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明)龚贤《西江月·新结临溪水栈》原文赏析

大道家园 2023-07-25 03:57:15

(明)龚贤《西江月·新结临溪水栈》原文赏析(明)龚贤

西江月·新结临溪水栈

新结临溪水栈,旧支架壁山楼。何须门外去寻秋,几日霜林染就。影乱夕阳楚舞,声翻夜月吴讴。山中布褐傲王侯,自举一觞称寿。

明末清初,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都异常尖锐,气节之士多隐居不仕。当时的南京,有著名的画中“金陵八家”,他们徜徉山水,以文酒自娱,以书画为生。八家之首,就是宗法董源、巨然的龚贤。龚贤是昆山人,居金陵清凉山,葺半亩园,尝自写小照作扫叶僧,因名其所居为扫叶楼。这首词写隐居生活,在流露任情适意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

上片写居处秋色。起处以对句勾勒出居处特点与地理位置;水栈临溪,是新近结成,山楼架壁,为旧日所支。辛弃疾卜居江西时,曾在灵山齐庵筑草堂,所作《沁园春》因山多水少,流露出犹恨不足之意,故结句发问:“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龚贤作为山水画家,居处得清凉山之胜,亦感山楼之缺憾,故又临溪新结水栈。傍水依山,兼有二美,故自得之情油然而生。“何须门外去寻秋”,秋色以红叶最美,杜牧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句,作者却不必“远上寒山”,就能看到“几日霜林染就”的醉人美景。作者并未细写扫叶楼、半亩园的景色,但山楼、水栈、霜林,疏疏几笔,已成远近相宜的画面。程青溪评其画,谓之“盖以韵胜,不以力雄”,亦可移为此词之评。

下片写幽居情趣,自言怀抱。“影乱夕阳楚舞,声翻夜月吴讴”,工稳的对仗所表现的是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史记·留侯世家》记刘邦对戚夫人言:“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庾信《哀江南赋》则云:“吴歈越吟,荆艳楚舞。”唐人陶翰《燕歌行》:“请君留楚调,听我吟吴歌。”作者是昆山人,“吴讴”自确,因“吴”“楚”常对举,故“楚舞”不嫌生硬。两句写日夕、月夜的自歌自舞,闲情显见,狂态可掬,出之有据,写之自然,实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妙。“山中布褐傲王侯,自举一觞称寿。”作者隐居山中,甘为布褐之士,这种安于贫贱的精神弥足珍贵,而傲视王侯,不屈节以降,其骨气更是难得。举觞痛饮,自为己寿,是进一步为自己的狷介傲骨传神写照。二句不为赘言,不嫌直露,卒章见志,实为点睛之笔。

龚贤有《木叶丹黄图》、《清凉环翠图》、《春山高阁图》等画传世,用笔变幻,挥洒自如。此词亦如其画,上片结撰之妙得山水画构图之秘。下片以态传情,运化成句得心应手。结尾二句如其绘画之长于积墨,浓笔表其意旨,“画”中有“我”,不似倪云林的幽涧寒松、断岸疏林,但见萧条淡泊之情、闲和严静之心。其大写之“人”,尤为可贵。

西江月 赏析西江月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扩展资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苏轼的《西江月》原文及翻译赏析景修与吾同为郎*,夜宿尚书新省之祠曹厅*,步月庭下,为吾言:往尝以九月望夜,道钱塘*,与诗僧可久泛西湖,至孤山已夜分。是岁月寒,月色正中,湖面渺然如溶银。傍山松桧参天,露下叶间*,薿薿*皆有光。微风动,湖水晃漾*,与林叶相射。可久清癯苦吟,坐中凄然不胜寒,索衣无所有,空米囊覆其背,为平生得此无几。吾为作诗记之云:霜风猎猎将寒威,林下山僧见亦稀。怪得题诗无俗语,十年肝鬲湛寒辉。
此景暑中想象,亦可一洒然*也。
PS:()内为个人吐糟内容,如果是为应付老师,请勿照抄,会死很惨的。
翻译
景修我和同做郎官时,晚上就住在尚书省中新建祠堂的办公厅中,庭院中赏月。景修向我说起,他过去在九月十五途径钱塘,当时和诗僧可久泛舟西湖,到孤山寺已是半夜的事情。当年天气冷的早,满月正当空,月色下,湖面广袤而飘渺,犹如融化的白银。西湖所依傍的群山上,松树和桧树深深插入苍天。夜露之下,树叶之间,明亮非常。秋风微微而起,湖水映着月光轻轻闪动,和林中树叶相互映射。可久非常清瘦,喜欢苦吟,坐在船中经不起湖中寒冷,样子非常凄惨,也没有找到衣服,只得将空米袋盖在他身上,这是一生之中鲜有的经历。我做了首诗,来记录这件事,说:“冷风吹动让人领略,冬日欲来的寒冷,林下是难得一见的归隐山林的僧侣,难怪题诗中毫无俗气的言语,长期的苦吟,应和清冷的月色(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这和尚挨冻了XD~,还能写出好诗不易呀!不过这层意思翻译不出来)”
这种景象,在夏天里想象,也可以让人感到清凉。
(看到次觉得作者超级腹黑,那倒霉的穿少了衣服的老和尚,就这样变成消夏品了,正所谓忘穿秋裤是也)
注解:
郎:应该是尚书省的郎官(看下文,但不太敢确定,故而简称郎官)
曹厅:官吏处理公务的地方,也就是办公地点,或曰办公室。
道钱塘:此可有两解,一为已经给出的途径,二是管理意思,即在钱塘为官,但在钱塘为官,应是一段时期内的事情,不应特意提及某个日期。还有就是文中可久感到寒冷后,最后找到的御寒物品是空米袋,如果是有一定地位的官员(“道”的官职很高哦!而且好像宋代也没有道一等的官员,有的话,请告诉我一下,多谢指教了。),尤其是钱塘这种很富庶的地方,必然有随从人员,可久作为官员的上宾,自然不会沦落到那个空米袋御寒的地步。
渺然:
1.广远貌。
2.微小貌;藐小貌。
3.因久远而形影模糊以至消失。
猎猎 :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旗帜等的声音
嶷嶷:1. 幼小聪慧貌。2. 高耸貌。3. 形容道德高尚。4. 形容壮盛、威武。 (文中着实没法用原意,会意了一下。)
晃漾:闪烁,闪动
洒然(洒然):(1).潇洒;洒脱。 (2).犹欣然。 (3).风吹雨洒的样子。 (4).指清凉爽快。 (5).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顿时消失。 (6).惊异貌;(7).洒脱貌。(8).畅快貌。 (9).了然而悟。(10).寒冷貌。(12).肃敬貌。(13).整齐貌。 (别被这么多意思吓到了,其实人家就是说,感觉很爽而已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7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