诗原文是什么?原文: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卖花声”。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

《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清真集》入“商调”,韵味转密,句读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代表作有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浪淘沙九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40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