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梁启超
浣溪沙·台湾归舟晚望
老地荒天閟古哀,海门落日浪崔嵬。凭舷切莫首重回!费泪山河和梦远,凋年风雨挟愁来。不成抛却又徘徊。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廷腐败无能,中国战败,第二年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梁启超此词题为“台湾归舟晚望”,是触景生情之作,为祖国大好山河竟遭帝国主义宰割而一洒悲愤的血泪。
开头两句劈空而来,总摄全篇。长期以来,清政府卖国投降,列强蚕食中国,如今日本帝国主义又强占我神圣领土台湾,造成了中国人民历久不绝的悲哀——“老地荒天閟古哀”,也激起了中国人民历久不衰的高昂斗志——“海门落日浪崔嵬”。“閟古”,即终古。“浪崔嵬”,谓海涛如山,象征心潮激荡斗志昂。眼见宝岛丧失,山河破碎,落日西沉,词人悲愤已极,不忍回顾,一再劝阻自己:“凭舷切莫首重回!”这充分表现了一个爱国者眷恋台湾宝岛的凄恻难禁之情。
下片进一步抒写此情。“费泪山河和梦远,凋年风雨挟愁来。”已经丧失而令人垂泪的山河,正和梦飘然远逝;催人年老的风雨,偏偏又挟带愁来。满目山河破碎,词人也已肝肠寸断,血泪盈眶。对于神州沉陆,宝岛丧失,他“不成抛却又徘徊”。他并非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家,而是寄希望于帝王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因此他对于祖国沉沦,虽“不成抛却”,无限哀痛;但又回天无力,惟“徘徊”而已。不过,其伤时感事,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直抒胸臆,境界阔远,气势磅礴,感情愤激强烈而又沉痛郁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晋唐江西诗歌·盛唐江西诗歌·刘眘虚
下一篇: 罗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