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斋夜话笔记。十卷。北宋释惠洪撰。惠洪(1071—1128),俗姓喻,又名德洪,字觉范。筠州(今四川筠连)人。早年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十九岁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得度,冒惠洪名。后被诬为伪度牒,责令还俗。以丞相张商英特奏再得度,赐宝觉圆明禅师。政和间因事刺配崖州,赦还次年,又被诬入狱。与苏轼、黄庭坚为文字交,身为和尚而时作绮语,有“浪子和尚”之称。著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等。
《冷斋夜话》约成书于政和三年(1113)自崖州赦还之后。《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于小说家类,《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但卷一至卷五主要记诗及诗坛事,《四库提要》谓:“是书杂记见闻而论诗者居十之八,论诗之中,称引元祐诸人又十之八,而黄庭坚语尤多。”卷六至卷十则多述佛门逸事奇闻。此书保存了不少文学批评史上的宝贵资料,被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多所引用。但记事有夸诞伪造之迹,陈善《扪虱新话》、许觊《彦周诗话》等皆有非议。此书也提出了关于诗歌的重要见解,如所记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对宋以后诗坛影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作诗当“沛然从肺腑中流出”,应“不见斧凿痕”;“古之人意有所至,则见于情,诗句盖其寓也”,“当论其意,不当泥其句”,“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于绳墨哉!”这些论述,体现了贵真、贵情、贵意的观点。此书尤主含蓄,提出了诗之含蓄有“句含蓄”、“意含蓄”和“句意俱含蓄”三种形态,称赏王维和王安石“五言四句诗得于天趣”,认为含蓄是“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惠洪之诗自然而有文采,独立于江西诗派之外,其所论颇可与创作相印证。
有《津逮秘书》本、《萤雪轩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据津逮本影印本。
冷斋夜话原文求翻译湖北黄州人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
湖北黄州人潘大临工程诗,很多优美的句子,然而很贫穷。苏东坡、黄庭坚特别高兴的。临川谢无逸写信问:“最近新写的诗吗??”潘回信说:“秋天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是俗氛所遮蔽。昨天清睡觉,听说搅林风雨声,于是题壁说: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租人到,于是大败意。只要这一句话奉寄。
谁能介绍下《冷斋夜话》这部书啊?最好能提供下原文,谢谢。《冷斋夜话》10卷,惠洪著。主要论诗,间杂传闻琐事。论诗多引苏、黄等人论点,引黄庭坚语尤多;记事杂有假托伪造之迹。陈善《扪虱新话》卷八有“《冷斋夜话》诞妄”条驳之,《彦周诗话》等也屡议其非。然而此书亦屡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用。
释惠洪(1071-1128?),宋诗人、画家、评论家。又名德洪,自称洪觉范,又称觉范道人。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一作彭)。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靓禅师为童子。哲宗元佑四年(1089)试经于天王寺,得度。后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复从徙于洪州石门,赐号圆明禅师。政和中刺配崖州,后又坐狱百余日。善画梅竹。其生平遭际坎坷而处之泰然,时作绮语。着有《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林间录》等传世。因《冷斋夜话》卷十记蔡卞死事,蔡卒于政和末年(1118),故此书当成完其后。(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并参张伯伟《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前言)
详见 [中国古籍全录] /Article/20807.html
卷一
江神嗜黄鲁直书韦诗
王荣老尝官于观州,欲渡观江,七日风作,不得济。父老曰:「公箧中必蓄宝物,此江神极灵,当献之得济。」荣老顾无所有,惟玉尘尾,即以献之,风如故。又以端砚献之,风愈作。又以宣包虎帐献之,皆不验。夜卧念曰:「有鲁直草书扇头,题韦应物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即取视,傥恍之际,曰:「我犹不识,鬼宁识之乎?」持以献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如两镜展对,南风徐来,帆一饷而济。予谓:观江神必元佑迁客之鬼;不然,何嗜之深也
秦少游作坡笔语题壁
中国古籍全录
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中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也?」
罗汉第五尊失队
予往临川景德寺,与谢无逸辈升阁,得禅月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予口占嘲之曰:「十八声闻解埵根,少丛林汉乱山门。不知何处逻斋去,不见云堂第五尊。」明日有女子来拜,叙曰:「儿南营兵妻也,寡而食素,夜梦一僧来,言曰:『我本景德僧,因行失队,烦相引归寺,可乎?』既觉,而邻家要饭,入其门,壁间有画僧,形状了然,梦所见也。」时朱世英守临州,异之,使迎还,为阁藏之。予方少年时,罗汉且畏予嘲,及其老也,如梵吉者亦见悔,可怪也。
东坡梦铭红靴
东坡倅钱塘日,梦神宗召入禁,宫女环侍,一红衣女捧红靴一双,命轼铭之。觉而忘,其中一联云:「寒女之丝,铢积寸累。步武所及,云蒸雷起。」既毕,进御。上极叹其敏,诏使宫女送出。睇视裙带间有六言诗一首曰:「百叠依依水绉,六铢縰縰云轻。植立含风殿广,微闻环佩摇声。」
诗本出处
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作《尼童》诗曰:「应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污天质。」事见则天长寿二年诏书,曰:「应天下尼,当用细白练为衣。」作《橄榄》诗曰:「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崖蜜事见《鬼谷子》,曰:「照夜青,萤也;百花醴,蜜也;崖蜜,樱桃也。」作《赠举子》诗曰:「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事见梁僧史,曰:「世祖宴东府,王公毕集,诏跋陀罗至。跋陀罗皤然清癯,世祖... ...
卷二
韩欧范苏嗜诗
韩魏公罢政判北京,作《园中行》诗:「风定晓枝蝴蝶舞,雨匀春圃桔槹闲。」又尝以谓意趣所至,多见于嗜好。欧阳文忠喜士为天下第一,尝好诵孔北海「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范文正公清严,而喜论兵,常好诵韦苏州诗「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何时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山谷寄傲士林,而意趣不忘江湖,其作诗曰:「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又曰:「九衢尘土乌靴底,想见沧州白鸟双。」又曰:「梦作白鸥去,江湖水贴天。」又作《演雅》诗曰:「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
陈无己挽诗
予问山谷:「今之诗人,谁为冠?」曰:「无出陈师道无己。」问:「其佳句如何?」曰:「吾见其作温公挽词一联,便知其才不可敌。曰:『政虽随日化,身已要人扶。』」
洪驹父评诗之误
洪驹父曰:「柳子厚诗曰:『{上唉下乃}霭一声山水绿。』{上唉下乃}音奥,而世俗乃分{上唉下乃}为二字,误矣。如老杜诗曰:『雨脚泥滑滑。』世俗易为『两脚泥滑滑。』王元之诗曰:『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亲酒盏疏。』世以为『睡起茶多酒盏疏』。多此类。」
留食戏语大笑喷饭
予与李德修、游公义过一新贵人,贵人留食。予三人者皆以左手举箸,贵人曰:「公等皆左转也。」予遂应声曰:「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一座大笑,喷饭满案。
欧阳夷陵黄牛庙东坡钱塘西湖诗
欧阳公《黄牛庙》诗曰:「石马系祠门。」东坡《钱塘》诗曰:「我识南屏金鲗鱼。」二句皆似童稚语,然皆记一时之事。欧阳尝梦至一神祠,祠前有石马缺左耳,及谪夷陵,过黄牛庙,所见如梦。西湖南屏山兴教寺,池有鲗十余尾,皆金色,道人斋余,争倚槛投饼饵为戏,东坡习西湖久,故寓于诗词耳。
古乐府前辈多用其句
予尝馆州南客邸,见所谓常卖者,破箧中有诗编写本,字多漫灭,皆晋简文帝时名公卿,而诗语工甚。有古意乐府曰「绣幕围香风,耳节朱丝桐。不知理何事,浅立经营中。护惜如穷袴,堤防托守宫。今日牛羊上丘垄,当时近前面发红」云云。前辈多全用其句,老杜曰:「意象惨澹经营中。」李长吉曰:「罗帏绣幕围香风。」山谷曰:「今日牛羊上丘垄,当时近前左右瞋。」予见鲁直,未得此书。穷袴,汉时语也,今裆袴是也。
雷轰荐福碑
范文正公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公礼之。书生自言:「天下之至寒饿者,无在某右。」时... ...
卷三至卷十略,详见/Article/2080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37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