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陈亮《虞美人·春愁》原文赏析(宋)陈亮
虞美人·春愁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这首词题为《春愁》,抒写了词人面对春景而泛起的怀人念远的春愁。
词的上片全是点缀春景。东风,云缕,萧萧之雨,新归之燕:诸般景物都传递了春的信息,尤其是新归的燕子,非春莫属。但又并非诸景的单纯罗列,——如此则无“艺术”可言。词人的艺术匠心,正是在于把诸景组织成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轻云缕”在“东风”吹拂下“荡飏”,“萧萧雨”亦由“东风”吹送而来;“水边”句点缀尤为活脱可观;“水边台榭”既为词增一境界,又是新归燕子栖居之所,而归来的新燕,“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可见其营筑新巢之忙碌。这句写得很美,从视觉、感觉、嗅觉入笔,写泥湿而香,杂以落花,遣词造句,精工巧饰,用以描绘新燕,深致颂美之意。上片写景,有至大之景,亦有至细之景。至大者如浩荡的东风,高天的云缕,无边的萧萧雨;至细者则写到新燕口中的香泥以及其中的落花。这种写景,疏密有致,自然真切,确是上乘笔墨。下片过片“海棠糁经铺香绣”,紧承上片结句“落花”而来,补足上片写景之意,并由海棠糁径透出惜春伤感之意,而“依旧成春瘦”则直笔抒情,扣《春愁》题旨。“黄昏庭院柳啼鸦”,用此凄凉之景,进一步渲染词人的“春愁”,而在用笔上,与上片境界的优美,与下片结句“和月折梨花”的静谧,都适成对照,极是词中跌宕之笔。结句“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曲终见意,揭示词人“春愁”的原因。“那人”,或是词人所怀念的恋人。从“依旧成春瘦”的“依旧”看,词人与这位恋人已分离很久了。
以上便是这首词字面上所规定的景与情,这是我们读这首词时所应当首先理解的。然而,词往往是抒发“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的工具,而陈亮又是一位抱有济世之怀而郁郁不得志的词人,他往往把自己的济世之怀寓于词。据叶适说,陈亮每作一词,往往慨叹:“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水心集·出龙川集后》)这当然主要是指其爱国词作而言。但象这类感物而发,即景抒情的小词,若深求之,似乎也可以体味到其中的寓意。试看起首两句,“东风”既可“荡飏轻云缕”,又“时送萧萧雨”,可见其晴雨作态,反复无常。“东风”在古典诗词里往往有其象征性。催春的是东风,送春的也是东风。在这首词里,落花糁径便是风雨交纵的恶果。联系陈亮所处的政治背景和他的平生遭遇,这里的“东风”应该是有其内涵的。如是,则词人的“春愁”不正是其“经济之怀”屡被摧残所凝聚的感情吗?而他所怀念的“那人”倒很可能就是那些被远谪他乡的爱国志士了。
虞美人·春愁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虞美人·春愁 [作者] 陈亮 [朝代] 宋代
东风荡漾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虞美人·春愁》作者陈亮简介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諡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陈亮的其它作品○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 水龙吟·春恨
○ 念奴娇·登多景楼
○ 梅花
○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 陈亮更多作品
虞美人古诗 虞美人这首诗歌的原文解释以及赏析是什么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原文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这首诗的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3、赏析:《虞美人》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8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古诗歌笺释三种
下一篇: 白居易《商山路有感》诗词注释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